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悍婦1949》23.期待
土改工作組,以何同志為小組長,成員除了周同志,主要就是農會的人,不光他們村的,他們這樣的山區,村子都很小,離得還都挺遠,於是把附近幾個村子聯合起來組成。

土改最初的初衷,不是成分,而是消除剝削,分田分地,這一點何同志一直強調,村裏開動員大會的時候,何同志就專門講了。各家都要去開會,田大花去開的會,聽了一遍,跟薑茂松說的意思差不多,看剝削關係。

於是田大花放心多了,他們老薑家一家子厚道人,他們可沒剝削誰。

薑家村的土改過程還比較和諧友好,保持了薑家村一貫的淳樸和睦的本色。這樣一個偏遠小山村,土地少,說起來也養不起什麼富人,田大花家和三叔家,在村裏屬於日子好些的,是村民們眼裏比較殷實的人家。於是開會的時候有個外村的農會成員就說,有田有地還有牲口,這得算富農啊。

「咱村沒有富農啊,都差不多。」前段時間新當上村長的四叔說,「他兩家就算日子好些,也就是有幾畝田,能吃口飽飯。咱村裏最窮的人家,靠山吃山,砍柴打獵,只要勤快肯幹活,也不至於餓死。」

「可是這個薑守良家,丈量查實了有十四畝七分地,這麼多田地,他家不是富農誰是富農?還有這個薑守義——」對方提著三叔的名字說:「他也有十畝多田地,還殺豬做屠夫,掙老百姓的錢。」

「薑守良家七口人,除了一個革命軍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薑守良一條腿還殘廢,全靠田大花一個年輕媳婦子撐著,你算算他家一口人能劃多少地。」四叔磕著煙袋,慢條斯理地逐一反駁,「至於薑守義,他家也七口人,他當屠夫掙誰的錢呀,你看看咱們村,誰家買得起肉吃?薑守義去你們村殺豬賣肉,你們能買得起不?他也就是逢年過節去山下,人家殺豬他給人家幫工,混個肚子飽,掙幾個零用錢。」

「你這是什麼立場?」那個外村成員直著脖子質問四叔,「別忘了你現在是村長,你們村這個階級鬥爭,不夠激烈,不夠徹底。」

「村長我也得說實話吧?」四叔那個脾氣上來,就拎著煙袋站起來,也直著脖子反問那人:「咱們薑家村最是實誠厚道,我都說了,沒有地主壞人,有也是鎮上馬地主家的地,也沒有懶漢二流子,跟你們村就是不一樣,你還硬讓我給找出一個來?」

眼看吵得臉紅脖子粗,何同志用力敲敲桌子,把雙方壓下去了。

何同志於是又把政策說了一遍,地主富農,要看剝削,劃分標準是至少有一個長工以上,長期雇傭長工,或者出租土地、放債,要按標準來。四叔於是再次保證,他們這樣一個窮村子,誰家剝削呀,山地瘠薄,自家人都養不起了,還雇什麼長工。

