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洪荒之混亂大道》第九十五章 大禹治水(一)
第九十五章大禹治水(一)

隨著時間飛逝,轉瞬間便已數十年過去,鯀的兒子禹,此時業已長大。

而舜處死鯀之後,卻是給人族招致大禍。

自從斬殺了鯀之後,人族舉族上下找不出一個治水能才出來。

最終,舜不得已,隻好親自治水。雖說舜有大才,可卻在治理人族之上,而治水之事,舜卻是無法做出太好的成績。

雖然為了治水,舜每天忙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可惜水患仍是頻頻爆發,舜顯然是無能為力,於是,洪荒中的水患越來越厲害。

舉國皆受洪水之苦,更甚從前。

人族收成此時是一年比一年低,生活一年比一年苦,每次辛苦的勞作之後被洪水一衝刷便化作廢墟。

看著已經困窘不堪的人族,舜苦惱不已,只能召來眾臣商議。

待眾臣到來之後,舜看著他們,問道,「眾位卿家,如今人族已到生死存亡的時刻,爾等還有何策可治理水患?」

那曾舉薦鯀的大臣出班奏道,「共主容稟,鯀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聽聞,禹因父鯀之死,歷年來苦苦鑽研治水之道。

想必如今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共主何不召他來一試,倘若覺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讓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務如何!」

舜聞言,心中卻是有些黯然。

鯀本也是人族中的一位聖賢,只可惜治水失利導致無數的人族死亡,迫於人族高層的壓力,舜不得不處死鯀來消除人族內部的不滿。

可以說鯀乃是死於自己手中,對此舜卻是不希望鯀的兒子走上他父親的後路。

對此舜看著他,淡淡說道,「鯀治水無功,他兒子又有何能?我看還是算了,眾位卿家還有何人選?」

眾人聽候,皆是沉默不語。

舜見此,嘆息一聲,說道,「既然如此,容後再議吧。」

說罷,便起身朝外走去。

眾位大臣見舜離去,便也各自散去。

……

舜回到自己的營帳,便開始靜靜的思考,想到自己當初迫於人族高層的壓力而將鯀殺死,心中一陣後悔。

鯀可是人族之中對水患最有辦法的人,只可惜那些目光短淺之人隨意的干擾自己的決定,這才造成了鯀死去的原因,對此舜也是嘆息不已。

隨後又想到那位大臣推薦的禹,舜心中一定,若是大禹真有治水之才,自己必定讓啟用,讓他治理水患。

想到這裡,舜便命人前去打聽大禹的事跡,也好看看他的品行究竟如何。

若真的品行高尚,而且可以解決人族水患的問題,就算要了自己的命舜也決不搖頭。

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跡,之後不斷有人回報。

報告的內容讓舜很是高興,一個品行高尚,更是心繫人族的賢能,若是能夠治水成功,自己定要傳位於他。

於是舜當即下詔,命禹前來見駕!

……

卻說,禹在母親的撫養和多寶的輔導之下,便是過了二十幾年。

後在他三十歲時,禹在塗山遇見了塗山氏之女女嬌,一見鍾情。

女嬌聽聞他的志向,願意幫助他治理水患。大禹聞言大喜,一路上,兩人相互扶持。

而後,禹便與女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女嬌的本家是東夷強大的塗山氏。

那時塗山氏尚處於母系製後期,禹只能做上門女婿,過「夫從婦居」的生活。

雖說如此,但禹得到了東夷的強大支持,從此有了立業之基。

此刻,禹與女嬌夫妻之間正處於甜蜜的時光,好不歡喜,帝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跡,之後不斷有人回報,帝舜也越來越放心。

禹正當新婚燕爾之時,卻突然接到帝舜旨意,於是夫妻間依依不捨的告別,禹從此踏上了治水之路,臨行前,禹特意去見了一次老師多寶道人。

當時,多寶嘆息一聲,從身上拿出一卷竹簡,遞給大禹。

而後對禹說道,「此乃你父親的遺物,如今子承父業,該是由你接手的時候。此次儘管去治水,我會在後相助與你。」

而多寶也並非沒有準備,又取出二物交到大禹手中。

微笑道,「此二物乃是為師特意為你所煉,斧名開山,可用來疏通河道,引水歸位,棍名定海神針,可用來探查水位,平定大海,望你好生運用。」

大禹在那捲竹簡上見到了父親所遺留的治水心得,結合自己的感悟,得出了『堵不如疏』的治水名言,於是便起程前往人族都城,朝見人族共主舜。

……

數日之後,人族人皇大帳,舜正坐在上方,下邊則是站著群臣。

此時,一個年輕人備受群臣矚目。

此人,正是那前來覲見的禹。

只見禹躬身向舜行禮了一禮,大聲道,「微臣大禹,拜見共主,共主萬安!」

舜聞言,微微點了點頭,示意禹免禮,而後說道,「卿且平身!吾聞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禹聞言微微沉思片刻之後,方道,「回共主之言,水往低處流,依臣之見,堵不如疏,治水當以疏通為主!」

舜此時早已仿徨無計,如今聽聞禹有辦法,大喜過望,也不管是否可行,直接便說道,「愛卿之計甚妙,吾欲讓卿主理治水大業,卿可願領?」

禹聞言,忙跪倒於地拜道,「臣願受領,誓要平定大水洪流,以慰我父在天之靈!」

禹堅定的聲音在大帳之內響起,讓眾人為之頷首。很顯然,禹堅定地信心也得到了眾人的贊同。

……

第二天,禹便得到人皇的認命,開始了治水的大業。

只是治水不僅僅需要知識,還需要對地理位置的了解,如此禹便召集天下百姓前來協助。

他視察河道,並檢討他的父親鯀治水失敗的原因,決定改革治水方法,變堵截為疏導。

後來禹更是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

後來,他路過家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

第三次經過的時候,他的兒子啟正抱在母親懷裡,他已經懂得叫父親,揮動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隨著禹的治水得法,水災竟然漸漸的平緩了下來。

這時,妖族卻是耐不住,再次動了起來。

禹無奈,只能求助於老師多寶道人,於是多寶道人領著截教弟子斬殺驅逐這些妖族,方保禹治水順順利利。

……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