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水豐失陷二
?這時候的水豐,平靜的猶如一個世外桃源。

在斑駁積雪的大地上,水豐城外建起了連營的軍營,在軍營間的操場上,兩千名朝鮮士兵排成六十個小方正,在以排為單位,接受援朝軍教官的訓練。

操場上面,各種口號,大喊,此起彼伏,在清晨的水豐城上空,滾滾迴響。

在水豐城,原來援朝軍有著徐如領導的後勤部,總計105名士兵,劉光彥,張風景領導的騎兵連,總計156人。

原林雲瑜營的那一隊60名騎兵,則是駐防朔州城。

在水豐,安州路線打通以後,後勤部的大量軍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見龍水庫,因為水豐一直寧靜,所以已經有53名後勤部的士兵和劉光彥部的31名騎兵,去了安州就沒有再轉回。

而後勤部把槍支分發給朝鮮軍以後,所庫存的只剩下一些藥材和近三十萬斤糧食。

這樣一來,整個水豐城的節奏頓時慢了下來,除了整天的訓練,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去做的事情。

在安州的時候,援朝軍剛剛吸收了千餘名奉軍,還有幾百名毅軍,仁字軍,軍力擴張到二千三百人。

手裏面閑置了大約兩千條步槍,還有在平壤採購的大量糧食。

當時只有兩千餘兵力的何長纓,遠沒有現在這般和日軍一個軍對抗的大格局。

在他的設計裡,援朝軍千裡奔赴旅順港,只是為了沿途阻礙日軍第二軍的進軍速度,想法子把旅順港的百姓撤出來。

然後部隊再揮師北上,回到鴨綠江一線作戰。

在日軍第一軍陷入摩天嶺,賽馬集,海城南部時,援朝軍依靠水豐的軍資,聯合朝鮮軍,攻擊騷擾,義州,九連城,安東一線。

這樣反覆閃電般的快速襲擊,大量損耗日軍的兵力和軍資儲備,並且使得日軍一直無法集中軍力攻擊營口,海城。

日軍第一軍就實現不了以戰養戰的目的,不得不從陸路運送軍資,維持它在遼東的進攻力度。

而在安州一帶的方大海部,趁機在沿途攻擊日軍的路上後勤隊伍,讓深陷遼東雪窩的日軍,缺糧,缺葯,缺子彈炮彈。

用一個冬天的時間,把第一軍慢慢的拖死。

這樣一來,遼東的戰情,就使得日軍甚至不得不把旅順的第二軍大量的調到遼東增援,基本無力去開闢魯東戰場。

通過這些小手段,從而把整個遼東變成一團糟,一點一點的蠶耗日軍微薄的國力。

只要能堅持到明年開春,從全國各地湧入遼東的大量清軍,雖然不敢說反攻,可是把遼東的日軍攪得不成大建制,一團亂麻,總是能夠實現。

接著援朝軍和朝鮮聯軍,想辦法吃掉駐守在安州,平壤城日軍第9旅團那兩個大隊,把整個北朝鮮再次掌握在清軍的手中。

何長纓估計,到了那個時候,東洋的經濟可以說已經完全崩潰,和談,撤軍,想辦法再敲詐大清一點銀子,則是睦仁最明智的選擇。

然而當何長纓夾裹著六千盛軍,兩千仁字軍,一路朝南,在一番眼花繚亂的算計,吞併,戰鬥之後,直接軍力快速的膨脹到了一萬二千人。

再加上從津門運抵的一千新軍。

還有徐邦道的三千拱衛軍,江自康另外兩營的一千仁字軍的連同作戰,使得何長纓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變化,決定死守旅順,然後尋機打掉日軍第二軍。

這樣一來,雖然何長纓不願意承認,水豐城內的援朝軍其實等於是一個暫時丟棄的棄子。

而且現在山縣有朋快速的攻佔了營口,蓋州,海城。

下面除非是睦仁和伊藤博文瘋了,在大山岩受阻大連灣的情況下,會選擇撤掉山縣有朋,而放棄近在咫尺的奉天。

可以想見的是,要不了幾天,日軍第一軍就會拿下遼陽,奉天。

在遼陽,奉天城內,清軍留存的大量物資,完全能夠實現山縣有朋在這個冬天的以戰養戰。

而不會再千裡迢迢的走朝鮮陸路,辛苦的運送物資。

那麼,水豐城裏的部隊,包括安州城外的方大海部,暫時就沒有行動的方向。

現在,何長纓逐漸意識到,因為他的出現,整個甲午戰爭的走向可能已經完全改變。

不再是按著伊藤博文的設計,在東北不斷打擊清軍,在遼南佔領旅順,然後在明年春季登陸威海衛,消滅北洋水師,逼迫大清屈服和談。

而是更加傾向於山縣有朋征清三策的改良版本。

——攻取奉天,建立根據地,然後南下山海關,最終實現與大清的直隸作戰,徹底打投降大清政府,逼迫簽訂城下之盟。

一個是屈服和談,一個是投降簽約,幾字之差,裏面已經牽扯到了日軍對大清作戰方針的本質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何長纓要去山海關,真讓日軍第一軍輕鬆叩關,逼迫大清簽訂城下之盟,顯然是何長纓更加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對於朝鮮方面的兩支小隊伍,何長纓現在則是根本無力顧及。

他給方大海的電令是,從十一月一號開始,靈活肅清安州,平壤,博州城外的日軍落單小股部隊,最終實現把大島義昌部完全壓縮在三城之內。

而在水豐,因為援朝軍只是幫助閔丙奭,閔泳駿組建朝鮮軍,對軍隊的指揮權沒有任何的染指。

而且面對著鴨綠江一線盤踞的大量日軍部隊,何長纓也不想因為援朝軍的頻繁動作,暴露了這支親善中國的軍隊存在。

所以何長纓讓方大海給劉光彥,徐如轉達的命令就是繼續待命。

因為何長纓的這個命令,水豐,朔州的援朝軍,從上到下都有了一種被拋棄的鬱悶感。

劉光彥整天拉著張風景喝悶酒,部隊的警戒哨也一再朝著水豐收縮放任。

就在這個時候,在西洋歷11月27號寒冷的清晨,日軍奧山義章部,山口圭藏部的四個中隊的步兵,開始從三個方向對水豐城外的朝鮮軍營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從來沒有經歷過戰鬥的朝鮮新兵,很快就亂成一團糟,夾雜在其中的近百名騎兵連的援朝軍,大喊著勉強組織起來的少許兵力,也隨即被日軍兇猛的火力給打散。

在短短十分鐘之內,城外軍營的兩千朝鮮軍,不是舉手蹲著投降,就是像滿山的野鴨子一樣,四處逃竄。

而援朝軍騎兵連的士兵教官們,隻好一邊射擊,一邊退回水豐城。

等到還在睡懶覺的劉光彥,聽到槍聲跑上街頭,大股的日軍已經衝進了水豐城。

而城裏面的街道上,全是朝著其餘城門奔逃的朝鮮潰軍和平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