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三百六十六章 上巳節
遠處的劉欽見李天堯被李風雲擊飛,生死不知,心中大急,喝道:「還纏住我做什麼?公子已經被李風雲打死了!」

與他纏鬥的那名蒙面大漢哈哈大笑,收刀跳到一邊,大聲叫道:「兄弟們,點子太硬,扯呼!」

說罷,也不管那些手下,閃身便走,轉眼間就沒入樹林間,消失不見。他的那些手下,見他逃走,也紛紛跳出圈外,四散而逃。那些結陣而戰的侍衛此時已經剩下不足十人,而且個個受傷,又怎敢去追殺。

那馬夫奇道:「你那些江湖朋友,真不夠意思,李風雲,你為何不逃?」

李風雲苦笑一聲,道:「江湖朋友嘛,不都這樣?逃不了呀!要不你幫我把他擋住?」

原來,劉欽掛心恨李風雲,直朝李風雲撲了過來,正好與那馬夫一前一後將李風雲堵住。那些剩下的侍衛也朝李風雲圍了過來。

那馬夫居然點頭同意,笑道:「我不攔你,你快逃吧,要不然到時望江樓見不到你,豈不可惜!」

李風雲也不疑心有他,與那馬夫擦肩而過,急匆匆地逃走,那馬夫果真沒有攔他。

劉欽大聲喝道:「快攔住他!」

那馬夫放下李天堯,反而縱身堵住劉欽,大聲道:「我偏不攔,你武功沒我高,憑什麼對我大呼小叫?」

劉欽左躥右躥,也躲不開那馬夫的阻攔,便知自己的武功遠在那馬夫之下,又見李風雲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一跺腳道:「你居然還幫李風雲,我看回去後你如何交代?」

那馬夫哈哈大笑道:「我要交代什麼,我只是一個馬夫,趕馬車是我的責任,捉拿劫匪,可跟我半點關係都沒有。能幫忙保住李天堯一條小命,就算很不錯的了!」

劉欽不清楚那馬夫的來歷,一時無語,查探了一下李天堯的傷勢,那李天堯傷勢雖重,肋骨被李風雲打折了五根,內傷也不輕,但幸虧有那馬夫即使施救,輸入內力護住了他的心脈,並沒有太大的危險。不過在床上躺上幾個月是免不了的。

劉欽取出一枚藥丸,塞入李天堯的嘴中,又抬起頭來,冷冷地問道:「你是誰?為何要冒充馬夫?」

那馬夫冷笑一聲,目光發寒,道:「我本就是馬夫,何須冒充?我是誰,還輪不到你來質問,要是不服氣,大不了打一架。不妨告訴你,你的武功雖然不錯,但我至少有五種方法能殺死你。」

劉欽心中不由得一寒,不知為何,他心底深處認為馬夫的話並非是虛言恫嚇,如果真的與那馬夫打起來,馬夫真的有能力將他殺死,儘管一流高手很難被殺死的。

從劉欽手下逃脫後,李風雲沒有打算回太湖質問裘仙為何出賣他。他與裘仙並沒有什麼交情,這次聯手,完全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裘仙本就是一個陰險之人,關鍵時候出賣他,暗算他,將他推出來當替罪羔羊早在李風雲的意料之中,李風雲根本不在乎。

江湖險惡,就險惡在人心。李風雲在清平鎮長大,早就見慣了背叛與暗算,又怎會感到奇怪?

李風雲也不打算將此事向誰說起,因為裘仙這麼做,也給了李風雲一個把柄。如果必要之時,李風雲完全可以將裘仙抖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會相信他所說的話。所以,這也意味著李風雲對裘仙多了一條製約的方法。

與李風雲合作的那名一流高手並不是裘仙,裘仙名氣太大了,被認出來的可能性太大,所以他安排了那名高手與李風雲一同去刺殺李天堯。

此人在泰巔爭鋒上並未出現,李風雲不知道他的名字,隻曉得裘仙叫他老五。此人的武功,並不在裘仙之下。而跟隨老五齣手的那批高手並不是太湖幫的幫眾,所以,裘仙也不擔心被人查出來他是刺殺李天堯的幕後主使。

太湖幫居然有這麼強大的實力,實在讓李風雲感到震驚。

李風雲的傷並不算太重,修養了十多天便緩了過來,算算時間,已經是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上巳節,是祭祀軒轅黃帝的日子,俗語道:「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聽馮道說,每逢每年三月三日,中原天子都會沐浴更衣,齋戒三日,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將這一年來的成績寫成表書,燒給上天,求得上天的照顧與庇護。

當然,上天究竟是否照顧、庇護誰也說不清,這樣做的目的,最主要恐怕是為了彰顯其是華夏正溯,那表書其實也是寫給老百姓和文武大臣看的。畢竟,從古至今,有資格登泰山封禪的帝皇並不多,能通過這種方式宣揚自己的功績,對帝王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在民間,人們會祭祀祖宗,湧向河邊,用清水洗滌盡身上的汙垢,以求在新的一年能獲得好的運氣。自然而然,這一天也成了踏青的好日子,也是男女私會的好日子(注1)。

燒給上天的那道表章軒轅黃帝有沒有看到石重貴不清楚,不過上天似乎並沒有佑護他,因為舉行完祭祀大典沒過多久,石重貴就病了,當眾暈倒,而且病得不輕,額頭上燙得驚人,已經開始說胡話了。

太醫院診斷後認為,皇上是操勞過度、邪毒入侵所致。由於病得太重,太醫們也束手無策。給皇帝看病不是件小事,萬一出了紕漏,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皇帝在上巳節病倒,這本來就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這表示,上天對石重貴這個皇帝已經很不滿意了。

大晉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上天竟然降下了這樣的懲罰,二月時發生的日食已經中原百姓有些惶恐不安。如今皇帝在祭祀大典結束後不久病倒,這意味著什麼?

如果皇帝石重貴一病不起,那又會怎樣?要知道,石重貴正年富力強,還沒有立太子,真若是皇帝崩天,天下必定大亂。當初後唐明宗皇帝病危之時的種種亂相,諸子、文武大臣相互征伐的情形才過去十多年,眾大臣還記憶猶新,難道大晉也要遭受這樣的災難。

「桑大人,你該拿個主意呀,這可不是件小事!」不少大臣圍著桑維翰,議論紛紛。

「慌什麼?」桑維翰掃視眾大臣,「這不還沒出事嗎,只是風寒小症而已,值得這般大驚小怪嗎?」桑維翰不禁瞅了一下不遠處的馮道。

馮道如同入定的老僧,眼簾低垂,不發一語。這個老狐狸,拿定主意是不打算摻和此事了。

桑維翰沒注意到更遠處馮玉臉上掛著的冷笑。

注1:到了宋代以後,由於程朱理學的興起,男女之防大盛,禮教漸嚴,男女私會不被容許,這個節日也日趨沒落,漸漸被人們遺忘,踏青也改在清明進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