結果那人又說,聽說薑守良家裏還請短工呢,這就是剝削。結果就又吵,四叔說,一個村子都姓薑,一個老祖宗的,誰還不許互相幫個忙。

四叔說:「你看看我像短工不?我就給他家幫過工。他家老弱婦孺的忙不過來,我去幫一把,他管我兩頓飯,礙著誰了?他剝削我啥了?」

成分可不是一天定下來的,調查開會,開會調查,四叔就是那麼個雷打不動的態度,該是啥就是啥,他做人不能說假話。

田大花又給四叔翹了個大拇指,這個四叔,人窮不糊塗,拎得清。

於是田大花改天在村裏遇到四嬸抱著小孫子溜達的時候,就把四嬸拉到家裏,把薑茂松帶回來的糖果拿給她小孫子吃,跟她猛誇了一頓,說四叔真是個正直的人。

四嬸卻說,好人壞人都在人心裏呢,這些年他們家窮,奶奶和田大花沒少幫他們,有一年鬧飢荒,大過年去他們家借糧食,奶奶含著眼淚給他們裝了一籃子玉米。

下次又討論這事的時候,田大花闖進了工作組開會的地方。

村裏當然沒有專門的會議室,其實也就是在四叔家的院子裏,一堆人坐著小板凳開會。

「何同志,我有幾句話跟你說。」田大□□直走進院子,自動忽略了閑雜人等。

「嫂子,你有什麼事,你說。」

「何同志,我聽說有人嚷嚷要給我們家劃富農?」田大花開門見山問道,「我想知道,富農是個啥標準,聽說要經常雇傭兩個長工。你看看我們家,老的老小的小,吃飯的多幹活的少,就他一個薑茂松算是成年勞力,他還跑去當兵打仗去了,差點死在戰場上,我家這日子可夠艱難的。我琢磨著,你們要是給我家劃個富農,那我可得好好謝謝你們。我就來問問,你們啥時候把我家該有的那兩個長工給我?我趕緊領回家幹活去。」

「那什麼……嫂子,」何同志憋了半天,憋不住撲哧笑出聲來,笑著說:「嫂子,我上哪兒給你找兩個長工啊,你呀安心回去吧,我看你家夠不上富農標準。」

「不夠標準?」田大花一本正經地問,「何同志,你看我家還是軍屬呢,你就不能關照關照,給開個後門?」

「哎呀嫂子!」何同志哭笑不得,他要不是聽人說過田大花,對這個人有一些了解,尤其還聽過她「勇鬥土匪」的事兒,他還真以為這就是個啥都不懂的農村婦女,跑來要當富農呢。

何同志笑了半天,跟田大花說:「嫂子,你家呀肯定夠不上富農,你也別跟我要長工了。這麼著,你要真缺人幹活,你看我行不?春耕的時候,我和我媳婦就去你家幫忙,你管飯,行嗎?」

「那行,你要說我不夠標準,我也不難為你了,我們家茂松交代過,叫我相信你,相信政策。」

田大花說完,跟闖進去的時候一樣,乾乾脆脆地轉身就走了。

最終田大花家定了個中農。

中農分為三檔,上中農,也叫富裕中農;中農;還有下中農。工作組討論了一番,這次居然沒爭執,富裕中農是要有輕微剝削,聽聽田大花說的,一家子老弱病殘,也沒剝削誰,也說不上富裕呀。

最後定為中農。

分田地之後,家家都分到了地,耕者有其田。山裏土地少,田大花家七口人,按人口平均分,分到了六畝三分地,田大花也想得通,橫豎她家生活不擔心,過得去。

統共這幾畝地,一家人種起來就輕鬆多了,可太輕鬆了,卻讓人心裏不踏實。春耕的時候,一家人耕地,撒種,很快就把四畝春地種了下去。

田大花一琢磨,這麼下去,除了餵豬餵雞挖野菜,上山砍個柴、打個兔子,不就清閑了嗎?清閑了未必是好事,萬一餓肚子呢?

不能這麼閑著。於是等薑茂松回來,田大花就跟他說,把茂林弄出去吧,進城當工人,參軍入伍,都行,總得有個出路。

「可以先讓他進城做工,眼下局面穩定下來了,城北的幾家工廠也都恢復生產了,應該會缺人手。參軍的話……」薑茂松頓了頓說,「我原本就打算了,等到秋天,茂林滿十八歲了,送他去參軍。」

「那行。先讓他去做半年工,秋天你再送他參軍。」田大花說,「茂林這都十七了,該說媳婦了。你看咱們村深山老林子的,山裏姑娘少,外頭的姑娘又不願嫁進來,你把茂林帶出去,也好給他說一門好親事。」

中間隔了幾天,下一趟薑茂松回來,就直接把茂林帶走了,說是安排在城北一家「興盛鐵工廠」,生產小五金工具的,在這個年代的生產力水平下,也算是重要的大工廠了,吃住可以安排在廠裡。

