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要做門閥》第430章 慶功與威脅
延和元年秋八月戊辰(十五)。

張越站在縣衙中,抬頭看著懸掛在牆壁上的『新豐堪輿圖』,然後親手將最後一塊象著著粟苗的小旗子,插到了這堪輿圖最後的空白上。

「諸公!」張越望著已經被宿麥佔滿了地圖的新豐全圖,臉上也是長出一口氣,笑著道:「經過二十一日努力,由農都尉、工商署以及各鄉官吏、士紳密切配合,新豐全境宿麥補種工作已然完成!」

「萬勝!」縣衙大廳裡,幾乎所有人都振臂高呼。

就連剛剛加盟的龔遂與韓舍,臉上都是洋溢著興奮與激動。

新豐雖小,不過方圓兩百裡,三鄉一社一城,土地加起來八萬多畝,人口不過一萬餘戶。

但,從縣衙決定開始補種宿麥,到全縣完成宿麥補種工作,只花了二十一天!

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當然,在這個奇跡背後,是全縣接近千名相關官吏以及數千名工匠日以繼夜的辛苦與努力,是無數個日夜的汗水與辛勤付出。

在過去二十餘天時間裏,僅僅是工坊園之中,就生產了曲轅犁近百具、耬車一百二十餘台,相關零配件上千套,基本滿足了全縣生產需求。

而農都尉趙過與他的屬官們,則奔走在全縣鄉亭之中,僅僅是驪鄉就跑了差不多四次。

將代田法、深耕法、肥料的製備與使用方法,傳授給了農民。

各鄉亭基層官員與縣衙相關官吏,更是發揮了所有能發揮的作用,動員和鼓動百姓,種植宿麥。

要知道,推廣新作物與新技術,可從來不是官府說了,百姓就會聽。

休說是現在,哪怕是後世,官府號召了,百姓就跟進?

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越窮的地方,人民就越保守。

不是因為人民蠢,而是因為他們賭不起!

萬一你的決定是錯的呢?

萬一,發生了意外呢?

萬一,出了問題呢?

這又不是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旦出了錯誤,那影響的可是一家人的生死!

趙過與貢禹等太學生們,在這其中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花了多少心思與耐心去說服、勸導。

當然,最重要也是最終讓全縣人民大部分都響應張越號召,補種宿麥的緣故,還是在於張越推出來的政策——統購統銷。

所有補種宿麥的百姓,都得到了官府的承諾——畝產不低於四石,低於四石,縣衙給他們補。

所種宿麥收穫由縣衙回購,每石麥子價錢不低於八十錢。

同時,縣衙保證,收穫宿麥後可以再種粟米。

粟米產量不會受到影響。

而這些承諾被勒石為碑,矗立在新豐鄉亭之中。

這才讓人民打消了疑慮,在縣衙的呼籲下,紛紛跟進。

當然,也有曲轅犁、耬車等新型工具的運用,讓人民有了信心的緣故。

想著這些事情,張越也是感慨萬千。

最關鍵的一步,已經踏出去了!

接下來,只要等到來年夏天,宿麥豐收,那麼一切就都穩了。

胸中的野心,在場眾人的理想以及未來新世界的美好,都有了實現的可能。

只是……

今年粟米的歉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他的計劃,讓他提前一年,在全縣推廣宿麥。

現在,麥子已經種下了,後續的水利建設就必須馬上跟上。

因為,冬小麥可不像粟米。

粟米不需要太多水利灌溉,哪怕今年夏天,關中持續乾旱,也只是歉收而已。

但宿麥的話,需要的水可比粟米多多了!

水利建設,必須馬上跟上。

在春正月之前,全縣的水利設施得能滿足麥苗的生長需求。

當然,張越知道,現在應該慶功!

他拍了拍手,對眾人道:「長孫殿下已在行宮設宴,為諸公慶功!今夜,吾等不醉不歸!」

「萬勝!」所有人都激動的滿臉通紅。

辛苦二十餘日,等的不就是現在?

