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驍雄》第五百二十八章 轉折
大同元年三月,中原的局勢越來越混亂,揭竿而起的百姓不計其數,已成燎原之勢。

南唐、蜀國也在不斷試探著遼國底線。

尤其是蜀國,繼原後晉雄武節度使何重建殺遼使,以秦州、階州、成州(注1)三州之地降後蜀後。二月,後蜀秦州宣慰使李繼勛、興州刺史劉景攻拔下固鎮(注2)。

接著何重建請求後蜀軍與成州、階州兵共同屯兵散關(注3),準備取鳳州(注4)。

後蜀隨即調來三萬七千山南兵援助,何重建等率軍攻打鳳州,不克。

三月,後蜀又詔命山南西道節度使孫漢韶率兵前往鳳州紮下大營,以防止遼兵反攻固鎮,切斷遼兵通往興州(注5)的道路。

孫漢韶率領二萬大軍屯駐於固鎮,再次攻打鳳州,鳳州岌岌可危。

南唐方面也不消停,南唐皇帝李璟不斷將原征伐閩國大軍北調,似乎也有北伐中原之意。各地的亂軍,歸附南唐者,不計其數。

河東方面更不安穩,建雄留後劉在明朝見契丹,讓節度副使駱從朗主持州中事務。劉知遠派使者張晏洪等人前往晉州,宣佈自己已登皇帝位,駱從朗把他派去的人全都囚禁起來。誰知大將葯可儔殺死了駱從朗,推舉張晏洪為代理留後,歸順了劉知遠。受耶律德光委派,出使晉州,負責搜刮老百姓錢財的右諫議大夫趙熙,在駱從朗死後,也被百姓所殺。

保義留後趙暉也反了,燒掉了耶律德光賜予他的詔書,斬殺了遼國使者,並派河間人趙矩為使者,奉持表章前往晉陽,投靠了劉知遠。據細作傳回的消息,劉知遠見到趙矩,大喜,道:「子挈咽喉之地以歸我,天下不足定也!」

趙矩趁機勸劉知遠,早日率兵南下,以應天下民心。

劉知遠大笑答應,並任命趙暉為保義節度使,侯章為鎮國節度使、保義軍馬步都指揮使,王晏為絳州防禦使、保義軍馬步副指揮使。

聞訊之後,耶律德光大怒,派將軍高謨翰進攻趙暉,誰知竟然被趙暉擊退。

這時,昭義又傳來消息,在高防與王守恩策劃,指揮使李萬超率領眾兵殺死趙行遷,推舉王守恩為代理昭義留後。王守恩殺死契丹使者,率藩鎮也歸降了劉知遠。

而遼軍三十萬兵馬的糧餉,因為中原的亂兵太多,已經根本無法通過打穀草來收集了,各地遼軍的糧草告急。至於當初趙延壽所建議的調三十萬降軍抵擋南唐、後蜀的建議,也因為糧草的緣故,一拖再拖。

「朕沒想到,中原竟然如此難製!」承慶殿中,耶律德光長嘆一聲,「各位愛卿,可有什麼良策?」

「大汗不必著急,給我一隻兵馬,我去將西川也給平了!」

「不錯,不就是些南蠻子?誰不服,殺光他們。我們契丹人向來不都是這樣?」

「殺光這些南蠻子,天下都是我們契丹人的牧場!」

……

殿內的契丹武將一個個擦拳磨掌,向耶律德光請命。

而中原的降官一個個卻鴉雀無聲。

耶律德光掃視了眾人一眼,指著趙延壽道:「魏王(注6),你說該怎麼辦?」

趙延壽清了清嗓子,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原連年戰亂,如今已經是疲敝不堪,黎民百姓果腹也難,又何來糧草支應大遼將士?大遼鐵騎,雖然天下無敵,但總不能餓著肚子與賊兵相鬥吧?」

一語既出,原本許多不服趙延壽的契丹武將紛紛住嘴。

糧草不足,對遼軍來說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遼軍不同於中原兵馬,人少吃幾頓還能支撐,但是馬少了精料餵養,立刻就會掉膘。沒有戰馬的大遼鐵騎,還是大遼鐵騎嗎?

如今遼軍帶入中原的戰馬不下數十萬匹,要餵養這數十萬匹戰馬所需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中原不比草原,草原上地廣人稀,有大量的草料可供戰馬啃食。

而中原大多為田地,根本提供不了那麼多草料,更不要說,餵養戰馬的大豆甚至雞蛋。

趙延壽接著又道:「我大遼雖然兵多將廣,但要比起中原來,人數還是遠遠不如,如今四下叛起的賊寇不下百萬之數,要平定這些賊寇,又要多少兵馬,多少糧草?

更不要說還有後蜀、南唐、河東。

如今我大遼雖據有中原,但中原如此之大,我大遼雖有三十萬之眾,但若是這裏一支人馬,那裏一支人馬,分散在中原各處,兵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不堪敷用。

長此以往,臣擔憂我大遼三十萬兵馬會遭受重大的損失。

陛下,若是我大遼三十萬兵馬真的遭受重大損失,那塞外根本之地怎麼辦?燕雲十六州又該怎麼辦?草原之上,還能湊出多少兵馬?

如今草原還算安定,是因為有陛下平定中原的虎威震懾住了群小。如若真有那一日,臣擔憂的就不僅僅是中原了。」

耶律德光暗暗點頭,他當然知道,三十萬遼兵南渡黃河,幾乎抽光了草原上所有的可用之兵,一旦有人趁機而起,大遼的後路,就被人端了。

趙延壽看了看四周,見無人反對他的意見,接著又道:「所以,臣以為,三十萬大軍與其這般在中原空耗,不如儘早北歸。

為南朝另立一個皇帝,讓漢人來製衡漢人,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此語一出,整個朝堂「嘩」的亂了起來,眾人議論紛紛。不少契丹將領跳出來指責趙延壽,說他不安好心,自己想要做皇帝。

耶律德光抬起手來,止住騷亂的朝堂,又轉頭望向蕭翰:「蕭愛卿,你的看法又是如何?」

蕭翰略一思考,上前答道:「漢人難治,臣以為趙將軍的看法頗為中肯,臣贊同趙將軍的看法。而且,臣以為,我大遼將士用血打下的中原江山,不能就這麼白白送給漢人。

臣以為,應該留下大遼重臣輔佐新立的皇帝,以保證中原對我大遼始終忠心耿耿。」

蕭翰的意思與趙延壽有所不同,蕭翰在提醒耶律德光,漢人皇帝可以立,但必須是大遼的傀儡。他看出來了,耶律德光之所以先問趙延壽,其實心中已經有了北歸的打算。

趙延壽側眼看了蕭翰一眼,心中一陣苦澀,有了蕭翰這一番話,只怕他想當中原皇帝的心思,又要落空了。畢竟他戰功赫赫,麾下也兵強馬壯,耶律德光不會放心由他來做那個傀儡皇帝的。

注1:秦州,今甘肅秦安西北。

階州,今甘肅武都東南。

成州,今甘肅成縣。

注2:固鎮,今甘肅徽縣。

注3: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

注4:鳳州,今陝西鳳縣。

注5:興州,今陝西略陽。

注6:趙延壽此時已經由燕王改封為魏王。46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