茂林聽說要進城當工人,高興得跟什麼似的,看著大哥大嫂一直傻笑。田大花給他準備了鋪蓋捲兒,奶奶拉著他囑咐來囑咐去,叫他進了城聽大哥的話,不要惹事生非,好好乾活好好工作,發了工錢拿回來交給大嫂。

結果茂林進城才半個月,田大花一早送倆小孩去後山村上學,腿腳不便的薑守良去村外山上放驢,一個不留神,被毛驢拖倒摔了腿,偏偏還是原先那條傷腿。

同村幾個村民七手八腳給抬回來,找來郎中一看,說骨頭傷了,老傷加上新傷,土郎中不敢治。

這次田大花有了經驗,都沒用先通知薑茂松,就叫村裏幾個堂叔伯用門板抬著,趕緊給送進了城裏醫院。等薑茂松和茂林兄弟倆得到消息匆匆趕來,薑守良已經被送進了病房,兩個消息,一好一壞。

壞消息是骨頭傷了,偏還傷在老傷的地方,比較麻煩;好消息是,醫院有留過洋的好大夫,這樣的傷情可以開刀手術治療,老傷新傷一塊兒治,把原先受傷畸形的骨頭,和這次摔傷的骨頭通過開刀手術,都矯正複位。

這麼一來,薑守良可就得在醫院呆上好一陣子了。

薑茂松和茂林兄弟倆站在病房外頭,商量著怎麼照顧,兄弟倆臉對臉發愁。鄉下老家離得遠,家裏還有倆小孩和一個老奶奶,田大花肯定脫不開身,可要是光指望兩個兒子照顧……薑茂松忙成什麼樣先不說,茂林也要每天上班。

兄弟倆那邊愁得沒辦法呢,這邊老奶奶和田大花一商量,把手一揮,進城。

☆☆☆☆☆☆☆☆

其實搬家進城的想法田大花之前就有。

如今土改了,靠家裏的六畝山地,靠打獵砍柴,養活一家人是沒有問題,可也只能餬口。茂林要蓋房子、娶媳婦,倆孩子要上學讀書,靠什麼?

有人說那不是還有個薑茂松嗎,可總不能光靠薑茂松,不踏實,田大花更喜歡靠她自己。

用她的話說,總得有個出路。

進了城,兩個孩子能在城裏的學校讀書上學,茂林也就不用在廠裡吃住,還能省下一筆開支,她不光能照顧做手術的薑守良,還可以找個工作,多一份工錢。

家裏的田地就算種的馬虎些,該種種下地,該收回去收,平常委託村民給照看著,就算收成差一些,也能解決一部分口糧。

田大花把想法跟奶奶一說,奶奶立刻就拍板決定了,說如今做這條打算,比留在村裏種田靠譜。

薑茂松本來正發愁呢,一聽這個決定,頓時高興壞了,趕緊去跟組織上申請住房,把一家人接進城裏。

老奶奶決定搬家的,可老奶奶也覺著故土難離,還是鄉下好,搬家的時候村民們紛紛來送行,老奶奶依依不捨啊。其實,田大花比她還不舍,她捨不得這片熟悉的山林,沒人比她更喜歡這蒼茫群山了。

不過田大花那樣的性情,決定了,也就不再糾結,該走就走,反正這兒還是老家,老房子還在,她打算著,等薑守良傷病好了,逢年過節,還帶著倆小孩回鄉下老宅來過。

薑茂松分到的房子,屬於集中的部隊家屬院,原來是一個什麼舊機構的聯排住宅,稍加改造,紅褐色民國風格的磚瓦院落,位置有點偏,挺清靜的。

這房子算是「兩進」,北邊正屋三間,前排房也是三間,其中東頭一間是入戶的過道,西側兩間倒座房,另外還有兩間東廂房,廂房和倒座房小一些,有走廊把前後排和東廂房連在一起,中間圍成了一個小巧的院子,可以說地方利用率很大。

