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鴻蒙至聖道》第五章 紅雲上北冥宮
第409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第十一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三界之中,此時除了老子有所動作之外,其餘的,例如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亦或是西方的二位,均是平靜的很,但是眾生皆是知曉,這些都不是平靜的主,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便會興起風雨。

自揚眉成聖一事過後,三界之中便是又再次平靜下來,各大勢力隱世不出,天庭掌管三界,此時的洪荒各界,再次回歸祥和之境,時間一晃,便又是數千年的時間過去了。

此時,三界之中,人間界裏。

話說西岐的周武王姬發攻陷朝歌之後,商朝滅亡,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從此便是開始了周朝的天下。

而當日姬昌請薑子牙出山之時,曾有『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的說法,自姬發起,周朝傳至今,已有兩百九十五年,而這一任的周朝國君,名為姬宮涅,也就是周幽王,乃是周宣王姬靜之子,其母為薑後,到他這一任,已是第十二任國君。

其母薑後,因為周宣王死後傷心過度,不久也是去世。周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押昵群小,飲酒食肉,全無哀戚之心。自薑後去世,更是肆無忌憚,耽於聲色,不理朝政。

大臣申侯屢諫不聽,退歸申國去了。也是西周氣數將盡,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此時的周朝,在眾多大臣的眼裏,與當初的紂王一般無異,荒淫無道,荒廢國事。

卻說周幽王繼位之後,一日上朝,岐山的守臣稟報說,「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並希望周幽王做出措施。

但是周幽王聽候,卻是笑道,「山崩地震,乃是常事,何必告訴孤王。」說完,便是退朝回宮。

卻說執大夫趙叔帶卻是懷著一股忠義之心,見到周幽王不理國事,便是屢次進諫,但是都是沒有效果。

過了幾日之後,岐山守臣再次稟報道,「三川均是枯竭,岐山也是出現崩塌之象,無數民居被壓壞。」

但是周幽王聽後,卻是全然不懼,依舊不理,眾臣沒有法子。周幽王不理國事,卻是下令讓屬下訪求美色,以充后宮。

見到周幽王不但不理國事,居然還繼續如此荒淫無道,趙叔帶便是繼續進諫,但奈何周幽王不聽他的話,更是在奸臣貌石父的讒言之下,被周幽王罷官,返回了晉國之中。

卻說大夫褒晌,自褒城來,聞趙叔帶被逐,急忙入朝進諫道,「大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怕國家空虛,社稷不保啊!」

周幽王聽候大怒,命左右拿下褒晌,下到獄中。自此,群臣再也不敢進諫,正可謂是,諫凈路絕,賢豪解體。

…………………………

話分兩頭,卻說有一位賣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懷抱一女,逃奔褒地,欲將其撫養,因乏乳食,恰好有個擬大的妻子,膝下無子無女,就送些布匹之類,將此女轉繼過門,撫養成人,取名褒擬。

褒擬論年紀的話,雖然剛過一十四歲,身材長成,倒象十六七歲的模樣。而且更是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而這褒擬一來住居與鄉僻之地,二來又因褒姒年紀幼小,所以雖有長有絕色容貌,卻也還無人聘定。

卻說褒響之子洪德,偶然因為收稅等事,來到鄉間,湊巧見到褒似在門外打水,雖然穿著村妝野束,不掩國色天姿。

洪德見此,心中大驚,道,「沒想到如此窮鄉僻地,居然還有此等麗色!」隨即,心中暗道,「父親囚困於鎬京獄中,三年尚未釋放。若得此女貢獻天子,可以贖父罪矣。」

遂於鄰舍訪問姓名,然後回家母親商議,兩人均是覺得此計可成,便是出重禮,將褒擬買了回來。

然後洪德便是來到鎬京,向周幽王說明了來意,獻美女給周幽王,周幽王放了他父親。

幽王聽候,便宣褒擬上殿。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下令把褒晌釋放了。

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

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奸臣貌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烽火本是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台。

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幾裡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台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台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

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貌石父獻計令烽火台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昏庸的周幽王採納了貌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貌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

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衝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

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枱上飲酒作樂。

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裏並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怨而回。

褒姒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賞貌石父千金。

周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老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后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準備出兵攻伐他。

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製人,聯合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進攻鎬京。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

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裏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

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剋扣糧餉,這時也都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鬨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周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

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只剩下一百餘人逃進了驪宮。

周幽王採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后宮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

犬戎兵見周幽王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隻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

而此時,諸侯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合起來,帶著大隊人馬來救援。犬戎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縱火退卻。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退走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是為周平王。

因鎬京已遭戰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佔,周平王恐鎬京難保,便在秦護送下,遷都洛邑,在鄭、晉輔助下立國。

而這東遷之後的周朝,便被稱作東周,此前的周朝,是為西周。

……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