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百四十九章 分兵
博州位於河北,於鄆州遙遙相望。

郭威指著地圖道:「博州與鄆州隔河想望,馬家口是黃河北岸的關鍵渡口,耶律麻答率數萬大軍於前天突襲博州,奪取了馬家口,這是要夾擊李守貞的意思。

鄆州若失,耶律德光南下的路就已經打開。朝廷只怕很難再調集一隻大軍去圍堵耶律麻答。

朝廷目前都是依靠黃河佈置防務,重兵集結於檀州一帶,內地空虛。

如果耶律德光與耶律麻答相互配合,利用騎兵的優勢穿插側擊,整個河南將無寧日。

如果耶律麻答再大膽一些,繞行突襲開封,無論攻不攻得下開封,我大晉的士氣必定大受影響,軍心不定。

檀州一線的兵馬必定會抽調一部分回援開封,一旦大軍動起來,沒有營寨可做依靠,耶律麻答又有騎兵的優勢……」

說到這裏,郭威搖了搖頭,不肯再說下去。

眾將面面相覷,一時無語。

李風雲道:「劉帥呢?劉帥不是已經殺到耶律德光背後,難道不能分出一隻兵馬,突襲耶律麻答,奪回馬家口?」

郭威不語,趙匡胤解釋道:「談何容易,耶律安端看死了劉帥,劉帥在忻州城下雖大敗耶律安端,但耶律安端手下仍然有精兵四萬,基本上都是契丹鐵騎,戰力依舊不凡。

劉帥雖手上也有四萬精兵,但都是步卒,如果分兵出擊,至少要分出兩萬甚至更多精兵,才會有用。而且分出的兵馬很可能被耶律安端、耶律麻答夾擊。沒有堅固的營寨,步卒很難跟契丹精騎相抗衡。

更有甚者,耶律安端若是趁機襲擊劉帥大營,劉帥兵力不足,大營很可能被。

劉帥大軍若是被擊敗,河東局勢必定糜爛,太原恐怕會不戰而下。河北單靠杜重威大帥只怕支撐不下去。

同樣,也會影響到河南檀州一線,導致軍心浮動。到時,耶律德光無論是增兵檀州、戚城一線,強行擊垮朝廷的大軍,還是繼續渡過黃河,殺往鄆州,都對大晉十分不利。

現在只能看李守貞能否守得住黃河一線了!

耶律德光果真厲害,居然在不動聲色中聚集了數萬契丹鐵騎,恐怕他早就開始準備,是我等輕視了他。難怪楊光遠只求來兩千援兵,原來耶律德光佈下了這麼一個大局。

唉,只可惜我軍重兵都佈置在河南檀州一帶,河北、河東如今可戰之兵又寥寥無幾!」

李風雲明白了形勢險峻,撓了撓腦袋,奇道:「不是還有我們這一萬多人馬麽?咱們調頭向博州進發,五天應該能到博州吧!也許能解眼前的危機,郭將軍,你不是說契丹軍未必發現了我們這一路人馬嗎?」

眾將都轉過臉去望著李風雲,李風雲不解,問道:「難道我說錯了嗎?還是說五天的時間足夠讓耶律麻答渡過黃河?」

郭威長嘆一聲,怔怔地想心事。

趙匡胤繼續答道:「那倒未必,黃河水流湍急,想搭建浮橋不是那麼容易,耶律麻答只能靠舟船將兵馬運送過去,沒有五六天是做不到的,黃河也不是那麼好渡的。況且對岸還有李守貞的太平軍。

只是,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軍接到的將令是潛行合擊耶律安端,並非是攻擊博州。軍中最重紀律,如果我們擅自篡改行軍方向,私自出擊,就算打勝了,恐怕也要問罪。

而且,我們只有不到一萬三千兵馬,未必打得動耶律麻答。更不要說想要不動聲色的靠近博州了。」

李風雲奇道:「情況都這般緊急,當然是要顧眼前了。若是開封丟了,就算再次打敗耶律安端又有什麼用?

至於打不打得過,總要打過了才知道,最不濟也能拖住那個什麼耶律麻花,讓他沒那麼輕鬆度過黃河去。」

趙匡義皺皺眉頭,道:「軍令如山,豈可兒戲?」

郭威低頭不語,只是看向地圖。

趙匡胤忽然道:「劉帥的將令,我們不得不尊,不過風雲兄弟不是劉帥的部下,也並未領劉帥的將令,杜帥也交代過他便宜行事。」

又指著地圖道:「若只是襲擾敵軍,我想一千騎兵因該是夠了!只要能拖個兩三天,我想,劉帥的將令也該到了吧!」

此語一出,眾人眼睛一亮,齊齊望向李風雲,連郭威也抬頭望了過來。

李風雲哪會不明白趙匡胤的意思,哈哈大笑道:「小子向郭將軍求個人情,想借一千騎兵去博州周圍打探一下軍情,不知可否。」

郭威微微一笑,道:「去博州打探軍情,一千騎兵哪夠。這樣,我撥出兩千騎兵,再加上一千二百匹備用馬給你,再加上你本部兵馬,速將博州的軍情打探清楚明白!匡胤,你也一起去協助風雲。」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

郭威手下的騎兵不過才兩千,等於全數借給了李風雲。又撥出了一千二百匹備用馬,那就意味著,李風雲手下的風雲營人人有馬,縱使這些人馬上交戰不行,但利用馬匹跑路總該可以。

事不宜遲,眾人又計議了一番,定下方略,一面急向劉知遠部報告,一面分兵兩路,李風雲、趙匡胤率領兩千騎兵、風雲營分道朝博州而去。

馬家口,耶律麻答立馬黃河岸邊,手握馬鞭,望著滾滾黃河水,談笑風生。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順利,博州奪下了,黃河渡口奪下了,兩日時間,從周邊搜集到了數千隻小傳,一次能將數千將士送到對岸。

而李守貞顯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隻帶來一萬步卒隔岸與他相持。其他的兵馬正從各個州縣源源調來。

縱然李守貞將手下的三萬精兵都調來又如何?耶律麻答麾下集中了不下八萬鐵騎,幾乎將河北的兵力抽調一空,只要渡過黃河去,李守貞的三萬精兵不過是他的一碟開胃小菜。英勇悍猛的契丹騎兵又豈是南蠻子三萬人可以匹敵的?

在河北見識了晉軍的戰力後,耶律麻答自傲,在他看來,只要首批送過去三五千契丹鐵騎,列陣野戰的晉兵絕不是他的對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