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
「原來老佛爺早有準備,不知聖旨上面寫的是什麼?」

看到這一幕,李經方的臉上不禁露出喜色,剛才李鴻章說的太過駭人,讓他簡直難以接受。

在潛意裡,李經方倒希望和談順利,戰火消匿,然後何長纓跟抗倭軍能安然渡過之後的那場危機,最好成為父親的膀臂,繼續延續北洋的榮光。

李鴻章臉上面無表情,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事兒今天走到這種地步,已經是破路者登天,後退者死!

自古成王敗寇,哪裏有什麼道理可講。

就算何長纓不願意去做,他的這個已經羽翼豐滿的團體,怎會輕易罷休?

隨著戰馬群的逼近,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三人三騎並行,已經可以遠遠看清他們的臉孔。

似乎均是沒有絲毫的笑意!

騎兵馬隊踏過開始融化的大龍河,馬蹄踏在冰面上,濺起團團水花。

何長纓三騎並列走上河堤,朝前又緩步慢跑了三十餘米,何長纓就突然高高的舉起右手,做了一個簡單的手勢。

上了河堤的騎兵,立即無聲的在三騎身後排列隊形。

不久,一個長百騎,寬六騎的騎兵方陣,蕭殺陳列在驛站東方三百米處的大龍河西岸。

春風掠拂原野。

一面猩紅招展的紅旗,迎著春風漫卷。

六百鐵騎蕭然無聲,均是左手單持毛瑟連發利槍,後面背著扎著紅綢布條的戰刀,和前方並騎的三人一起,猶如凝結成一尊軍灰色剛硬無鋒的重山。

這尊重山雖然沒有突出的鋒線,然而在視覺上就能給人一種無堅不摧的澎湃力量。

大巧不工,重劍無鋒!

騎在最前正中的何長纓,又一次的高舉右手,做了一個手勢。

「襠!」

一道整齊的金戈之聲響起,六百把戰刀從騎兵背後抽出,斜指北方天空。

刀林在西方的夕陽裡,炸出團團雪亮的利芒,刺得讓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他想幹什麼?」

在這一刻,驛站裏面所有人都是悚然而驚,頭皮,背後上,炸出團團細密的汗珠子。

而周圍看傻了的皖南步兵,一個個驚駭的站了起來,紛紛東張西望,尋找萬一情況下的逃命之路。

在大龍河岸,何長纓隨即又做了一個簡單的手勢,「嘩!」的一聲,所有長刀入鞘,東面的雪亮刀陣,重新變成軍灰色的重山。

「聿——」

在聲聲馬鳴聲裡,騎兵方陣隨即分成近二十支騎兵小隊,朝著四周運動而去。

原地隻留下十餘騎騎兵。

然後驅馬而來。

「呼——」

「這群王八蛋,駭死老子了!」

「槽,都嚇得老子直尿!」

驛站裏面,頓時一片輕鬆的咒罵聲。

「安之這是幹什麼,示威?」

李經方站在窗戶邊,剛才也是嚇得臉色發白,心裏面全是莫名其妙。

「不是示威,是亮出拳頭,顯示他們還能打,表示誓死不願和談,一會兒好大義凜然的勸老夫別當千夫所指的賣國賊;——嘖嘖,這戲做的,真不錯!」

李鴻章的話裏面全是讚揚,然而聲音卻是那麼的冷。

「安之,你真是這樣的人麽?」

李經方的心裏,不禁也搖擺了起來。

在驛站外,何長纓幾人下馬,走進驛站的院子。

「三位將軍練得一手好兵,」

王文錦剛才也被唬了一大跳,心裏面暗罵著,臉上卻是笑嘻嘻,然後猛然聲音一變,大聲說道:「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夏——,接旨!」

