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
?沒有苦力和騾馬役使,這重達兩三噸的炮車,怎麼才能前進?

這個時候,日軍重炮聯隊聯隊長櫻井庫三郎大佐,氣的暴跳如雷,卻是無計可施。

長山寺。

在得到了布魯斯部的戰報之後,獨立營的軍官們都陷入了巨大的驚喜之中。

日軍少了五百苦力,他們假如想要繼續行軍,就必須動用軍隊當軍夫,那麼日軍的及時能出動的兵力,毫無疑問將會減少一個層級。

此消彼長,形勢明顯在朝著對獨立營有利的方向發展。

而且這逃出來五百苦力,既然能從營口一路熬到現在沒有倒下,顯然都是身體健壯的漢子,只要幾頓飽飯養回來,就是一條條當兵的好苗子。

羅明磊一邊在心疼那陣亡的十七名士兵,一邊為獨立營下一步的擴張而欣喜。

然而,殘酷的現實隨即就打醒了羅明磊,五百餘逃出的苦力,大約有兩百餘人直接不告而別的消失了蹤跡。

剩下的三百苦力,在吃飽了獨立營的大米飯,一個個感恩戴德之餘,大部分都連連磕頭,求著要回家。

這寒心的一幕,讓所有的獨立營的士兵,軍官們,當時就冷了心。

想著那些為保護這些苦力能逃出日軍軍營,而犧牲的戰友們,獨立營的士兵們,更是氣得雙眼冒火。

最終,這些苦力只有六十九人選擇留下來,裏面四十七人是日軍在遼東各地俘虜的清軍士兵,對他們來說,參加獨立營,才能有一線回關活命的可能。

只有二十二個遼東漢子,選擇留下參加獨立營,而這裏面至少有一半是在聽說了抗倭軍的待遇以後,才留了下來。

國人麻木如牛馬羊,任人奴役至斯,讓獨立營裏面一些思想進步的士兵們,又憐又恨。

在獨立營上下為國人的麻木自私,而憤怒的時候。

日軍營地也是一片慘淡愁雲。

負責看管俘虜的日軍炮兵後勤輜重中隊中隊長,小谷伍一大尉,無顏面對炮隊面臨的困境,選擇自戕謝罪。

而面對著大量病倒的騾馬,日軍的軍醫苦於沒有藥材,隻好無奈的看著這些騾馬躺在地上呻吟嘶鳴。

12月21號,日軍長山寺灣的部隊,決定在臨時營地修整一天,並且在四周的山頂建立一串小型的防禦陣地,居高臨下的監視各處山林。

12月22號,日軍的騾馬開始大量病死,而在這一天,獨立營和日軍四周山嶺陣地交火數十次,雙方各有傷亡。

12月23號,日軍派出一隊三十餘騎的騎兵,試圖南下尋找第三旅團,不過在南部驛道被獨立營伏擊,一番激烈交火,留下十幾具屍體,退回長山寺。

也就是在同一天,在綏中縣等了三天的日軍第三旅團,抓到了南下逃歸的日軍俘虜。

大驚失色的山口素臣,立即派出三個步兵中隊,一個騎兵中隊,押送六百苦力,去長山寺增援。

12月24號,日軍通過幾天的對戰,大致摸清了這支抗倭軍的軍力不會超過三個步兵中隊。

山田忠三郎留下一個步兵中隊,聯合重炮聯隊的炮兵,協同防守營地,剩下的五個步兵中隊在白天全部出動,試圖找到獨立營,與之決戰。

羅明磊將計就計,一邊派出小股兵力把日軍的五個中隊引開,然後集中三百餘軍力,雷霆般的掃蕩日軍臨時營地四周山嶺的日軍陣地。

這個過程十分短暫,從暴起攻擊,到全軍撤離,整個過程不到十五分鐘。

等到山下營地的日軍派兵增援,各路遠離的日軍醒悟回撤,超過三十名日軍被獨立營擊斃。

氣的跑到山嶺的櫻井庫三郎和山田忠三郎,又是好一陣『哇哇』大罵。

同日,獨立營得到南邊偵察兵的急報,大約近千日軍步騎,押送著大量的苦力,正在朝著長山寺方向而來。

經過連日的槍戰,雖然獨立營擊斃,重傷了大約兩百名日軍,可是自身陣亡,重傷的士兵也達到了五十一人。

而且攜帶的彈藥和乾糧,也幾乎耗盡,所有的戰士軍官的手腳都有著或輕或重的凍瘡,包括他羅明磊的左手,已經腫得跟發麵饃饃一般,稍微見熱就癢得撓心。

一句話,部隊已經不適合繼續在這裏對抗下去,否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面對巨大的傷亡。

只是,望著遠處日軍營地裏面,那十八根高高翹起的炮口,羅明磊的心裏充滿了太多的不甘。

「撤吧,戰士們已經到了極限;這些士兵——」

布魯斯凍得直喝酒驅寒,朝著羅明磊高高的豎起了右手大拇指。

山海關。

在曲折迂迴的山道上面,聶士成率領著一千蘆榆士兵,一路跋涉。

從年初去漢城,其間經歷了牙山,平壤,虎山,摩天嶺戰役,然後退到奉天,再從奉天千裡南下回關,當時的三千軍力,到現在只剩下了四成不到。

超過兩千練兵,死在客鄉,甚至屍骨無存!

這次回關,用不了幾天,津門又是縞素滿城吧?

心愧啊!

「軍門,在山海關兄弟們一定會死力殺倭夷,替死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走在聶士成身邊的夏青雲,跟了聶士成多年,看到老將軍滿臉的落寞,自然猜到聶士成想的是什麼,連忙低聲勸慰。

「心裏有愧啊!這次回津門,還不知道要面對多少孤兒寡母的哀戚!」

聶士成身上的官袍早已破爛不堪,手上,臉上全是凍瘡,雖然隊伍裡有三十幾匹戰馬,不過都用來背負傷員和糧食,所以他和所有的士兵們一樣,靠著兩條腿,走完了奉天到山海關這八百裡山路。

「軍門,現在最緊要的是要告訴朝廷,日軍的大股軍力已經南下,距離山海關已經不到兩百裡的路程;山海關自從倭恆額調到鴨綠江以後,只有一個營的旗兵,根本就不夠日軍的一次衝鋒。」

走在聶士成身後的馮國璋,臉上全是慎重的焦慮:「而且直隸的軍隊,這幾個月陸續被抽空;似乎只有四營盛軍,一營仁字軍,羅榮光的軍隊還要防守大沽炮台,一時的各種團練不說士兵們敢不敢打仗,就是槍支都湊不齊!」

「營口日軍登陸,朝廷應該想到這些可能,應該會從各地調兵;只是奉天危險了!」

這個時候,聶士成還不知道奉天在幾天前就被日軍輕鬆攻陷,而宋慶,依克唐阿,章高元,馬金敘,倭恆額,這近兩萬兵馬,都被死死的封堵在奉天以北。

「什麼人,報上軍號?」

這個時候,在離山海關大約還有十五裡遠的一處驛道隘口,在兩邊山嶺上面的工事矮牆上面,突然伸出密密麻麻的兩排步槍,指著驛道上的聶士成等人。

而在前方驛道上,也擺了五六排拒馬樁,上面鑲滿了鋒利的刀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