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四百二十五章 失策
「李將軍,你的建議,本帥已經知道。」見到李風雲,劉知遠沒有客套,直接開門見山,「你的想法很不錯,只是本帥也很為難。」

李風雲心中一沉,劉知遠畢竟是劉知遠,不管他表現得如何,仍舊只是一個梟雄,終究逃不開自己的利益:「風雲只是草莽中的一個野人,以前聽人說過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不知大帥願意聽還是不願意聽?」

劉知遠點頭道:「李將軍的話,本帥豈有不聽隻理?不知是哪一句話?」

李風雲緊盯著劉知遠,緩緩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這句話出自《左傳?新序?雜事》,說的是魏文侯的事。

魏文侯外出遊歷,看見路上有個人反穿著皮衣背草料。魏文侯很奇怪說:「為什麼反穿這皮衣背草料?」

那人回答說:「我喜愛我皮衣上的毛,怕毛被磨掉,所以才反穿皮衣。」

魏文侯說:「可是如果皮被磨光,那毛也同樣沒地方依附了呀?」

這個故事還是以前杜如月講給他聽的。可是往事歷歷在目,伊人卻不知身在何方。

帥帳中只有劉知遠、郭威和李風雲三人,郭威見狀,猜到了李風雲的想法,道:「李老弟,你誤解大帥了。大帥又豈是心疼自己羽翼?

李老弟,你不妨聽大帥把話說完。」

李風雲心中不信,朝劉知遠拱手道:「大帥請講!」

劉知遠輕咳一聲,道:「李將軍對本帥有此誤解也不怪你,當初在陽城之戰之時,本帥的境況的確不好,存了些私心,養寇自重。如今看來,是錯了,悔之晚矣!若非當時縱虎歸山,又哪來今日這般局面?

不過,那時本帥也只是存有自保之意,並無其他的想法,不管李將軍如何看本帥,這句話還是要跟李將軍說清楚。易地而處,請問李將軍又當如何?

知遠一聲並無太大的野心,隻想拯救黎民於水火。

不錯,當時如若本帥與杜帥齊心合力,是有機會將耶律德光留在河北的。即便做不到,也能將契丹大軍大部留在河北。可是這即使這樣做了,又有多大的作用?

本帥祖上原本是沙陀人,對草原部落了解頗深。

殺了耶律德光,重挫契丹軍,雖然暫時會給契丹很大的打擊。可是草原部落就像是狼群,殺掉一頭頭狼,用不久以後,新的頭狼又會站出來。至於精兵,除非將契丹人殺光,將草原上的人殺光,否則,草原上從不缺少精兵。

在草原上,不夠強壯的人是不可能活下來的。

沒有了契丹的威脅,朝廷必定會轉過身來對付我劉知遠。

李將軍,你也是風雲衛的統領,你應該知道,你、我其實代表的並不是只是自己,而是代表著一批人。

我劉知遠可以不做這河東的節度使,甚至可以不在乎這條性命,在疆場上衝殺了這麼些年,早已經將生死榮辱看淡,可是換作李將軍,你能放得下曾經跟你出生入死的將士落得一個顛沛流離,甚至食不果腹的下場嗎?

朝廷換一個人來鎮守河東,誰又能保證他比我劉知遠做得更好,能夠抵禦得住草原部落的南侵?

至少,在河東,有我劉知遠在,本帥可以保證,本帥絕不會容許契丹人從河東殺入中原。本帥可以保證,我劉知遠是忠於大晉,忠於中原的黎民百姓的。本帥絕不會做出引狼入室的事情來。

換一個人來,他能保證嗎?」

李風雲低下頭,他也知劉知遠當初的養寇自重之法是迫不得已,劉知遠說得沒錯,若是換作他,同樣的情況下,他未必不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來。

