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十章 寶刀
杜如月顯然是對李風雲有成見,處處針對他,這也難怪,李風雲之前那些手段,著實難讓杜如月瞧得起他。跪在老子的神像前,杜如月嘴巴一張一翕,也不知在說些什麼,誰心中又沒有一點秘密呢?

李風雲瞅著杜如月,笑道:「沒想到小丫頭凶兇巴巴,還信這個!」

莫輕言搖頭道:「人,總要信些什麼,不然豈不是活得很沒意思?」

「你不是說你不信鬼神麽?」李風雲奇道。

莫輕言道:「我說的是我不信別人口中的鬼神,心中的鬼神,人人都有,又怎能不信?這世間,在鬼神的統治下或許比在人統治下更好一些,至少,鬼神不在乎人間的黃白之物,而世人行事也會有所顧忌。人統治下就不同,只要有利益,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什麼樣的事都能幹得出來。」

李風雲沉默了一會兒,問道:「你心中的鬼神是怎樣?」

「我心中的鬼神是律法,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爺爺為此而死,我爹為此而死,我哥也為此而死,我也該為此而死……只可惜,太難了!」莫輕言嘆道,過了半晌,又問道,「二弟,你又信怎樣的鬼神?」

李風雲哈哈大笑:「我可以啥都不相信,也可以啥都相信,如果一定要問老子信啥,」李風雲比劃了下拳頭,道:「我信這個,老子要做清平鎮最強大的人,只有老子可以欺負別人,別人不可以欺負老子。」

「你這種人很危險!」莫輕言輕聲道。

「老子才不管,」李風雲大聲道,「整個清平鎮都是這種人,老子若不做這種人,遲早都會被別人弄死。」

「香案底下好像有字!」杜如月忽然大叫道。

李風雲、莫輕言一驚,圍了過來,李風雲伏下身來,掃開香案底下的塵土,果然有幾行字:「同時按下青牛雙眼,轉動青牛右角三圈,可得吾之真傳。」字刻得頗淺,只有跪倒叩拜的那一剎那,才有可能看得見。

三人大喜,李風雲急忙按照所述的方法,按下青牛的的雙眼,又轉動青牛右角,只聽「嘎嘣」的一聲,青牛腹中響了一下,沿著青牛腹部繁複的花紋,一個暗匣彈出了三分。

三人緩緩抽出了暗匣,只見暗匣中放著一件兵刃,一本書和一卷竹簡。

那是一柄頗為奇怪的兵刃,三分像斧頭,七分像大刀,李風雲拿起來掂了掂,分量真不輕,足有一百多斤重,黑漆漆的不知是什麼材料製成,在這青牛腹中藏了不知多少年,渾身上下竟然無半點銹痕。

「這是什麼兵刃?」莫輕言奇道,「這般沉重,誰能使動得開?」

李風雲哈哈大笑,隨手舞動那怪模怪樣的兵刃,覺得十分爽快,就好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舞得性起,只聽「噌」的一聲,李風雲一刀斬在一隻銅人燈盞上,那青銅燈盞被這一刀攔腰斬斷,腹中盛放的燈油撒了一地。再看這怪刀,半點傷痕也沒有。

「你做什麼?好好的,你砍斷這燈盞做什麼?」杜如月埋怨道。

「還有十五盞燈,斬斷一盞有什麼打緊?」李風雲越看這刀越覺得喜歡,不忍放手。

莫輕言道:「二弟,既然你臂力如此之大,這怪兵刃又與你有緣,它就歸你吧!」

杜如月也同意,她學的是劍法,這麼沉重的刀,拿起來都有些困難,更不要說舞動開來,這兵刃對她無用。

李風雲也不客氣,將這把怪刀收入囊中。

那石匣中的那本書其實是一本薄薄的冊子,書頁也不知是由什麼編織而成,似絹非絹,似帛非帛,紋理十分緻密,每一頁又薄如蟬翼,封面上寫著五個字:「太上忘情訣」。

翻開看時,儘是蠅頭小字,又繪有人形、經脈,顯然是本武功秘籍。

書中第一頁開頭便寫道:「《太上忘情訣》乃吾生平絕學,憑此縱橫江湖,無人是吾對手,但欲練此訣,需戒葷茹素,斷絕七情六慾,非此不能成也,且一旦練習此訣,不可斷絕,不可再練其他內功,若不能行此道,休練此功,否則必會走火入魔,經脈盡斷,血脈爆裂而死,切忌切忌!」

李風雲看了開頭,便嘆了口氣,道:「老子以後還要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美女任我抱,要老子戒葷茹素,斷絕七情六慾,這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死也不幹!」頓時對這《太上忘情訣》失去了興趣。

莫輕言也嘆了口氣,道:「我也答應過我爹,這一生必定要以掌中刀還天下一個清平世道,朗朗乾坤,又怎能做到斷絕七情六慾?這功夫有些邪門,不練也罷。」

杜如月道:「既然大哥、二哥都不肯煉,小妹收了這本冊子如何?」

李風雲、莫輕言自無異議,莫輕言提醒道:「如月,這《太上忘情訣》雖可能是一套絕世武功,但太過邪門,你若想練,我自然不會阻攔你,但是,你最好想清楚,大哥也不想你落個青燈古佛寂寞一生的下場。」

杜如月笑道:「哪有那般危險,小妹記住便是。」

三人又取過那捲竹簡細看,原來是這洞府的主人的留言,留言十分古樸,李風雲居然看不懂,莫輕言向他解釋道:「這是黃石公的留言,黃石公知道麽?歷史上他可是一個牛人。相傳漢朝的開國功臣張良便是他的弟子,受了他的衣缽,得了《三略》,憑此幫助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平定了先秦亂世,建立起大漢朝。

竹簡上說,黃石公原本是一個叫軒轅台的隱秘組織的護法,此生有兩大絕學,一是得到鬼谷子的傳承《三略》,二是練成據說是廣成子留下的奇功《太上忘情訣》。

時值天下大亂,黎民塗炭,暴屍荒野者,十之八九。他有所不忍,想要出道平定亂世,但恪於軒轅台的規矩和他所練的功法,不能這麼做,於是他在亂世中找到了張良,傳了他《三略》,藉助張良平息了連年戰火。

在他一百歲之時,他自知大限已到,即將飛升,《三略》已經傳給了張良,但《太上忘情決》卻並無傳人,他不忍此絕學從此失傳,便找到張良,讓他在此給他建了這個秘室,以待後來有緣之人,也是他最後閉關之所。

受他衣缽者,必須有恭敬祈誠之心,所以他將秘籍藏於牛腹之中,又刻字於神台之下,若不是誠心叩拜,即便機緣湊巧,進到這石洞之中,也得不到牛腹中的秘籍。

另外,那柄兵刃,是他一位好友曾使用過的兵刃,名叫『幽影刀』,那位朋友死後,他便一直保存著這把刀,一併留在牛腹中,等待有緣人。

除此之外,石床上也暗藏機關,石床右側與左側各有兩個凸起,同時按下,便可打開機關,現出去的秘道,這也是以防萬一,能到此石洞者,多半是因為來路被堵住了,或是因為其他原因無法出去,所以才佈置了這個秘道。秘道完全打開後,只有一盞茶的時間可容人逃脫,一盞茶後,通道會再次被封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