尤其是貢禹等人,本就年輕,來新豐做事,多數是由理想與信念驅動。

現在見證著自己的努力,開花結果。

還不讓他們好好爽一次,瘋一次,他們恐怕就要撂挑子了。

張越壓了壓手,道:「除此之外,本官已經和長孫殿下,聯名向長安天子,為全縣官吏請功!」

這下子整個縣衙內外,都是一片歡騰。

太學生們是為了理想,而其他人,大多數的官吏,哪怕是那些通過公考進入仕途的年輕人,則恐怕更喜歡實際一點的東西。

就連貢禹等人,其實也對這個消息非常開心。

愛財和追求財富,這是漢人的特性。

這年頭誰不喜歡陞官發財呢?

事實證明,能激勵屬下或者員工的,永遠都是簡單粗暴的真金白銀。

故事講的再好,沒有麵包,哪個傻子會和你一起追求夢想?

作為穿越者,張越自然無比清楚這一點。

故事,那是講給別人聽的。

對自己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項目完成的時候,包一個大紅包,封官許願,陞官發財。

這樣的上司,才會有人追隨。

…………………………

看著眾人,歡呼雀躍,三五成群的向著太上皇行宮方向走去,張越則回過頭來看著那副新豐堪輿圖。

內心充滿了滿足。

全縣八萬多畝私田(本來在冊不過七萬畝,但張越上任後,通過清丈土地和人口登記,抓出了被隱匿的上萬畝土地),一萬四千畝公田(本來是不到八千畝,但是張越上任後砍了幾個不看眼的地主豪強,於是新豐公田數量暴增一倍!),現在除了那休耕的三萬多畝土地,其他已經全部種上了宿麥。

宿麥播種面積接近了六萬畝。

七個月後,它們將至少產出三十萬石小麥,磨出二十萬石左右的麥粉。

可以養活至少二十萬人口。

以不到十萬的人口,最多四萬青壯,就能養活二十萬人口!

這毋庸置疑,在這西元前,是一個奇跡。

更不提,張越在鼓勵宿麥種植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家種兩桑、半畝葵、五十本蔥、都養兩母彘、一狗、十雞』的政策也普及了下去。

桑苗、蔬菜種子、種豬和雛雞等生產資料都是由縣衙假貸給百姓。

而百姓,則只要滿足『沒有犯罪記錄,擁有至少三十畝土地』的條件,就都可以向官府申請假貸。

利息嘛,很低,只有十分之一。

以三年為期,分期償還本息。

而資金則由袁廣漢牽頭的『義商』團隊提供。

對於袁廣漢來說,這筆買賣,真是太劃算了!5200小說網www.5200txt.com

首先,這個假貸政策是新豐縣衙作保的,資金也是直接提供給縣衙,再由縣衙向他們購買相關商品,假貸給百姓。

這本身就有許多賺頭,雖然賺的不多,但對商人來說,這種沒有風險,而且長期穩定提供收益的買賣,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更別提,這借出去的錢還有利息能拿。

袁廣漢的商業意識何等敏銳?

他只是聽張越一說,稍微一提醒,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這特麽是最賺錢的買賣啊!

更不說,現在整個關中的商人們,都是驚弓之鳥。

槐市的子錢商人們集體撲街後,執金吾卻根本沒有停止動作。

一個又一個大商人,鋃鐺入獄。

罪名嘛,也是各種各樣。

什麼囤積居奇,什麼謀殺,什麼陰與匈奴私通。

變著花樣的安上去。

後台再硬,也不敵執金吾的兇猛。

但,那些在新豐有投資的商人,卻莫名的都沒有被牽扯。

袁廣漢等人,若還不懂這其中的玄妙,那就是白活這麼多年。

所以,別說有錢賺。

哪怕張越讓他們純出錢支持,也是眉頭都不眨一下的。

而隨著這個政策的普及,新豐的農副產品,未來的產量恐怕也會大增。

如此,新豐能養活的人口,就可能達到三十萬甚至更多!

想想看,若一個新豐就能養活三倍四倍甚至十倍於己的人口。

朝堂上,誰能拒絕,誰敢拒絕張越的政策?

