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
?「命令各部留下警戒哨,其餘士兵退出陣地;下午開始修復胸牆後面的拒馬樁,同時煮雪,混合進凍土,進夜以後修補胸牆。」

林雲瑜命令道:「今夜在陣地前方,開始大量鋪設旱雷,用枯草樹葉掩蓋,警戒日軍夜襲。」

聽到林雲瑜的命令,沈兆翱笑著說道:「等明早日軍發現南翼所有的胸牆防線都修補一新,一定會感到很絕望。」

「沒有炮兵開道撕毀胸牆,咱們部隊如此密集的彈流,除非大山岩願意承受巨大的損失,否則他們跨不過這道胸牆。」

林雲瑜沉聲說道:「而且就算跨過這道胸牆,後面的拒馬樁分割,還有第二道胸牆。況且,既然殲滅了日軍的炮兵,咱們的格林炮也可以擺上陣地了。」

一聽到格林炮,團裡眾人都不禁精神一振,只要這個大殺器一擺上來,南關嶺防線前基本就沒有日軍的活路了。

九連城。

一場大雪,九連城外的鴨綠江第一江和第三江,已經完全封凍,只有中江的江心,還沒有被冰面封凍。

山縣有朋站在南城牆上面,望著遼闊的鴨綠江,望著空中那輪皎潔孤寂的明月,心中充滿了壓抑的憤懣。

因為部隊進攻岫岩,大孤山,寬甸諸地,廣島大本營又來了措詞嚴厲的命令,要求第一軍諸部立即全線退到九連城,安東縣城,等到明年春季,再進行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而這是山縣有朋根本所不能容忍的。

「點燈,拿紙筆。」

山縣有朋命令他的新任副官兼參謀岡外史少佐。

一盞油燈,在城牆點起,應合著天空中的那盞明月,一上一下,極具美感,又極為孤獨。

「——如你所知,皇上知道我歷來偏重軍事。可以想見,這次的種種評論也出於此。然而,我仍認為,使今日之戰鬥半途而廢的這種公開策劃的意見是不對的;以致彼此間引起了不應產生的紛紛議論。——」

山縣有朋放下手裏的筆,他只有把內心的憤慨發泄於筆墨,寄給自己遠方東京的有人,才能稍微平息一點自己心中的鬱火。

「司令,您在這裏。」

這時候,軍部副官,東洋皇族,載仁親王走上了城牆。

「什麼事?」

山縣有朋望著載仁親王詢問。

「金州的電線已經接通,大山岩將軍電,已經佔領金州,大連,正在攻擊南關嶺;」

載仁親王的話,讓城牆眾將心中一喜,然而他接下來的報告則是讓眾人心驚不已。

「經過連日作戰,第十五聯隊一大隊全軍滅亡,騎兵四中隊滅亡,其餘三個中隊遭受三成的損失,第一工兵大隊被帝國艦隊誤傷,只有60餘人逃脫。」

「什麼?」

「八嘎!」

城牆上已經是驚呼一片。

「——,今日南關嶺之戰,帝國步兵陣亡重傷近600人,炮兵第一聯隊所有的火炮遭到清軍伏擊,全部損毀!不過第二軍已經擊毀了清軍的防禦工事,明天將進行南關嶺決戰。」

在這一刻,眾人覺得,今夜真是不是一般的寒冷。

「我看過大連灣的地圖,在東京的時候,和到過大連灣的神尾光臣詳談過大連灣地形;假如清軍,不,是援朝軍強守南關嶺,沒有火炮,帝國很難強行突破。」

岡外史幽幽的說道:「平壤戰役已經很明確的表明,沒有帝國炮火的打擊,步兵間的對抗,帝國並沒有什麼優勢,而且他們面對的是大清最精銳的兩股軍隊,援朝軍和盛軍;據從津門得來的情報,援朝軍,盛軍,仁字軍,拱衛軍,懷字軍一部,接近兩萬的軍力,現在都在何長纓的掌控之中。」

「而且按著第二軍的電報,他們現在只有一個大隊的炮兵,一個工兵中隊,攻擊和防禦能力大幅減弱;他們至今已經減員了3000軍力,兵力已經和何長纓部基本持平,一個是攻,一個是憑藉著天險來守,——」

第一軍參謀長小川又次少將憂心忡忡的說道:「就算攻陷了南關嶺,後面的旅順城的難度,更是南關嶺的數倍;而且旅順周圍還有大量的重炮,駐守著應該不下萬餘的清兵。」

「為今之計,只有第一軍快速增援一個師團的兵力,不惜一切代價佔領旅順;而第一軍其餘部隊,退守九連城,安東縣,等待春季帝國增兵。」

副參謀長田村怡與造,也提出了自己的對應之策。

「你們始終被旅順遮住了眼睛,旅順的重要之處,就在於作為一座軍港,藏身其內的軍艦隨時可以輻射到平壤,仁川,乃至東京;」

山縣有朋冷聲說道:「現在大清水師離開了旅順,去了威海衛,那麼旅順對整個征清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完全是一座廢城;大山岩所要做的是關死大連灣這個口袋,把這三萬大清的精銳困死在裏面;然後——」

山縣有朋大笑著吼道:「就看你我第一軍在整個東北的表演,——佔領營口,海城,然後遼陽,奉天;之後在順著山海關而下,決戰直隸!」

眾將熱血澎湃,包括田村怡與造,也無奈的接受了山縣有朋的這個決定。

——假如旅順無法攻克,那麼只能靠著第一軍去打降大清。

「親王閣下,請你去電第二軍,告訴第一軍的作戰決定,告訴他們,為了帝國,不可死攻南觀嶺,反而要防止以後清軍突圍增援奉天。」

「嗨!」

載仁親王激動的應令。

「命令馬場正熊少佐,第五工兵大隊即刻去遼南,協助第二軍構建防禦線;一定要把何長纓這個混蛋活活困死在裏面,等我拿下了直隸,再回來找他算帳!」

「給廣島大本營去電,建議派出軍艦進入渤海灣,協助封鎖旅順港。」

「命令,立見部,大島久直部,立即進攻賽馬集,摩天嶺,牽製清軍。」

「命令大迫部,立即進兵,先行攻擊營口方向,然後東進海城!」

因為何長纓帶走了盛軍,仁字軍,還有在安州收編了一千餘奉軍,遼陽防線一下子減少了近一萬的軍力。

再加上第二軍在大連灣受挫。

讓第一軍所有的將領們,迅速平息了分歧,認可了山縣有朋的決議。

清日之戰的車輪,開始有了近九十度的巨大轉向偏差,由旅順而轉向遼陽,開始了完全不一樣的征途。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