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三百二十章 捨棄
「李將軍又何必誆騙老衲?」大慧法王似乎一點也不生氣,「老衲要弘揚佛法,便離不開契丹。答應人的事,又豈可反悔?李將軍所說的這法子雖說的確不錯,是佛門正道,只是並不適合今日泰山之巔。佛門有苦口佛心,也有雷霆護法、怒目金剛。」

顯然,大慧法王與契丹達成某種協議,契丹許他在國內傳法,他也要幫契丹一統天下。

看來大慧法王也不是那種一味傳法的迂腐之徒。

李風雲嘆道:「看來法王地獄不空,永不成佛的宏願只怕永難成真。」

大慧法王兩眼炯炯,面帶笑意:「李將軍何出此言?地獄不空,永不成佛的宏願也並非老衲許下的,乃地藏菩薩許下的,老衲不過是效仿先人。」

李風雲搖搖頭:「不管是誰許下的,法王這法子便不對,世上哪有緣木求魚、南轅北轍的道理?契丹人嗜殺,視殺戮為勇敢,法王卻要為契丹人做事,難道是認為契丹人的殺戮不夠多,不夠重,還不足以稱之為屠夫,所以也沒有資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麽?」

大慧法王一愣,李風雲華中破綻極多,但作為大慧法王,他卻不屑於在文字中與李風雲爭辯,不管怎麼說,李風雲都說出了一個事實,大慧法王現在所做的一切,的確是在助紂為虐。

「老衲隻想消弭戾氣……」許久,大慧法王才道。

「又有什麼區別?」李風雲打斷大慧法王的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智慧如法王,難道看不出法王所做的事,實際上與法王所期待正背道而馳?法王並沒有消弭戾氣,反而在助長戾氣!」

大慧法王沉默了,這些話,明慧上人也曾對他說過,可是那時他認為,如果伸手拿不到的東西,那麼藉助一下工具,拿到手也並不礙大局。

只是幫契丹人做一些事情,換來世上又一個佛國,何樂而不為?

明慧上人嘆了口氣,走了,說是要重返吐蕃苦修佛法,說身上的實力也許就是遮蔽眼睛的那片樹葉,他看明白了,但是大慧法王卻沒有看明白。

「世上哪有佛國,佛國只在心中。縱使建起千萬間寺廟,心中卻充滿殺戮,那佛又能身處何處?

釋迦摩尼的金身再大,如果沒有一顆佛心,那不過是一座利害交換的木雕,與街頭的小販又有何區別?況且,小販能做到的,沒有佛心的金身未必能夠做得到。」

這是明慧上人臨走前說的話。

又想想故鄉天竺,諸國分立,佛像蒙塵。如果在故土尚且做不到的事情,假之他鄉,又如何能夠成功。

大慧法王垂眼沉思。

「法王莫要聽那小子胡說,打敗他,我契丹許你自由傳法!」蕭齊瑞有些沉不住氣,站起身來,大聲道。

野狐禪咳嗽了一聲:「蕭國師,你這般做可有些不合規矩。」

「規矩?」蕭齊瑞怒道,「泰巔爭鋒比的是武功,可不來比嘴皮子的,他們沒有比武,我也不曾指點他們武功,暗助任何一方,怎麼不合規矩了?」

野狐禪反駁道:「誰說泰巔爭鋒比的一定就是武功?比試中不限任何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也是可以的。蕭國師,你若再這般干擾場中兩人,我們七人便只能直接判定這場比試的輸贏了。」

蕭齊瑞瞅了瞅眾人,野狐禪的話的確有道理,如果讓野狐禪抓住借口,直接判定這場比試的輸贏,不用說野狐禪、醉道人、燕無雙一定會向著李風雲。

而永固宮多半已經與李風雲談好了條件,永固宮主倒向李風雲也是可以預期的。

這樣一來,即便路驚鴻中立,耶律明戰在契丹這邊,野狐禪那一邊也會是絕對多數,那麼這場比試會輸得莫名其妙。

如此看來,現在只能看大慧法王受不受李風雲的蠱惑了。

蕭齊瑞想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也不得不冷著臉坐下。

野狐禪又輕咳了一聲,道:「各位觀戰的江湖朋友,也請不要多言,否則,按搗亂比試論處!」野狐禪的態度很強硬。

周圍眾豪傑一片默然,誰也不想在這節骨眼上被當成殺給猴看的那隻雞。

實際上,自那以後,便再沒有人說話,李風雲沒有,大慧法王也沒有。

大慧法王一直在低頭思考,而李風雲端坐於大慧法王身前,閉目養神。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其餘的就留給大慧法王自己去想吧。

大慧法王不是迂腐之人,他當然知道李風雲說那番話的心機。打,李風雲是不可能打得過他的,李風雲也根本就沒想過與他打架,於是,李風雲想出了這個辦法。

如果大慧法王不是一個純粹的信徒,或者說只是一個野心家,那麼,李風雲所說的這一切都沒有用。

但更有可能的是,大慧法王既是一純粹的信徒,也是一個想要揚名立萬的野心家,此時,就看他會倒向哪一邊。

如果他倒向他的野心,他會有無數條理由為他的選擇做出辯解,很有可能,這種辯解會瞞世上大多數人,但是瞞不過他的心。做出這種選擇,就意味著他已經背叛了他的信仰,他只是一個披著袈裟的野心家,這一生的追求與修行都付之東流,但是他能獲得很大成就。

如果他倒向他的信仰,那他的修為也許會更進一步,但註定是要得罪契丹的,那他此次東來建立佛國的宏願也隨之如泡影般破滅。

這是大慧法王必須面對的選擇,是做高僧,還是做名僧。世上的高僧往往都是默默無聞,世上的名僧往往心中只有功名利祿。前者意味著真正的豁達,而後者則意味著成功。

這個選擇,大慧法王已經拖得太久,而如今,李風雲直接在眾人面前點明,教他不得不在兩者之中選其一。

風沙沙地吹,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太陽漸漸西沉,月亮也慢慢地攀上了枝頭。

這是魔障,修行者的魔障。

魔障的根源不在於其有多少危險,而在於難以捨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