老實說,以劉知遠的實力,如果真要扯起旗幟造反,以大晉如今的情形,其實對他也無可奈何。太原城他看過,面對這樣一座雄城,李風雲也覺得無能為力。

至少現在看來,劉知遠在河東這一塊的確做得不錯,在天下割據的群雄中,他算是非常不錯的一位了。

只是他心中這道坎過不去,心裏總覺著堵得慌,如同吃了一隻蒼蠅一般,說不出的噁心,所以他才會對劉知遠、杜重威這般不滿。

其實對於李風雲來說,誰做皇帝,他並不在意,他僅僅不想看到中原的蒼生再受那戰火之苦。

「這些話,我劉知遠也只能對李將軍和幾位信得過的人說了!」劉知遠嘆了口氣,接著道,「話扯遠了,坦率說,關於李將軍所說的派一支精騎,劫掠草原之策,本帥並不贊同。」

「這是為何?」李風雲問道。

「李將軍,你沒有去過草原,所以難怪不知草原的情況。」劉知遠苦笑一聲,「派一支精騎前去草原並不是那麼簡單。

草原廣袤無邊,常常走十多天看不到一個人煙,其中又有荒漠,如果沒有熟悉草原的人帶路,幾千人貿然進入草原,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很有可能還沒有找到一個草原部落,就已經被惡劣的草原所吞沒。」

「河東這麼大,找幾個去過草原的人應該不是難事吧!」李風雲有些不服。

「在河東找幾個熟悉草原的人當然不難,不瞞你說,我河東歷年來向草原派出的探子不少,他們都可以做為大軍的嚮導。」劉知遠解釋道,「可是阻止我軍進入草原的並不止這一點。要支持幾千精騎千裡遠征,糧草器械如何運送?糧道如何保證?

幾千精騎的糧草供給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以我河東現在的情況,是無論如何也負擔不起的。就算是大晉舉國之力,恐怕都難以維持。」

「難道不能以戰養戰?」李風雲問道。

「你是說以劫掠補給?」劉知遠搖搖頭,「中原的將士與契丹人不同,契丹人趕著一群牛一群羊就敢南侵中原,可是中原人不成。一則頓頓都是牛羊肉,中原的將士並吃不慣,再則,北方嚴寒的氣候,中原將士也不習慣,水土不服,用不了多久,將士就會大批病倒。」

李風雲呆了,他沒想過這些事情。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劉知遠道,「在中原,要訓練出一名合格的騎兵,並不容易。可是在草原上,隨便拉一名牧民,給他武器和盔甲,他就是很好騎兵。

我河東現在的騎兵也才只有五千,這五千騎兵真要拉出去與契丹人對陣,最多能與三千契丹騎兵拚殺個相當。

千裡奔襲,必撅上將軍。就算我河東精騎一切順利,殺到敵軍某個部落,戰力又剩下多少?最多能有一半戰力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憑著這點戰力,去襲擊幾千人上萬人的大部落純粹是找死,去襲擊幾百人的小部落,對契丹根本造不成什麼影響。甚至連牛羊肉的補給都補充不全。

幾百人的小部落突然在草原上消失,這種事在草原上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根本不需要我們去做。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風雲聽了劉知遠的解釋,忽然感覺自己太冒失了,太自以為是了,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這件事提醒了他,他似乎太輕敵了。

這些年,他打過了幾場大勝仗,心氣漸漸高了起來,眼界也高了起來,隱隱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可是聽劉知遠這一番話,李風雲覺得之前他的確想得太簡單了。比起劉知遠這樣的老帥,他還有一定的差距。

見李風雲滿臉羞愧的樣子,劉知遠呵呵一笑,道:「李將軍,你沒去過草原,不知草原的事並不奇怪。說實話,你天生便是一名天才將軍,不用人教,憑著本能就能打勝仗,這教本帥很羨慕你。

比如你的另一個建議,讓我軍陳兵邊界威脅契丹,就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本帥與諸位將軍都商量過了,決定採納你這條建議。不但會陳兵邊境,本帥還會做出一些佯動,吸引契丹人的注意,本帥想,契丹在我河東這般,不放三萬契丹兵馬防備本帥,恐怕是睡不著覺的。

而且這樣,我河東的糧草負擔也不至於太大。」

李風雲心中稍慰,他此次趕到陽武谷總算也沒有白來。

劉知遠話鋒一轉,道:「李將軍,哪一天你在開封呆得不如意了,我河東軍永遠歡迎你。你放心,如果你覺得我劉知遠做事不地道,你隨時都可以帶著你的部屬離開。本帥絕不為難你!」

李風雲一呆,他沒料想到劉知遠會在此時如此直白的拉攏他。

劉知遠呵呵一笑,道:「李將軍不必急著回答本帥,這句話算是本帥對李將軍的一句承諾,你記在心中便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