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五百九十八章 調解(2)
耶律阮、述律平彼此看了一眼,點頭答應,雙方暫時平靜了下來。

耶律屋質清了清嗓子,道:「太后,永康王的心結老臣明白,之所有那麼多部族願意支持永康王為帝緣由老臣也明白。其中一條最主要的理由,是因為當年皇太后當年沒有按照太祖皇帝的遺訓,立當年的皇儲人皇王耶律倍殿下為皇帝。

老臣想要請問太后,當初太祖皇帝將耶律倍立為太子,在太祖皇帝駕崩之後,太后卻要改立耶律德光為帝,這件事情,太后為什麼要這麼做?」

述律平遲疑了片刻,當初這件事情,她的確做得不合情理,很難解釋,隻得道:「改立皇儲之事,太祖皇帝在世之時,曾經私下對哀家說過:耶律倍受漢人影響太重,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習性,難以堅持我契丹族的本性。太祖皇帝擔心耶律倍做了皇帝,會將驍勇的契丹人變成像漢人那樣的綿羊。

哀家改立次子耶律德光為帝,也是遵照太祖皇帝的遺願行事!」

耶律阮哼了一聲,張了張嘴想要辯駁,但想到剛剛對耶律屋質的許諾,終於沒有與述律平起爭執。

述律平的話多有不實,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機的話,除了述律平自己,誰也沒有聽到過,真偽難辨,不足以作為她改立耶律德光的依據。可是述律平畢竟是耶律阿保機的妻子,耶律倍、耶律德光的母親,耶律阮的親祖母,她這樣說,又有誰能說她撒謊?爭執下去,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一切盡在不言中,只看聽的人信與不信了。

耶律屋質轉過身去,又向耶律阮發問道:「登極稱帝,乃國之大事,陛下為何擅自即為,不先向太后稟報,徵得尊長和滿朝文武百官的同意?」

耶律阮面露怒色,答道:「當年我父王本應繼承帝位,卻因為這個所謂的尊長挾私,無緣無故而不得立,被逼遠走中原,這才客死異鄉。耶律卿家,你叫我如何還能信任這樣的尊長?她根本不配做尊長,我也不願意向這樣的尊長稟報。

最開始,我也的確想前往上京,通過滿朝文武群臣來確定由誰來繼承皇位。

可是我沒料到,在半路上,我遇到了一夥馬賊。好囂張的馬賊,居然敢在我大遼境內,聚集大量兵馬,行刺我這個永康王。而且武功高強,其中一位馬賊,我手下一名一流高手,一個照面便被他斬殺。

耶律卿家,你告訴我,這樣馬賊,天底下除了太皇太后那裏能找到,其他地方哪裏還能找得到?

請問,這種情況下,我又如何能向她稟報?」

耶律屋質聽了耶律阮、述律平雙方的言辭後,正色道:「當初人皇王以太子身份失去皇帝地位,尚且不曾興兵征戰,陛下如今為何要做你父親當年不肯做的事情?

至於太后,太祖皇帝即使有改立太子的想法,但那也只是一時的想法,並未宣之於眾,更未付諸實施。也就是說,太祖皇帝至始至終,還是承認耶律倍的太子地位。

太后為了自己的私心偏愛,篡改先帝遺命,妄授神器,為何至今還不肯認錯?」

述律平神色大變,耶律屋質的話,看似乎公平,但實際上已經隱隱倒向了耶律阮。

耶律屋質指責耶律阮,只是怪他不該起兵討伐自己的祖母,而對耶律阮擅自稱帝,卻隻字不提。這是避重就輕,這也意味著耶律屋質認為耶律阮稱帝之舉並沒有什麼問題,承認耶律阮是大遼的皇帝。

相反,耶律屋質指責述律平,說的話卻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偏愛,篡改先帝遺命,妄授神器,為何至今還不肯認錯?」,這表示,耶律屋質根本不認可當初述律平立耶律德光為帝之舉,認為這才事情的根源,錯在述律平。

