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和美女荒島求生的日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凈土
誰知道?他的想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想不到他竟然這樣的倔強,他是說到做到的人。

「那不行,如果那樣的話,那我吳幫人不是說話不算話了。」吳幫人這樣說道。

他這樣一說,我才想到,我對他原先的看法徹底的錯了,這是因為他是一個大老粗,這是一個發了一個小小的橫財,就開了這樣一個門面的老闆。誰知道他這樣的中情中意,有這樣的識大體。既然這樣,那我就決定要交他這個朋友。

我就跟他說:「實不相瞞,我的名字叫蔣萬良,是一個傳統文化學校的校長,這次因為去浙江省臨安市東天目山昭明寺遊玩,這不,我準備返回去,誰知道就遇見了這樣的毒霧,也是這樣一個因緣,遇到了您的兒子救了他一命。

既然,能救你的兒子,說明我們兩個在過去世,一定的因緣。要不然的話,我肯定也不會救你的兒子,就算你跪下來求我,我也不會救,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我不知道你姥聽說過沒有?

我這樣跟你說,我幫人眼睛,睜著大大的盯著我,他不知道我要說什麼樣的話。

我說:「五百年的一回首,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既然我們,在你們這個家住這麼長時間,我們兩個在過去世,積累的關係就不僅僅是一個,回復的關係,我們肯定有一個必然的聯繫,如果要說那種聯繫是什麼樣的話語,我現在的修行,肯定說不出來,即使我說出來了,說不定你還不相信,但是你要相信我們倆之間的因緣。」我這樣說道。

「那你說這樣的話,我相信,那人和人之間有什麼樣的姻緣?」吳幫人突然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如果要說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歸納起來,不過是一下子的關係,這種關係,是非常親近的,是在一個家庭裡出現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的關係。

不知道,您老聽過沒聽過這樣的一句話,難就是,兒女是債,夫妻是緣。既然是債,肯定有討債和還債的,我覺得能讓他更好的理解,我這樣說。比如說,像有的孩子,從小就非常的聽話,非常的可愛,有很省心,像這種孩子大多都是還債的,相反有的孩子,就是讓父母非常的操心,從小又是特別的叛逆,這種還是就討債的。當然了這是大概來說的,具體的又不一定。比如有的小孩子,長得很可愛,又非常的聰明,學習又非常的好,這樣父母一直供應她上大學,上研究生上博士,最後該父母享福呢,這個七孩子他突然死了。這也是一種討債的孩子。像這種列子舉不勝舉,如果你留心的話,看看全世界發行的報刊,新聞雜誌,這樣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多得可以說數不過來。這兩年半這種關係,這就要求我們,不要和任何眾生結怨,只要你一結怨,他就有,還願或者報復的心理,這樣世世輩輩都要在輪迴裡們流轉,那樣的話,這種日子是太苦了。」

我說到這裏的時候,吳幫人突然打斷我的話說:「你說在輪迴裡苦,你說我們現在是不是在輪迴裡?」他向我問道。

「當然是了,這還用說?」我哈哈笑到,然後說道。

「你這麼說我怎麼感覺不到苦啊?」

吳幫人這樣一說。看來他還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必須給他解釋清楚才行。

我說:「像,這一段時間,你兒子生這樣的病,你兒子肯定感覺到病,很是痛苦,但是你作為他的父親,你感受到了嗎?我相信,你肯定也感受到了!」

我這樣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他吳幫人即使是榆木疙瘩的腦袋,我相信他也應該明白我所說的話。為了不讓他有絲毫的疑惑,於是我再做進一步的解釋。

「你兒子小寶的疾病的痛苦,你知道的是什麼呢?」不等他的回答,我又說了,「你兒子感受到的是病人苦的折磨,這種痛苦很是難受,不用多說了。

因為每個人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生過這樣或者那樣的病,每樣疾病的痛苦是不一樣的,但是我相信每一樣的病肯定都有痛苦。對於你來說,現在你非但沒有感受到疾病的痛苦,我這是打一個比方,當然我不知道你現在身上有沒有病,即使你沒有病的話,你感受不到你兒子,病的痛苦,但是你也有另一種痛,那就是,害怕和你兒子生死永別的苦。」

當我把所有的這些話都說完,吳幫人已經徹底被我的話打動了。

於是他就又向我問道:「怎麼避免這種痛苦?」

「怎樣避免這種痛苦呢?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就看你能不能相信我說的話。如果相信我說的話,在兩個星期之內就有很大的感應。」

「你說,有什麼樣的感應?」吳幫人眼睛不眨地看著我。

「你先不要問我有什麼樣的感應,你應該先問我怎麼做,才會有這種感應?」不等他回答我的話,我就接著我的話說,「現在對於末法時期的人來說,那就是凈土法門,我想,你應該也聽所過,像過去特別是唐朝的時候很是流行禪宗什麼的。

知道這麼大的人肯定非常的多,因為現在的影視劇非常的流行,特別想科大名著當中的西遊記。

受西遊記的影響,好多人對佛法應該聽聞過,但是這也是最簡單的聽聞,因為佛法是博大精深。雖然這樣,說實在的話,你要想修成的話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的人來說,實在是來不及,只有凈土法門了,凈土法門是最契機,最契理了。

為什麼說是最契機,因為凈土法門是釋迦摩尼佛專門說過這樣一個法門,並且不止一次地說過。

這種法門是利鈍全收,利鈍全收是什麼意思,利當然是是利根的人,什麼樣的人是利根的人,就是肯聽話,肯念佛的人,是利根。頓根是那種記性最不好的人,像這種類型的人不,是沒有,經書上就曾經記載著這樣的一個事。

說是有個人,他連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都記不住,教他「彌」字,他把前面教他的「阿」字給忘了。教他「陀」字,他又把前面的「彌」字又給忘了。就是這種類型的人。這種類型的人當然上非常少,所以,咱們好多人不屬於中間那一部分人,這樣中間這一部分人,也就最麻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