一切順利的話,不消五年,關中就將重新變成秦代的那個天下糧倉。

不僅僅糧食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有力支援天下,支援邊塞。

「這天下,捨我其誰!」縱然是張越,想像著這樣的將來,胸膛也是充滿了得意與驕狂。

「侍中……」就在這時,胡建忽然走到他面前,低聲稟報道:「侍中命我做的調查,已經有結果了!」

他將一份文牘,遞給張越,道:「經過臣下與新豐鄉亭官吏們的調查,現在已經知道了,這些日子來,多次出入新豐鄉亭的士大夫來歷、背景……」

張越聽著,從暢想中回過神來,回到現實,拿起那簡牘,打開來一看,臉色就開始出現了變化。

「真是來者不善啊……」張越低聲嘆著,然後對胡建道:「辛苦胡令吏,煩請胡令吏,繼續盯著他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報告於吾!」

「諾!」胡建聞言,恭身應命。

對於法家來說,執法只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之一。

事實上,諸夏民族的特務政治,也是法家第一個搞起來的。

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總結起來,其實就特務監視、中央集權、改革法令,鼓勵生產。

胡建雖然沒有學習過怎麼搞特務,但是,一上手,卻是莫名的熟練。

讓他自己都感覺有些驚訝。

…………

送走胡建,張越捏著那簡牘,臉色凝重。

好傢夥!

現在,在新豐鄉亭,每天都有來自各方面的人出入。

有些是光明正大,像十餘日前的褚大一行一般,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來了。

也有些,鬼鬼祟祟,悄悄的溜進鄉亭,又悄悄的跑出去。

托他們的福,現在新豐的變化,已經差不多人盡皆知。

至少在長安輿論圈,每天都有人在議論和分析。

這些人中,有朋友。

譬如法家各派與黃老學派以及公羊學派甚至思孟學派的部分人,都是在唱讚歌,點贊新豐的變化的。

但,陰陽怪氣的人也是不少。

特別是,隨著諸王一個個接連入朝,跟著他們來到長安的士大夫、貴族們,都開始將視線投注到新豐。

他們現在看上去,倒還算規矩,只是隨處看看,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但張越知道,這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水面之下,鬼知道,他們在打什麼主意?

張越知道,自己現在必須做好準備了。

因為,簡牘上已經出現了好幾個大能的名字了。

曲阜孔安國、淄川楊何、濟南林尊、夏侯始昌……

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是天下聞名,讓人敬仰。

孔安國、夏侯始昌,不用多說了。

那楊何、林尊,也非等閑之輩。

淄川楊何,漢家鴻儒,其師長就是號稱天下易經之源的齊人田何,而田何在漢家儒門的地位,與董仲舒是平等的。

兩人都是開一派先河,立一學於官的大能!

至於林尊……

他是尚書系歐陽學派的創始人歐陽生的嫡傳弟子。

他有個師弟叫兒寬……

太史公司馬遷當年曾向他請教過《易經》與星象,極為欽佩。

更重要的是——尚書系歐陽學派,從董仲舒開始,就一直是公羊學派的盟友。

兩者互相補充,互相借鑒,互相提攜。

關係非常融洽。

換而言之,這位林尊林先生,恐怕在公羊學派內部也擁有巨大影響力。

但張越卻怎麼都想不到,新豐居然能吸引到這位大佬!

要知道,這位林先生,已經有差不多二十年沒有來過長安了!

而以上這些,還是張越知道的,聽說過的大能。

那些張越沒有聽說過,但在事實上卻擁有莫大影響力,曾經擔任過博士官的人,還有好幾個!

被這些或不懷好意,或好奇,或善意的目光盯著。

張越也感到了莫大壓力。

更不提,張越聽說了,穀梁學派的那個江先生,已經召回了他的得意弟子,一直在外遊學的韋賢。

看樣子是打算有所動作了。

「無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張越看著簡牘,在內心想著。

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刀槍!

對這些外部的威脅,張越倒還不是很擔心,他擔心的還是來自公羊學派內部的壓力。

那位夏侯始昌先生,回京十幾天了,來新豐也走了好幾次,但卻根本不來新豐縣城,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態度曖昧,讓張越有些難以決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