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二百七十六章 襲擾失敗
大勝,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戰場上留下了不下四千具契丹人的屍體。

當皇甫遇的騎兵從黑松林中衝出,在平坦的大地上不斷加速時,契丹人好像耗盡了最後的勇氣,接下來的事就隻追逃逐亡。

贏和輸之間往往就差那麼一步,如果李風雲用盡全力,依然砍不倒那桿大纛,契丹人很有可能不會輸,很有可能輸的是李風雲與皇甫遇。

一支重新鼓起勇氣的大軍是難以阻擋的。

很可惜,當耶律天德再次激起這支隊伍血勇之氣時,李風雲又給了他當頭一棒。

這支隊伍完了,至少在李風雲面前,他們永遠都失去了再次舉刀的勇氣。

徹底擊潰了耶律天德這路人馬後,留下少許人打掃戰場,李風雲、皇甫遇立刻回師援助典奎所率風雲營牽製的那一路契丹人馬。

兩人回援之後,卻發現這一路人馬已經停了下來,安營紮寨,隻向前前進了不到二十裡。

這也可以理解,既然耶律天德這一路都被李風雲擊潰了,那就意味著蕭翰這一路也並不安全。而且,耶律天德的大敗也讓軍中的士氣降到了谷底。

而且,耶律天德這一路的潰兵也要時間聚攏起來。

所以,蕭翰停下來也是情有可原。

既然契丹軍停了下來,李風雲求之不得,趁著這段空檔時間,風雲營瘋狂地設置各種陷阱。李風雲知道,耶律天德的六萬主力精騎就要到了,再想偷襲契丹軍,已經基本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利用這形形色色的陷阱,拖慢契丹大軍的行進速度。

酉時時分,耶律天德率著六萬大軍鋪天蓋地般的進駐了耶律天德準備好的大營。實際上隨耶律天德來的不止是六萬契丹鐵騎,還有三萬僕從軍和兩萬降軍。耶律天德的兵馬實際達到十三萬人。

看看天色將晚,李風雲心中一喜,看來耶律天德是不可能夜間行軍。

這就是說,拖延契丹大軍兩天兩夜,為杜重威建築堅固營寨爭取時間的任務算是完滿完成了。

從杜重威那裏傳來的消息也證明了這一點。

陽城白團衛村營寨的基本已經完成,已經構建起完備的防禦體系,剩下的事情就是加固和完善。

杜重威傳來命令,李風雲、皇甫遇可以引兵撤退,但如果能再拖延更長的時間就更好。

李風雲決定繼續執行騷擾策略。

這是為杜重威二十萬大軍著想,耗費契丹軍的精力。而且這麼做,並不與契丹軍有實際的接觸,手下兵馬損失也極為有限。

契丹軍帥帳中,耶律天德把這兩天的事情說了一遍,耶律德光點了點頭,非但沒有責怪耶律天德,反倒慰勉了他幾句。

事到如今,責怪耶律天德又有什麼用?雖然耶律德光對他這個三弟十分不滿,但總不能真將他殺了吧。殺了耶律天德簡單,部族內部會引起很大的動蕩,很多人會認為耶律德光是在清除異己,說不定會引起多大的亂子。

耶律天德是蕭太妃的兒子,不是皇太后述律平所生,在爭奪汗位的過程中,鬥不過有皇太后述律平支持的耶律德光。

但是耶律天德在契丹部族中人望很高,比如契丹八部(注1)之長蕭翰就堅決地站在耶律天德這一邊,即使是在耶律天德失去了繼承汗位的資格後,仍然堅定地支持他。

如今,耶律德光的權威在契丹已經是如日中天,耶律天德早就放棄了那些私底下的小動作,死了繼承汗位的那份心,隻想鞏固他的地位,對耶律德光已經夠不成威脅了。

所以,耶律德光也沒有理由拿他開刀。

而且,從另一方面講,耶律天德已經儘力了。損失了四千多名將士,手下七名一流高手,被打走了一名,傷了四名,戰死一名,連蕭大國師得意弟子蕭離也戰死在亂軍之中。這只能說對手的力量太強,非戰之過。

耶律天德當然有責任,但也不全是他的責任。

畢竟,在李風雲手下,偉王耶律安端、大將耶律麻答接連敗陣,這說明,李風雲的確有過人之處,難怪耶律天德不支。

若處罰了耶律天德,那比耶律天德敗得更慘的偉王耶律安端、大將耶律麻答該不該處理?

因此,耶律德光也沒有打算責罰耶律天德。

今天夜裏,李風雲一定還會來騷擾,無論從哪方面講,消耗掉契丹軍的精力與士氣,對晉軍來說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這是眾人一致的意見。

針對這一點,耶律德光與眾將商量了一下,預先做出了一些安排。

夜色朦朧,接近亥時,此時契丹的士卒應該剛剛進入睡夢中。

忽然鼓聲大作,密集的馬蹄重重敲打在厚重的地面,震得大地都微微有些發顫,李風雲率領五百精騎作勢朝契丹大營衝去。

衝到離契丹大營約有三百多丈之時,李風雲心中忽然感到不妙,契丹軍營太安靜了,急忙一聲呼哨,招呼眾人迅速離開。

眾將士還有些不解,作業他們可是直衝到距離契丹大營一百餘丈時才會撥轉馬頭,圍繞契丹大營耀武揚威跑了大半圈,直到契丹鐵騎從營門中衝出來才離開,今天怎麼這麼快就撤離?

這樣的騷擾對契丹大軍的影響效果實在不高,不足以讓軍營中休息的從睡夢中跳起來,造成混亂。

雖然心懷疑竇,五百精騎還是嚴格按照李風雲要求撥轉馬頭。

五百精騎剛剛撥轉馬頭,忽然契丹營門大開,大批契丹鐵騎湧了出來。

與此同時,從契丹營門外的一大片樹林中,也殺出一大批契丹騎兵,直朝李風雲撲來,對五百精騎構成了合圍之勢。

「有埋伏!」眾人明白過來。

幸虧李風雲發現得早,契丹人沒能成功地將李風雲圍住,李風雲帶著五百精騎,成功的從縫隙中穿插而過,只有落在最後的十餘騎精騎,被契丹鐵騎射來的鵰翎所射殺,損失微乎其微。

在茫茫夜色之中,契丹人也不敢追擊李風,隻將李風雲的五百精騎送出數裡之外便收隊回營。

不過,這也意味著李風雲今夜襲擾契丹大軍的圖謀失敗了。

可以想像,昨夜李風雲的種種襲擾手段,契丹大軍一定都做出了有針對性的佈置。

注1:契丹建遼前,傳統的社會組織模式是八部聯盟。

其中,最重要的八部有三個,即古八部、大賀氏八部和遙輦氏八部。

其具體編年序列為:

古八部歷北魏、東魏和北齊,大體上與北朝相首尾。

大賀氏八部始於唐朝貞觀之初,終於開元天寶之間。

遙輦氏八部始於開元天寶之際,終於遼太祖建立遼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