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盜墓派》西夏妖陵篇  第二十七章  巫山(上)
1947年的5月7日,也就是從北平王家出發的三天后,我們搭了兩輛水牛車,趕往碧水多峰霧靄瀰漫的巫山,期間,我忍不住與車夫盤問當地的風土人情。

巫山,在風水來說,是一處極佳之地,可吸納重慶、湖南、湖北之氣,匯聚三峽藏水之淵,此地葬風多為乾葬,也就是將棺槨懸於懸崖之上,為的是揮發屍體中的水分,以防屍變。

不過這種懸葬風俗,只有大戶人家才葬得起,因為需要很多的勞動力,像某些山頭還有山大王,不花些錢是擺平不了的,平民百姓還是土葬沙地之中,故此長江一帶,還盛行趕屍派,將屍變的屍體趕往乾燥之地安頓,遇到棘手的血屍和旱魃,就要以巨石壓之。

像趕屍這個職業,古往今來也有冒牌貨,比如那些異鄉歸根的,不是用人趕的,而是用牛車馬車拉的,還有的,乾脆就是亡命徒走私的。

前些年抗日戰爭,附近的老鄉不得已就得往山裏躲,有的地主不惜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山大王,也要苟活上一命,像窮得叮噹響的便直接捲鋪蓋入夥了山匪,但也有更多的年輕人,去參了軍,直接把父母送上山,那些山大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也不敢多生事端,欺負那些軍旅家庭,日後若是進山掃匪,那些闖出去參了軍的娃子,說不定還能捎個信兒回來提個醒,所以那些奔赴戰場的年輕人父母,還被山大王和地頭蛇優待了三分。

但其實,怕死的人還在多數,那些留下來老死在山上的人,最終也不能埋在山上,除非是懸葬,但正宗的懸葬,技術最好的好當屬搬山道人,雖然方圓百裡都知道搬山派就在巫山中,可誰也沒有找見過,只能等他們下山化緣時,才會順帶出手做這種事情。

窮人家,便只能全家上下湊湊,去請比較廉價的趕屍派,趕屍派主家在四川,走鹽和販賣煙草,要去到三峽口交接貨物,途中必會經過巫山一帶,所以順帶趕兩具已起屍的濕屍,封其七竅趕往絕屍之地,再打犼紋石棺定墳埋之。

通常,盜墓賊挖到了雕刻著犼紋的石棺,懂行的多半會吐口痰,表示晦氣,還要將土重新填回去。

下了火車時,我們都換上了當地的素衣,為的就是不惹人眼球招來非議,沒成想這兩個車夫,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語,一唱一和地凈講這些東西,本以為我們會害怕,哪成想我們越聽越精神,兩個車夫臉色便不由得難看起來。

周天凌冷笑了一聲,湊近我的耳朵,「哎,這兩個車夫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應該就是這附近山頭子上的眼線,他們看我們年輕又白嫩,覺得好嚇唬,這樣我們知難而退,他們還能再賺一趟錢,如果他們一會敢動手威脅,交給我便是,畢竟這是在我的地盤,這些個平日佔山頭自立為王,湯裡過肉絲兒的狗牙,我早就想拔掉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