在李家父子的眼裏,何長纓幾人跪了下去。

「——何長纓戰功卓絕,忠心勤王,升任鑲黃旗都統,——,所部軍隊即刻赴廊坊駐營,如無旨意,不得擅自出兵。——」

「——徐邦道戰功卓絕,忠心勤王,升任直隸提督,節製直隸諸軍。如無旨意,諸軍皆不可離營釁戰。——」

「——賈起勝戰功卓絕,忠心勤王,升任魯東提督,暫於何長纓分統抗倭軍。約束軍隊,無旨不得離營。——」

「——兵部左侍郎王文錦為欽差大臣,節製諸軍,有先斬後奏之權。——」

「臣領旨!」

看到抗倭軍三個將領接了聖旨,王文錦從昨夜得到老佛爺欽點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下面就是率軍去廊坊,按著老佛爺的旨意看死這群兵痞子,讓他們一個都不能出營,以免壞了和談大計。

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唐紹儀四人上了二樓求見李鴻章,李經方擠著笑容,迎進客房。

「卑職給中堂請安!」

四人看到坐在椅子上的李鴻章,連忙半膝跪下行禮。

「——」

屋子裏面靜悄悄的,只有外面的各種聲音,李鴻章目光直直的望著跪下的四人,半響不語。

徐邦道是北洋系的『老人』,不過當年朝鮮壬午事變,代理北洋大臣張樹聲藉機想搞倒自己,這個徐邦道立場不穩,事後就被雪藏了十二年。

沒料到這次藉著朝鮮再亂,跟著何長纓混得風生水起,居然取代了聶士成,當上了直隸提督。

賈起勝自己一直待他不薄,不過在他和衛汝貴之間,一直偏著衛汝貴,哪料到衛汝貴已經成了刀下之鬼,他賈起勝眨眼卻成了魯東提督。

還有這個唐紹儀,是自己很看好的一個年輕人,原先是袁世凱的膀臂,現在跟著何長纓;今天既然能把他帶著,可見在何長纓的心裏也是十分的看重。

然後,李鴻章就把目光投向了半膝跪著的何長纓。——這個讓他又喜歡,又惱怒的年輕人。

「在河邊,為何出刀?」

李鴻章的聲音,在屋內嗡然,不怒而威。

「出刀表示,抗倭軍依然能戰,敢戰,死戰!我何長纓不願降,抗倭軍不願降,我泱泱中華四億兒女絕不屈服投降!」

何長纓的內容說得激昂,然而聲音平穩冷靜,不見半分的情緒波瀾。

「果然還是被父親說中了!」

一邊站著的李經方的心裏,充滿了深深的失望,自己終究是看錯了人了啊!

「你是要勸老夫不要簽字,別當賣國賊,免得遺臭萬年?——你倒是好心。」

李鴻章的聲音陡然平靜,如同一溪清水,緩緩而出。

然而李經方卻看到父親抓著椅子扶手的手背上面,已經是青筋暴綻。

「簽不簽字,和談不和談,也不是中堂所能左右的事情,中堂也不過是一個背鍋人而已;既然無關於中堂,我找中堂勸什麼?作為一個軍人,不能抵禦外辱讓日軍打進國門,我有何資格指責中堂?」

「哦?」

李鴻章和李經方均是一愣,意外而震驚的望著何長纓,一時話都說不出來。

何長纓坦然抬頭,望著李鴻章說道:「長纓不過得知中堂和李大哥要遠渡重洋,為大清受辱,特來送行;中堂這一路飄搖辛苦,萬望保重身體。」

「那為何出刀?」

停了好一會兒,李鴻章再次問到這個問題,然而所指的方向已經改變。

李鴻章的聲音微微的顫抖,眼睛就有些濕潤。

「出刀是給王文錦和所有的士兵,還有周邊的百姓們看,當然主要還是給寶士德看;我何長纓不降,我抗倭軍能戰!」

屋內靜悄悄的,隻餘數道呼吸聲。

「都起來吧,難為你們還有心來看我這個要去頂缸的老頭子;這些騎兵不錯,才幾天的功夫,——還是原來就是這麼的犀利?」

李鴻章的聲音變得溫和起來,臉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士兵都是好兵,人還是原來的人,不過抗倭軍給了他們脊樑和精神;」

何長纓慢慢站起來,帶著一絲的驕傲說道:「所以他們已經脫胎換骨,非復吳下阿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