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
當天下午3點30許,清日停戰協定,在接引寺李鴻章的床前簽訂。

共六個條款:

第一款:大清帝國、大東洋帝國政府,現允中日兩國所有在奉天、直隸、山東地方水陸各軍,均確照以下所定停戰條款—律辦理。

第二款:兩國軍隊應遵該約暫行停戰者,各自須駐守現在屯紮地方,停戰期內不得互為前進。

第三款:中日兩國現約,在停戰期內,所有兩國前敵兵隊,無論或攻或守,各不加增前進,並不添派援兵及加一切戰鬥之力,惟兩國如有分派佈置新兵,非遣往前敵助戰者,不在此款之內。

第四款:海上轉運兵勇軍需,所有戰時禁物,仍按戰時公例,隨時由敵船查捕。

第五款:兩國政府於此約簽訂之後,限二十一日期內,確照此項停戰條約辦理,惟兩國軍隊駐紮處所有電線不通之處,各自設法從速知照,兩國前敵各將領於得信後,亦可彼此互相知照,立即停戰。

第六款:此項停戰條款,約明於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即明治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中午十二點鐘屆滿,彼此無須知會。如期內和議決裂,此項停戰之約亦即中止。

當李鴻章放下手中的筆,心思大定的同時,卻沉重的知道。

真正的談判桌上的較量(屠殺),才算是正式開始。

當天近夜,電報傳回通州,隨即東洋第1軍戰地行政官小村壽太郎,給大清總理衙門去信兒,至17號起,東洋騎兵將放開對燕京的封鎖。

除了軍隊和軍用物資,其餘一切行人,貨物,將不再限制進出燕京城。

消息傳出,京師為之一振。

京師已經被圍城近月,早就關得滿城皇城根兒下面的百姓財主王公大臣和生意人叫苦不迭,而且好在還是在冬末春初,如果是夏季,只是滿城的屎尿就能活活熏死半城人。

更加重要的是,這就意味著之前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兵禍,算是徹底的消於無形,這天下還是大清的天下,道理還是原先的道理。

大不了就是銀子的事情,還有千裡之外,茫茫大海上面屁大的一個荒蠻島嶼而已。

得到電報的慈禧,多日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給李鴻章回電喻,稱讚李鴻章事兒辦的妥帖,要再接再礪,儘早簽訂合約,『還大清以清凈』。

龍鳳河,三台村。

在16號整整一天,新整編建制的津門旅都在進行買車馬,買糧草,而連隊裏面的宣講員們則是一邊教軍歌,一邊講述一些『淺顯』的道理。

這道理雖然『淺顯』,然而這些清軍哪裏何曾聽過這樣令人振聾發聵的道理,無不是聽得入迷。

柳剛志和聶鵬程,錢玉剛,曹義濤,魏家訓,楊光,肖立剛,宋佔標,趙大棒槌,——

一群將領站在龍鳳河邊,看著落日夕陽。

「——能說的我都說了,這次廊坊的事兒,那是要往死裡弄咱們抗倭軍,為國為家和日軍血戰,結果鬧了這種骯髒下作的槽蛋事兒,屈死了多少的兄弟!願意跟著總指揮,咱抗倭軍一路都到黑的兄弟,我就不提了。」

柳剛志冷聲說道:「有二心的,人各有志咱也不勉強,——不過得給我把話挑明了,畢竟是兄弟一場,咱好聚好散;誰要是明著不說,背後來暗的陰的,大家也知道我的混球脾氣,到時候就是用刀子來講理了。」

河邊寂靜,望著如血殘陽,眾將即為廊坊的血戰突圍而憤怒,也為柳剛志話裡的潛意詞而驚顫。

畢竟這二三十年來,大家都是大清的順民,通過《吶喊》和宣講隊的講述,大家雖然知道天下應該人無高低貴賤,人人平等。

然而每個人身後都有父母兄妹親人,甚至妻兒家眷。

一旦決然的割裂,家人會受到什麼樣的傷害?

為了中華民族,自己此命不足惜,可是一旦連累家人陷入巨大的災禍之中,不能不由得這些年輕的將領們不認真對待。

就像之前何長纓所敬佩的那樣,他敬佩梁啟超,譚嗣同,孫文,黃興他們。

然而讓他說最敬佩的人,梁啟超,譚嗣同這些人,就得為陳更新,林覺民,秋瑾,喻培倫,這些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讓路。

然而任何一個時代,像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何況此時的大清。

「不用這麼嚴肅,總指揮離開時不還再三強調了麽,——咱們還是大清的兵,是大清抵禦外辱的堅實力量,抗倭軍的槍口絕不對內。」

聶鵬程看到眾將臉色嚴肅,就笑著說道:「旅長說得意思其實可以這麼理解,咱們抗倭軍就像是之前已經腐朽的北洋,朝廷依然是朝廷,就像朝廷一直想搞倒李鴻章和北洋一樣,咱們抗倭軍內部也要緊密的團結,一致對外和朝廷的奸臣鬥。」

聽了聶鵬程的『解釋』,河畔的氣氛猛然一松。

宋佔標幾人立即大聲的表態,『一定要緊緊的和兄弟們抱成一團,像當年的淮系一樣,團結在何長纓的身邊,好好的跟朝廷的奸臣們扳腕子。』

在這個時候,龍鳳河邊一片洋溢。

抗倭軍有兵有槍有南洋的銀子,總指揮何長纓又是淮系李鴻章的同鄉,李經方的結拜兄弟。

現在總指揮何長纓不過二十四歲,就已經是從一品的鑲黃旗漢軍都統。

徐邦道是從一品的直隸提督。

賈起勝是從一品的魯東提督。

江自康是正二品的總督。

不用想就知道,抗倭軍以後絕對是前程什錦,不可限量。

柳剛志無奈的和楊光對視一眼。

之前施威成和陸文傑,還有李響,楊光都勸他,說遠遠還不是時機,結果他不服氣,就硬要試探一下。

難怪陸文傑他們這次直接都不願意過來露面。

「對,咱們兄弟就團結在總指揮面前,好好的跟朝廷裏面那些奸臣老東西抖一抖,保不了兩年,咱們就是一個大清無敵,沒人敢惹的新北洋!」

看到聶鵬程隱秘望過來的眼神,柳剛志隻好忍著不爽,大笑著說道:「老李都七十多了,估計等馬關回來,讓天下一罵,也鐵定沒勁兒再蹦躂了;下面就是看咱們抗倭軍的了。」

「對,下面就是看咱們抗倭軍的了!」

看到柳剛志表態,龍鳳河邊的抗倭軍軍官們都更加的放鬆了,扯著嗓子驕傲的大吼。

當夜,抗倭軍津門旅繼續宿營龍鳳河邊,在第二天清晨,則是全軍拔營,朝著永平府行去。

西洋歷3月17號上午10點,大沽碼頭。

一艘由津門駛向香港的美籍商船,開始起錨,駛向外海。

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唐紹儀,柳平雲,魯招妹,六人站在船舷上面,望著漸漸離開的碼頭。

在視線裏面,北洋水師的大沽船塢一片廢墟殘骸,南邊海河口兩岸的炮台群,也是一片斷壁殘垣。

還有抗倭軍的兵站,大沽炮台總兵府,也都是被大火和炮擊後的大量殘破痕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