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百十二章 密議
舉目似望,周圍的城鎮都已經被楊光遠佔領,杜重威開始懷疑他將精兵糧草收聚到鎮州城,放任周圍的重鎮被佔領的策略是否正確。

當初這般決定,並非杜重威不知道沒有呼應的鎮州城是很危險的。他只是想對耶律德光表明態度,他成德軍對契丹沒有威脅,為此,他不惜堵掉東、西、北三面的城門,強壓住眾將出戰擊破楊光遠的大營的呼聲。畢竟,在這亂世,無論他要做什麼,手中沒有兵馬,都是空談。

開封城中的那些大頭巾,手中一個兵卒也沒有,雖然身居清貴的職位,可是誰又真把他當回事?景延廣能將他們呼來喝去是有道理的。

當初東門一戰,他也只是想提醒楊光遠,成德軍是有實力打敗他的,不要逼人太甚。

但是楊光遠不領情,居然給他來了這麼一手,差點讓鎮州城南門失守。

顯然,這一仗對成德軍的士氣影響巨大,在將士心目中,鎮州城將再不是牢不可破的,將會感到悲觀、沮喪甚至絕望,這種情緒一旦傳染開,將會是致命的。

誰也不能肯定被逼到死胡同的狗會做些什麼,也許會兇狠反撲,也許會搖尾乞憐,將自個的生死寄託於人手。

杜重威掃視眾將,他對眾將的控制短期內不會有問題,他們大多是跟他征戰了數年甚至是十數年老部下,他們的忠誠,這一點他完全有把握。

可是時間再長些呢?人心總是會變的,誰能保證他們之中就不會有人為了自個的榮華富貴不會暗投楊光遠?

「必須要請援兵!夾擊攻破楊光遠的大營。」杜重威再次肯定,「看來坐山觀虎鬥,亂中取勢的策略看來是行不通的。」

「十九,說說,你的看法!」杜府書房內,杜重威召來了十七、十九,如今黑衣衛幾乎成了人盡皆知的秘密,沒必要再用風雨樓遮遮掩掩。十七、十九是他培養的八百死士中最受他器重的兩人,兩人經受的事,很少出紕漏。

「主上,」十九拱手道,「請恕十九鬥膽直言,十九以為以如今天下形勢,主上若再作隱忍,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哦?」杜重威抬眼仔細打量十九,破敵的想法,他也只是剛剛生起,還未對任何人提及過,也未露出半點風聲,難道十九已經從他字裏行間猜出了他的想法?若真是這般,那這個十九未免聰明得太過頭了些。

有聰明的部下當然是件好事,但未必一定是件好事。聰明的人往往善於抉擇,能輕易看透隱藏在事情背後的本質,選擇對他最有利的結果,曆數古今,那些聰明絕頂之人,又有幾個是忠心耿耿之輩?因為,他們早就看穿忠誠的秘密,忠誠對他們來說,只是交換利益的籌碼。只要付得起代價,這種忠誠隨時都有可能改變。

仗義每多*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絕對有其道理所在。

所以控制一個聰明人往往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

因此,杜重威希望自己的部下有頭腦,但又不願意看到他們太聰明,比如像十七這般的死士,而十九,顯得太過聰明,野心也太大了點。

「說說!」杜重威臉上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十九也是看了今日一戰,才想明白。」十九清了清嗓子,「契丹人勢盡了,已經難有作為。」

「為何這般說?契丹鐵騎一路勢如破竹,魏州也眼看將被他拿下,趙延壽已經渡過黃河,進兵開封指日可待,如何說契丹人勢盡了?」杜重威揚了揚眉毛,問道。

十九答道:「魏州會不會被耶律德光拿下,並不重要。但趙延壽想要攻進開封城,絕無可能,據探子發來的消息,如今各地的勤王軍已經陸續到位,開封、檀州一帶彙集的各路諸侯的兵馬不下三十萬。而趙延壽所帶的兵馬又有多少?才不過五萬精兵而已,若是趙延壽當初能一鼓作氣,一路衝到開封,或許還有取勝的希望,如今這種情況,已經基本不可能了。

契丹趁著中原飢荒,打了中原一個措手不及,短短兩個來月,整個河北,大半都被其控制,但這也同時意味著,他們的兵力會分散開來,要佔領偌大一塊地盤,需要多少兵馬才夠用?而耶律德光才帶了多少兵馬?