「哀家沒有錯,難道耶律德光這二十年來做得不夠好麽?」述律平怒道。這二十年來,她一言九鼎,有誰這樣面刺其過?述律平有些按捺不住。

坐在一側的耶律安摶忍不住站了起來,大聲道:「太皇太后,你剛才可是答應過接受耶律屋質大人的調解的,說過信任耶律屋質大人,難道此時要反悔麽?」

述律平臉色一沉,道:「耶律安摶,先帝和哀家對你不薄,你為何要背叛哀家?」

耶律安摶冷笑一聲,答道:「太皇太后,莫非你忘了微臣的父親乃是耶律迭裡,明人不說暗話,請問當年微臣的父親當年究竟犯了什麼罪,太皇太后一定要置他於死地?不止微臣,還有那數百被太皇太后被逼為太祖殉葬的大臣,他們究竟犯了什麼罪?」

述律平呆了呆,一時無言以對,如今她已經失去了絕對的優勢,再說那些騙人的鬼話,恐怕只會適得其反,招惹更多人的背叛。述律平連連向她帶來的親信大臣使眼色,希望他們能夠出來替她說話。

可是這種情況下,耶律阮與耶律屋質聯手,述律平敗局已成定局,還有誰還願意死保這位曾經的皇太后,為自己和自己部族招來禍患呢?那些大臣紛紛低頭裝作看不見。

耶律洪古倒是想要說話,但是卻被述律平暗中使眼色製止了。述律平很明白,耶律洪古勇武有餘,但論心機智謀,卻比不上耶律阮,甚至那些大臣人精。他若開口說話,很難保證不被人抓住漏洞,加以攻詰,非但不能為她解圍,反而會讓事情更糟。

這裏,可不是上京她可以一語九鼎的地方。

述律平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悲涼,原來,事到臨頭,就連她的親信為了自保也棄她而去,她已經是眾叛親離。難道真的是她錯了嗎?

耶律屋質拱手道:「先帝耶律德光,乃是一位聖明天子,雄才偉略,戰功無數,為我契丹族的雄起,稱霸天下,的確起到了難以替代的作用,功莫大焉!不過,就事論事,當年的事,太后的確錯了,太后又何必堅持不認呢?

我大遼,我契丹族未來的生死存亡現在都繫於太后手中,請太后三思而後行!」

「請太后三思而後行!」座下的大臣紛紛勸說道,其中甚至包括述律平的親信大臣。

眼見眾叛親離,四面楚歌,述律平心中又急又怒,又慚愧又失望,閉上眼睛,兩串淚水沿著她的臉頰滴落下來。過了許久,述律平方才道:「當初太祖遭諸弟之亂,天下荼毒,瘡痍至今尚未恢復,哀家又豈會讓大遼再遭兵亂?當年的事,是哀家錯了!」

眾人懸著的心一下子落了下來,述律平認錯,就代表耶律洪古皇儲的地位是無效的,一場兵禍總算得以消弭。在座的都是契丹人,又有誰願意同室操戈呢?

誰知,述律平睜開眼睛,又道:「耶律屋質,如今哀家已經認錯,哀家也答應不再起兵戈了,講和已畢。當年的事已經無法改變,現在,大家該再來考慮一下帝位究竟應該傳給誰了!」

眾人都呆住了,怎麼?皇帝之位不是該順理成章交給耶律阮嗎?述律平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不過,眾人很快就想明白過來,述律平這是以退為進,她將一件事故意分成兩件事。述律平雖然承認了當年她做錯了,並答應不再兵戎相見。但是她並沒認可耶律阮的皇帝身份。該不該由耶律阮來繼承大統,還需商榷。

而且這麼一來,耶律阮若揮兵攻打述律平,便會被認為戰火是由耶律阮挑起的,難免會引起各族的反感,耶律屋質的兵馬更不好明目張膽地站在耶律阮那邊。

述律平不愧是述律平,這麼快便想到了辦法,連消帶撥,竟然憑著幾句話,卸掉了目前耶律阮明顯佔優的兵力優勢。

拋開各自的立場不談,眾人對述律平的反應暗中佩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