只是城裏的房子,院子地面都鋪了地磚,見不到泥土,只在西側留了一塊兩米見方的小花壇,砌了半尺高的一圈花磚,裏頭種的兩棵不知是什麼花木,太久沒人管,早枯死了。

看樣子他們來之前,已經有人打掃過了,奶奶進門後,就站在正屋當中,念念有詞地對著四角合手拜了拜,還用紅布包著大米和銅錢,分別安放在四個牆角。

小石頭跑進來問:「太奶奶,你幹啥呢?」

「拜四角。太奶奶跟土地神明打個招呼,保佑我們一家住進來以後啊,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田大花看著小石頭一笑,小石頭懂事地知道,太奶奶做這些講究的時候,是不能在旁邊亂說話的,於是就笑眯眯跑出去了。

「挺好的。」奶奶裏外看了一圈說,「享了孫子的福,我這鄉下老太太也進城了,就是這城裏連個種菜的地方都沒有,好好的泥土地,鋪上磚都浪費了。」

田大花進了院子,一伸手,順手就把小花壇裡兩棵枯死的花木拔掉了。

薑茂松看著她,嘴角抽了一下,欲言又止,索性裝作沒看到。

那兩棵花木他之前拔過,就算枯死了也拔不動,他還想著,等抽空拿鐵鍬來挖呢。

「大花呀,趁著現在還不晚,你說這麼點兒泥地,咱種菜還是種樹?」

「就這麼巴掌大一塊。」田大花說,「怎麼種菜呀,種幾棵蔥吃個方便,也不耽誤栽樹。」

「那就找兩棵樹苗栽上,栽兩棵能結果子的。」

「行啊,奶奶,石榴和桃子行不?花好看,小孩也愛吃。」

薑茂松對這些話題不參與討論,反正這個家裏,都是人家祖孫媳兩個說了算。

一家七口人,這房子雖然不大,可也住得下。田大花安排了一圈,正屋中間是客廳,奶奶是長輩,住正屋東間,福妞還跟奶奶一個屋住,奶奶年紀大了也能多個照應。兩間東廂房,給公爹薑守良和小石頭,小石頭這次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前排兩間倒座的屋子,一間給茂林回來住,一間弄個小廚房。

大院裏已經住進了一部分住戶,田大花帶著倆小孩,正忙碌著收拾打掃,就有鄰居來走動了,是一個西北口音的中年大嫂,不是當地人,手裏端著個盤子,盤子上放著一大塊白嫩嫩的豆腐,一看就知道是按照當地風俗,來賀喜他們搬家的。

在當地,搬家喬遷有送豆腐的風俗,寓意「有福」,看來人家來之前了解過當地風俗的,這大嫂是個有心人。

田大花忙招呼她進來坐,接過豆腐道了謝,想去倒茶,才想起剛搬進來,東西擺的滿地亂糟糟,爐灶都沒支上,還沒燒水呢。

「不用客氣,往後都是鄰居,有啥好客氣的。」那個大嫂看起來很爽朗的性子,打量了屋裏一眼,就笑哈哈地說:「你家跟我家一樣,也是大家大口的,人多熱鬧。」

薑茂松忙給田大花和奶奶介紹,說這是劉師長家的嫂子,也剛從老家搬來不久,田大花忙叫嫂子好。

劉嫂子拍拍小石頭的頭說:「這就認得了,我們家也有倆皮小子,比你大幾歲你叫哥,往後叫他們帶你玩兒。」

又摸摸福妞的頭,捏捏她綁著紅頭繩的小辮子說:「哎呦這小閨女長得可真好,小俊丫頭,看著都叫人眼饞,叫人想生閨女。妹子你命好,一兒一女,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閨女的命,家裏兩個皮小子整天爬牆上屋氣人。」