而且,因為飢荒的原因,契丹兵馬就地籌措糧草也將極為困難,他自己也沒準備多久,所帶的糧草不可能很多。

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魯縞』,打到如今這地步,契丹軍中的糧草、器械也該耗損得差不多了。如若我是耶律德光,該考慮怎麼從石重貴小皇帝那裏撈更多的好處,該到了撤軍的時候了。

很可惜,耶律德光野心太大,他不想再要大晉的財物,他想要入主中原,居然拒絕了大晉的和談。

如果耶律德光此時集中所有兵馬,與趙延壽匯合,孤注一擲,速戰速決,與石重貴那小皇帝決戰於檀州,或許還有三分勝算,一舉擊潰中原大軍,殺入開封。

可是,如今耶律德光坐鎮元城,十萬契丹鐵騎幾乎撒得到處都是,想要短時間內集中起來,談何容易?佔領的這麼多州郡,非但沒能給他以幫助,反而成了他的拖累。

而時間拖得越久,對耶律德光就會越不利,一招不慎,一場敗仗,就可能將耶律德光十萬鐵騎葬送在中原。

到了那時,損失了精銳的皮室軍,他即便逃回到契丹,那契丹皇帝的寶座也未必會由他來做。而大晉若能把握好時機,裏應外合,收服燕雲十六州並非就不可能。

耶律德光現在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但憑他的見識,遲早會想到這些。所以,這場中原大戰,最後的結局,要麼是耶律德光主動撤軍,要麼就是十萬契丹鐵騎傾覆於此。」

聽了十九這番分析,杜重威目光炯炯,道:「所以,你認為本帥下注的時機已經到了!」

十九插手施禮道:「的確如此,要知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此時戰況還不明朗,許多人還在猶豫,此時不撈取戰功,打響主上的威名,更待何時?若是晚了,大家都看明白了局勢,那些功勛未必能落到主上的手中。那些傢夥,搶起功勛來,可凶得狠。

主上,您如今在最缺的,可不是兵馬,而是名聲!有了威名,四方的猛士,自然會來投你。有了猛士,何愁萬古基業沒有根基?」

杜重威遲疑了片刻,道:「這樣得罪契丹人,會不會不太好?」

十九微微一笑,答道:「主上過慮了!如若耶律德光的十萬鐵騎失蹄中原,契丹人怎麼想,主上又有什麼好顧忌的?若是耶律德光全師而歸,契丹人的品性,主上豈會不知?他們崇尚強者,越是卑躬屈膝,他們越是看不起,相反,若是他們知道主公是塊硬骨頭,說不準還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哈哈哈哈!」杜重威放聲大笑道,「說得好!十七,你怎麼看?」

十七木訥地搖搖頭,答道:「十七不懂,似可行!」

杜重威點了點頭,不再討論這問題,又問道:「十七、十九,你們對李風雲此人怎麼看?」

「狡猾、奸詐、重感情!」十七答道。

十九想了想,道:「外表粗魯,心細如塵,自負而又有急智。難得的人才!」

杜重威眼光閃了閃,追問道:「怎麼說?」

十九答道:「自負者自命不凡,不甘久居人下,心中必定驕傲。驕傲的人容易上當,容易做錯事,但李風雲又有急智,只要一息尚存,即便是在絕境中,他也能想出出人意表的辦法逃脫出來!」

杜重威盯著十九看了許久,方才沉聲問道:「你跟他有過節?」

十九搖了搖頭,道:「雖然曾想利用他,但那事已經說開,想來他不會怪十九!十九不過是憑心而論,就事論事。」

杜重威思索了半晌,道:「也就是說此人可用而不可信,也不可重用了!」

「主上聖明!」十九再次拜倒。

杜重威揮了揮手,道:「知道了,你們先退下吧!」

十七、十九施禮正要離去,忽聽杜重威又道:「十九,以後少去弘璉那裏。」

十九額頭上頓時滲出細微的冷汗,轉身跪倒在地,急聲解釋道:「主上,十九與大公子只是平常往來,十九效忠的人只有主上,請主上明察!」

杜重威哈哈笑道:「十九,你怕什麼?在老夫心中,一直都是把十七和你當作本帥的親生兒子看待,若不是礙於眾人,早就收你們為義子了。若是懷疑你,老夫又怎麼會跟你說這話?你的忠心,本帥自然曉得,你多心了!

只不過兒子大了,難免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你若是與他過從太密,也會招來他人的一些閑言閑語,甚至暗箭中傷,你好自為之!」

十九插手謝道:「十九心中明白,十九多謝主上的提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