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春閨密事》七十二·措施
楚景行眉間的戾氣一閃而過,很快便換上了一副溫和的面容,看著少年笑了笑又坐下來,好整以暇的道:「你倒是把人摸的挺準的。」

他頓了頓,帶著些嘲笑喊了一聲他的名字:「蕭明宇,你跟我這樣親近,蕭家大房的人知道了,會不會把你逐出家門?」

「這可真說不定。」蕭明宇眼神明亮,半點兒不像是開玩笑的回頭來看他,鬆開了皺著的眉頭,終於把手裏一直捧著的書給放下了:「我大伯可是被王爺嚇破膽了,王爺都直接跟他說了,日後若是他再幫你做事,往後是不要想在他那裏得到支持的,這樣的話都說了,你說蕭家會是個什麼態度?」

他嘖了一聲笑起來:「說起來,你可真得感謝我,要不是我,你可就真的斷了手腳了,還想做現在這許多事,還想操控薛長史他們?」

這說的是實話,楚景行對他倒是比對自己親弟弟還多幾分耐心,竟也沒生氣,只是翹了二郎腿,露出不在人前露出的隨意一面嗯了一聲:「對,你說的都對,誰叫你是老師的愛徒呢,老師說你是少年天才,這可是極難得的評語。你十一歲中童生,十四歲下場,當時是老師讓人壓了壓你的名次,讓你落了舉,就是為了多歷練你,老師有多重視你,可想而知了。」

夏首輔跟蕭家聯姻,大部分原因也是沖著蕭家出了這麼個天才而去的。

畢竟這個人一看便知道不凡。

當年楚景行能結交上他,也費了不少功夫。

蕭明宇喝了杯茶施施然朝他搖頭:「你每次這樣誇我的時候,便是又有事了。說罷,這回又是什麼事?」

楚景行也不廢話,端起杯子跟他做了個碰杯的動作,舉起杯子一飲而盡,而後才抬起頭開門見山的說:「該開始了。要用一用你的人脈了。」

蕭明宇嗯了一聲,半點兒也沒有意外,只是問他:「什麼時候?」

「就這幾天。」楚景行轉著手裏的杯子,目光仍舊放在杯身上,過了片刻又道:「不如這封奏摺,便由你親自執筆。」

他笑了笑說:「務必寫的用心一些,那群文官們是最容易被挑唆,最容易風聞奏事的。你一旦寫的好了,自然而然的會有無數人附庸。到時候,聖上總該要做選擇的。」

蕭明宇並沒有為難,沉思片刻便答應下來:「老師那裏,如何說?」

「這麼多年了,老師應當知道,上頭那個,是不適合當皇帝的。」楚景行目光不變,態度依舊淡淡:「他心知肚明,不管換了誰做皇帝,他這個首輔的地位都不會變。可一旦上頭那個是被趕下去的,他又沒來得及提早表態,那怎麼辦?」

他是個聰明人,是不會讓自己落入那樣的境地的。

所以就算是不會幫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也是肯定能做到的。

何況夏松怎麼會不知道,隆慶帝身體不好,而偏偏他的孩子們都實在太小,且現在兩宮便爭鬥不休,偏偏隆慶帝還在這兩宮之間搖擺不定,又不肯早日定下儲位。

要是他們能催促著隆慶帝早日下定決心,說不定夏松還要推波助瀾一把呢。

蕭明宇並沒有耽誤,當天晚上便跟蕭家的幾個謀士一起,把寫好的奏摺擺在了楚景行面前:「你瞧瞧寫的如何,若是可以,便就這樣送上去了。」

楚景行將奏章攤開手來一瞧,便看見了這封絕對能掀起巨大風浪的奏章的面貌,他越看眉頭便越是緊蹙,到最後又漸漸鬆開,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妙!」

他小心的把奏摺合起來,想了想道:「人選呢?送上去的人選選好了嗎?」

他頓了頓,沒等蕭明宇他們說話便徑直道:「不如就讓馮遠來寫?」

馮氏族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倒是還有幾個旁支的,隆慶帝待他們很是寬容。

而且他們身份天然便特殊,要是他們來寫,這奏摺的分量又會不同。

就算是激怒了隆慶帝,那也是好的,至少影響力更大。

可是蕭明宇卻想也不想的便搖頭拒絕了,面不改色的道:「不好,不必用這樣當噱頭。既然是當一件正經事來做,那就務必正經才好。就讓鄭源來做。」

鄭源?

楚景行想了想,才想起了這個鄭源是何等人物。

鄭源是個出了名的死心眼,當年為了明家的事,一連上了十七封奏摺,替明家伸冤。

而他又是個特殊的,其他的替明家說話的,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響,被罵了個狗血淋頭的老臣有,被牽連了的年輕朝臣也有。

可只有鄭源,半點兒是沒受影響的,被打了棍子以後照樣去當他的官,隆慶帝雖然不升他的官,可是也不怎麼他。

所以鄭源是出了名的刺兒頭。

後來他被調到都察院之後,就更是來了勁了,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不管是官多高的,他都敢去查,敢翻案。

都察院的左右都禦史都讓他三分。

這個時候,蕭明宇提起這個人來,楚景行有些意外,可是隨即便又忍不住在心裏叫了聲好。

這個人選實在是挑的太好了。

天下人都知道鄭源公正,都知道鄭源是個鐵面無私的。

讓他來揭開這個議儲的大幕,實在是妙不可言。

讓他來做,沒人敢說他是出自私心,連隆慶帝都不可能一下子對他怎麼樣,想他是別有用心。

這就是已經立好了牌坊的優勢。

可是,現在有個問題......

他端了杯子問他:「人選倒是極好的,可是,有什麼法子讓他心甘情願的替我們送這個奏章開這個口?」

「怎麼會沒有法子?」蕭明宇理所當然的道:「他可是個忠臣直臣啊!」

楚景行立即意會到了他的意思,忍不住便笑起來:「說的是,忠臣自然是該為君分憂,忠君之事,儲君之位不定,兩宮爭鬥不休,這於社稷可是大不利啊!」

對付什麼人就要用什麼樣的法子,怎麼一定就要威逼利誘才能成事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