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二百二十一章 歸藏易
「難道軒轅台就不管這件事?」蘇語儂不解。

「軒轅台管不了!」路驚鴻答道,「因為即便是軒轅台也沒有這個本事,能改變天下的風水格局,當時,整個天下也只有師祖袁天罡能做到這一點。

見到天下龍脈已經被袁天罡更改了,軒轅台也隻好默認了,放棄了李密,倒向了李淵。這也是為什麼民間至今還流傳著李密才是真龍天子,李淵盜取了李密氣運傳說的來由。

有了軒轅台的全力支持,河東李家取天下順利得出奇,許多貌似必敗之局,在近乎不可能的情況下扭轉過來,征伐竇建德是如此,征伐王世充也是如此。這叫人不得不真相信李家身負天下氣運這回事。」

馬車內一陣安靜,只有「踏踏」的馬蹄聲,和車夫揚鞭吆喝的聲音。

「你們可知,師祖袁天罡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嗎?而別人為何又做不到這一點嗎?」路驚鴻的問話打破了馬車中的沉寂。

「為何?」李風雲問道。

路驚鴻微微一笑,道:「聽說過《周易》嗎?」

李風雲一愣,暗道路驚鴻怎麼又扯到《周易》上來了?那不是一本算命的書嗎?難道師祖就是靠一本《周易》做到改變天下氣運的?

不待李風雲回答,路驚鴻又接著道:「《周易》又稱為《易經》,之所以被稱為《周易》,是因為這本書在周朝時廣為流傳,所以才被稱為《周易》。

但是《易經》並非只有《周易》一本,小師弟,你可知道世上還有什麼《易經》?」

李風雲當然不知道,他若知道他便不是李風雲了。但是他不知道並不意味著沒有人知道。

「奴家知道!」蘇語儂看了李風雲一眼,拍手笑道,替他解了圍,「夏歸藏,商連山,傳說中,夏朝和商朝所流傳的《易經》和周朝的《易經》是不同的,所以夏朝的《易經》被稱為《歸藏易》,而商朝的《易經》被稱為《連山易》。

《連山易》相傳是由伏羲所作,《歸藏易》則是由黃帝所作,而《周易》則是由周文王所作。

可是無論是《歸藏易》,還是《連山易》據說早已經失傳,難道仍然有孤本流傳至今?」

路驚鴻哈哈笑道:「蘇姑娘果然是博學多才,你所說的這些,有些我都不知道。《連山易》有沒有失傳我不知道,但是《歸藏易》卻的確曾被師祖得到過。

正是因為師祖袁天罡得到了《歸藏易》,這才有本事改天換地,以瞞天過海之術更改了風水,將天下間的氣運轉嫁到河東李家身上,成就了近三百年的李唐江山,也成就了一代盛世。」

「既然如此,大唐又怎麼會亡了?」李風雲問道。

「世上哪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世道在變,山川河流,師祖當初挖掘的溝渠,現在恐怕大多不見了蹤影,埋下的那些東西,或者被人挖走,或者腐朽,不堪其用了。那當年佈下的大陣,漸漸地也就失效了,這有什麼好奇怪的?」路驚鴻笑道。

「天下不乏精通風水堪輿之術之人,為何不重新再佈置一番?」蘇語儂好奇地問道。

路驚鴻嘆了口氣,道:「問題便出在這裏,如果能這般做,天下哪還有戰亂可言?可惜一興一亂,終是天道,非人力可為。

後來,師祖袁天罡將《歸藏易》交給了他的得意弟子李淳風,李師祖不幸去世後那部《歸藏易》不翼而飛,不知落到何處去了。」

「奴家聽說,袁天罡袁真人是在李淳風真人去世二十年後才撒手人寰,駕鶴西遊的,為何袁真人沒有重新把《歸藏易》重新謄寫出來?」

路驚鴻呆了呆,道:「這個我倒是不知道,也許袁師祖有其說不出的原因吧,總之,《歸藏易》從那以後,再次失傳了,直到現在。」

「師兄的意思是,《歸藏易》如今又有了下落?」李風雲心中一動。

「不錯!」路驚鴻沉聲道,「這是秘密,千萬不可泄露出去,據永固宮主所知,這《歸藏易》就藏在本門的傳承中,她對我提出的要求便是,希望我找到師門傳承後,把這本《歸藏易》交給她。」

沉思了一會兒,李風雲問道:「既然《歸藏易》就藏在本門的傳承之中,那位何老爹不肯將他拿出來?這其中是不還有其它的什麼原因?」

路驚鴻搖搖頭,道:「這個倒是不知,不過,不管怎麼說,既然有希望結束這個亂世,為何不試試?」

「還有一個問題!」李風雲又道,「師兄,你恐怕要失望了。除了這把宵練寶刀,老爹的確沒有給我其它的東西。」

路驚鴻長嘆一聲,略有些失望,道:「如若師父果真沒有給你留下任何線索,那也無法,也只有由我們自己去找線索。其實,這次師兄帶你們並不打算去開封,我們真正要去的是洛陽。」

「洛陽?去洛陽做什麼?」李風雲奇道。

路驚鴻答道:「小師弟,你不是說師父曾說過,他老人家就是在邙山這一帶遇到你的嗎?十多年前師父當初應該曾在洛陽邙山那一帶停留過一段時間。」

李風雲點頭道:「不錯,是在邙山陳家集。」

路驚鴻笑道:「那我們便先去陳家集,看看能不能找出些線索來。」

「洛陽、邙山?」蘇語儂若有所思,蹙眉低聲自言自語。

李風雲輕推了她一把,問道:「小丫頭,你在發什麼呆?」

蘇語儂抬頭答道:「說也奇怪,『洛陽邙山』這幾個字,奴家似乎在哪裏見過,但又偏偏一時想不起來,的哪!」

李風雲笑道:「這幾個字很平常啊!見過又有什麼奇怪?」

蘇語儂搖搖頭:「不對,奴家感覺好像跟小哥哥有很大的關係,只是想不清究竟有什麼關係!『洛陽』也就罷了,時常聽說,不足為奇,但是『邙山』卻也似曾相識,這便教奴家感到奇怪了,特別是這個『邙』字。」

「邙,也有書中作『亡』、『芒』,專指邙山。當然也有作姓氏的,只是人數極少。邙山綿亙四百餘裡,實際上崤山的余脈,據說是龍脈之地,風水頗好,所以,古來很多帝王陵墓就在邙山中。」路驚鴻隨口解釋,看來,他對邙山也做過研究。

蘇語儂眼睛忽然一亮:「路莊主,你剛才說什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