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策
「很簡單,本座會去引開耶律明,你,救出太皇太后。若在以前,你只怕難以做到,現在你已經點燃了心燈,將太皇太后救出皇宮,不算是難事。」蕭齊瑞答道。

李風雲嘆了口氣道:「恐怕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吧!將述律太后救出皇宮,應該問題不大,可是我聽說臨潢府可是駐紮著五萬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我可沒有本事能從五萬大軍中,將述律太后安全地帶出臨潢府。

況且耶律明不是傻子,就算他不起疑心,述律平被救出的消息一旦傳出去,國師認為他還會跟你打架麽?五萬大軍,三十多名一流高手,還有耶律明,我還沒活夠,不打算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那你是不同意了?」蕭齊瑞的臉色陰沉下來。

「蕭國師,何必又拿那一套來要挾我?」李風雲有些不悅,「你應該清楚,現在那一套已經要挾不了我,就算你殺了劉師姐,自然會有人找你算帳。一個耶律明,你已經很難對付了,你的仇家,貌似不少。你希望再加上我與永固宮主麽?」

蕭齊瑞微微一愣,卻聽李風雲又道:「況且,我也隻說你那法子行不通,並未說沒有其他的法子。」

「其他的法子,你的意思是?」蕭齊瑞問道。

「左右是將耶律明調開,何不將耶律明調得更遠一些。我聽說耶律阮一直都沒有立儲的消息,而耶律天德似乎有些等得不耐煩了。

如果這個時候,國師肯與耶律天德聯繫,露出一絲願意襄助他的意思,推波助瀾,不知情況會是怎樣?」李風雲道。

從心底來說,李風雲並不打算這麼早便將耶律天德給犧牲掉,可是比較起述律平,耶律天德的分量似乎輕了一些。述律平一旦被救出,對耶律阮的威脅遠遠不是耶律天德可以比擬的。雖然述律平目前看似無兵無馬,不過只要她肯站出來說話,拉起一大隊兵馬,並不是難事。

反正據他得到的消息,耶律天德早已經是蠢蠢欲動,既然他自己要去找死,不如順勢推他一把。如果耶律天德真的能與耶律阮打得旗鼓相當,血肉橫飛,當然對中原來說是一件好事。如果不能,至少利用耶律天德,可以調開耶律阮的精銳兵馬和耶律明,救出述律平的把握會更大一些。

蕭齊瑞一拍額頭,道:「對呀,本座怎麼將這茬給忘記了。李風雲,你打算怎麼辦?」

李風雲搖搖頭:「蕭國師,不是我想怎麼辦,而是國師打算怎麼辦。我的意思,國師不妨一方面挑動耶律天德的野心,另一方面,不妨放出耶律天德想要謀逆的消息。

我想,即便是耶律天德一時定不下決心,恐怕耶律阮也不肯放任自流。只要耶律阮對耶律天德起了疑心。率兵離開臨潢府之時,就是國師救出太皇太后之際。

只是,這樣一來,救出太皇太后所需的時間會比較長。」

蕭齊瑞皺了皺眉頭,有些擔憂:「這樣的話,耶律阮會不會先動手殺了太皇太后?」

李風雲笑了起來,答道:「這個我可說不準,你我這番謀劃,都是以耶律阮沒有對太皇太后動手為前提的。太皇太后若是被殺,那還談什麼?」

「難道就沒有暫時安定住耶律阮的法子?」蕭齊瑞問道。

「倒不是沒有,不過有沒有效果,就很難說,畢竟,耶律阮不是一般人,他的想法很難把握!」李風雲道。

蕭齊瑞眼睛一亮,道:「說說,你還有什麼法子?」

李風雲嘆了口氣:「都是你們遼人的事,卻總要我這個漢人出主意,這算是什麼?」

蕭齊瑞道:「你們漢人心思玲瓏,這一點我們遼人是比不來的。」現在這種情況之下,蕭齊瑞並不想得罪李風雲,隻想籠絡住他。

「你不必誇我!」李風雲道,「還不說我比較奸詐更直接些。

其實法子不難,仍舊是散播謠言。既然耶律阮有心要殺太皇太后,國師不妨直接將這層窗戶紙捅破,傳播謠言說耶律阮已經對太皇太后動了殺心,因為太皇太后掌握著他的一些機密,可以證明他沒有資格當大遼的天子。

只要能讓大遼上下人心浮動,或許能讓耶律阮心生忌憚,反而不敢輕易對太皇太后下手。當然,如果謠言傳出,不起波瀾,恐怕非但幫不到太皇太后,反而更堅定了耶律阮的決心。這其中的道理,蕭國師,想必你不會不明白。」

蕭齊瑞當然明白,他不是一個純粹的武林中人,心中想的事要比耶律明、燕無雙複雜得多,對人心的理解,雖比不上中原的那些千年的老狐狸,但這些見不得人手段伎倆,一旦說清楚,立刻就明白過來。

蕭齊瑞直勾勾地望著李風雲,道:「本座現在才感覺,述律太后對中原的態度,也許是對的。就你這麼一個剛剛二十歲出頭的小狐狸,便藏有這麼深的心思,若有一日,我遼人真的入主中原,恐怕被那些老狐狸給賣了,還在為你們數錢!」

李風雲呵呵笑幾聲,道:「過獎,過獎!」

蕭齊瑞正色道:「本座說的是真的,對你們漢人,恐怕我遼國也只有太皇太后看得最清楚、最明白。離你們還是遠一些比較好。論將士悍勇,十個中原人也未必比得上我一個草原勇士。但是論起陰謀詭計,十個草原勇士,也不是一個中原人的對手。

先帝還打算征服中原,到頭來還不知是遼人征服了中原人,還是中原人征服了遼人。只怕不需幾十年,遼人便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了!除非我們遼人能殺光漢人。

唉,就算不征服中原又如何?只要南朝與北朝之間有交流,我大遼遲早也會被腐蝕成一個虛殼,只是時間長一些罷了。」

說到此處,蕭齊瑞神色有些蕭索,他畢竟是遼人,對遼國有深厚的感情,想到遼國與遼人的未來,難免感傷。(注1)

注1:此處的意思絕不是曾經流傳的「狼與羊」的故事,那個故事的創作者別有用心,看看如今的阿三,就明白結局會是怎樣。蕭齊瑞、述律平畢竟是古人,他們的理解其實是有些偏頗,他們沒有意識到文化的侵略性才是根本的原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