田大花一聽她誤會了,忙介紹說,福妞不是她女兒,是小姑子,婆婆早年不在了。劉嫂子聽了,一拍大腿笑著說:「看看我,猜錯了,看著可真像你閨女。」

送走劉嫂子,一家人收拾得差不多了,看著天色不早,叫薑茂松支小灶,生爐子,忙忙碌碌做搬家後的第一頓飯。

按照鄉下的風俗,搬家的第一頓飯頗有些講究的,田大花殺了特意帶來的小公雞,炒公雞,燉豆腐,還有買來的米糕,寓意「步步高」,又做了香噴噴的發麵餅和紅豆粥。

做好了飯,先裝出一份,趕緊叫茂林去給醫院的薑守良送飯,今天晚上茂林說他陪床,於是田大花把茂林的飯也裝上了,讓茂林可以陪著公爹一塊兒吃。

打發茂林走後,奶奶和田大花收拾吃飯,剛拿起筷子,又有人敲門了,田大花開門一看,是薑根保和謝白玲兩口子,謝白玲手裏也端著一大塊豆腐。

「嫂子,恭賀喬遷之喜呀。」謝白玲笑吟吟地說,「真不好意思,你們今天搬家都沒能幫上忙,我剛下班,就趕緊和根保過來拜訪了。」

田大花看見謝白玲有些驚訝,不為別的,這女人的肚子已經鼓起來了,雖然還不大,可也完全看得出來了,估摸著,該有四五個月了吧。

田大花回想了一下,這兩人好像是去年冬天結的婚,這會子陽春三月底了,有這麼大肚子好像也不稀奇。

只能說動作夠快的。

「奶奶,正在吃飯呀。」兩人進了屋,一看正在吃飯,薑根保忙說:「我們來的可真不巧。」

「真是不好意思,打攪你們吃飯了。」謝白玲笑著說。

「既然都來了,坐吧。」奶奶指指旁邊的凳子。

薑根保和謝白玲也就稍坐了幾分鐘,他們來了,人家一家人總不能自顧自吃飯,所以有眼色的謝白玲說了幾句恭喜之類的客氣話,就拉著薑根保客客氣氣地告辭了。

等他們一走,田大花就問薑根保:「他們也住這兒?」

「住在前頭。」薑茂松隨手一指,想了想說,「前邊第二排或者第三排吧,他們年前就搬進來了。」

他看看田大花,有些無奈地勸道:「大花,一個大院住著,往後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你呀就算心裏不待見,少跟她來往就是了,可也不要給人臉色看,當著面呢,多尷尬呀。」

田大花瞥了他一眼,眼神真的很無辜,她沒覺著自己故意給人臉色看呀,就是心裏不喜歡謝白玲罷了,有那麼明顯嗎。

而且田大花心裏也有些好奇,在她看來,薑茂松自己也不是什麼好人,明明跟薑根保一路貨,要不是遇上她這個橫的,又有個聖明的老奶奶,這個貨指不定早就把那小情兒娶回來了。

所以,她不待見謝白玲就算了,薑茂松為什麼也不待見謝白玲?

不過當著倆小孩的面,田大花也就沒問,反正都住到一個大院裏來了,早晚她也能知道。

☆☆☆☆☆☆☆☆

這麼一來,田大花和薑茂松就住到了正屋的西間,跟奶奶的房間隔著中間的小客廳。新搬了家,小石頭又分房睡了,屋裏也就沒了小石頭的小床。

於是,薑茂松心裏隱隱有些期待和得意。

其實也不是他滿腦子凈想著……那什麼,兩人「和平共處」地分床那麼長時間,也習慣了,他真沒多麼衝動和猴急。

他就是很期待,期待看到田大花晚上不得不跟他睡一張床時,會是個什麼有趣的表情,以及……期待那樣的共處。現在田大花帶著一家人搬進城,以後他就可以每天回家,兩人每天都要一起住了。

可他心裏卻也有某種預感,又不敢盡情得意。以他跟田大花打交道的深切體會,得意不能過早,她那兒,還不知道怎麼等著他呢。

薑茂松心有不甘地承認,他如今跟田大花之間,他說了不算,就看田大花怎麼想了。至於今天晚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