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狼煙》第二卷 見龍在野 第六十三章 西羌叛亂
隨後,李牧讓人找來大漢西北部羌人的資料。原來兩漢時期羌人分佈很廣,部落繁多。為隔絕匈奴與羌人的聯繫,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設有敦煌、酒泉、張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統,設護羌校尉等重要官職以管理羌人事務。

羌人反覆無常,時而歸附朝廷,時而反叛朝廷。歸附的羌人大量內遷,從地域上分為東羌和西羌。進入涼州安定郡、北地郡等地的東羌,相對西羌來說,稍微溫和一點。但隨著東漢朝廷的腐敗、衰落,東羌也開始蠢蠢欲動,肆意寇掠漢境。

原來在183年十二月,李牧擊敗並斬殺的句就種羌人滇吾,就是東羌中最大的部落。

未進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區,有新疆塔裡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發羌、唐氂、西南地區的氂牛羌、白馬羌、青衣羌、參狼羌和冉駹羌諸多羌人部落。其中,氂牛羌,最初分佈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九襄鎮),後繼續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寧河流域及雅礱江下遊)。白馬羌,主要分佈在益州綿竹西北部和涼州武都郡南部。青衣羌,居住在益州西部的雅安一帶。參狼羌,主要在涼州武都郡,特別是白龍江一帶。

李牧心道:東羌已經被他擊敗,只剩下苟延殘喘,無力反叛。西羌倒是實力不俗。此番西羌叛亂,涼州除了北地郡、安定郡不會首當其衝,其餘如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隴西郡,都是西羌首當其衝的寇掠之地。

轉眼,時間來到184年十月,涼州刺史左昌依舊是醉生夢死,窩在漢陽郡的冀縣,對涼州羌人的肆意寇掠,不聞不問。

十月十三這天,李牧剛起床洗漱完畢,準備用早飯。徐庶急急忙忙的來到太守府,李牧見徐庶這般模樣,連忙問道:「元直,何事如此慌張?」

徐庶連忙回道:「主公,羌人正式叛亂了,敦煌、張掖兩郡,除了郡治尚未被羌人攻破,其餘城池皆已不復大漢所有。隴西郡枹罕、河關一帶,還有武都郡羌人已經攻破數座城池,正準備北上金城郡、漢陽郡。」

李牧點了點頭,沉吟道:「涼州刺史左昌和護羌校尉冷征,作何反應?」

徐庶回道:「左昌只是固守漢陽郡,對其他郡縣不曾派出一兵一卒,倒是給金城郡傳了口諭,讓主公克日率軍東進,防守漢陽郡。」

徐庶頓了頓,接著說道:「護羌校尉冷征,親自前往西平郡的湟中一帶,據說是要召集親附朝廷的羌人部落、小月氏部落,共同對抗西羌叛亂!」

李牧一拳重重的砸在桌子上,沉聲說道:「左昌,無知匹夫,置涼州軍民於不顧,貪圖自保。漢陽郡豈能久守?冷征,自鳴得意,一廂情願,羌人、小月氏部落豈能安心幫助朝廷,此人,必死於異族之手。」

李牧接著說道:「元直,即刻命金城郡文武,前來太守府衙議事。」

約莫一刻鐘,李牧以及金城郡文武俱齊。李牧掃視了一圈,朗聲說道:「西羌叛亂,不日將寇掠金城郡。傳令部都尉陳到率軍三千鎮守令居、允街一線;傳令部都尉徐晃率軍四千鎮守允吾、枝陽一線;傳令部都尉黃忠率軍四千鎮守榆中一線;子龍率軍五千鎮守寧城、安城、金城一線。」

由於陳到、趙風、甄堯在令居,徐晃、張成、句扶在允吾城,黃忠、裴元紹、狐篤在榆中。

因此,只有趙雲、羅憲、傅肜三人起身,抱拳拱手道:「末將得令!定不負主公重託!」

李牧沉吟道:「張嶷就在部都尉趙雲帳下聽用。」

張嶷朗聲回道:「末將得令!」

李牧沉吟道:「徐庶留在寧城,調度金城郡事宜,張既、李恢二人為輔,即刻傳令,讓金城郡各縣百姓,堅壁清野,退回城池,百姓一應損失,都有官府承擔。」

徐庶、張既、李恢三人朗聲回道:「謹遵主公將令!定不負主公重託!」

李牧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親帥步騎一萬七千人,先破西平羌賊,再揮師南下,討伐隴西、武都兩郡的羌賊。此番出征,張遼率軍四千為先鋒,薑維、馮習為副將;王平、張南二人押運糧草;我率領中軍,鄧芝為軍師,典韋、傅僉為副將。」

張遼、鄧芝、典韋、王平等八人,起身抱拳拱手道:「末將得令!定不負主公重託!」

李牧點了點頭,朗聲說道:「願諸位,同心同德,共破羌賊!事不宜遲,下去準備吧!」

眾人應諾告退!

七天后,探馬來報,護羌校尉冷徵招募的湟中義從軍,突然發生兵變,斬殺了冷征。湟中義從軍的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已經與西羌叛賊結成同盟,寇掠漢境,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探馬來報,涼州督軍從事邊允與涼州從事韓約,已經叛變朝廷,兩人已經與北宮伯玉、李文侯的湟中義從軍同流合汙,豎起「清君側誅宦官」的大旗,正從西平郡出發,前來攻打金城郡。

李牧心下思忖道:韓約,字文約,後來改名韓遂,涼州金城郡人,此人城府很深,心機太重,有「九曲黃河」之稱,歷史上稱霸涼州三十餘年。邊允,後來改名邊章,做過大漢的新安令,歷史上關於他的死,一種是病死的,另一種是韓遂殺死的。

李牧接到探馬回報,不再遲疑,決定於十月二十一日,大軍出寧城,西征湟中叛賊。

這天晚上,貂蟬和甄宓也知道了李牧明天就要出征的事。二人心下一片不舍,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李牧看著貂蟬、甄宓,又看了看二人懷裡的孩子,強裝笑意,說道:「蟬兒、宓兒,別牽心夫君,咱們一家人都是有福之人,夫君一定會像前幾次一樣,凱旋歸來的。」

貂蟬和甄宓點了點頭,哽咽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貂蟬抽噎著說道:「阿牧……你現在是他們的主公……不用……每次都沖在最前頭……」

李牧剛要回話,甄宓抽噎著說道:「阿牧……你要多想想宓兒和蟬姐姐……還有煌兒、爝兒……一定要平安歸來……」

李牧點了點頭,哽著嗓子,語氣堅定的說道:「蟬兒、宓兒,夫君知道,為了你們兩個,也為了兩個孩子,我會平安歸來的!」

這一夜,三人眼見離別在即,諸多不舍都包含在一聲聲、一句句的囑咐叮嚀中。

第二天,寧城大雪紛飛,貂蟬、甄宓抱著李煌、李爝,淚眼婆娑的將李牧送出太守府。李煌似乎是感受到了大人間的氣氛,伸著胳膊,軟糯糯的喊道:「耙耙……」李爝看著李牧,伸著胳膊,蹬著腿,「咿咿呀呀」的叫著。

貂蟬和甄宓見了,臉上的淚水越來越多,只是強忍著不哭出聲音。李牧也是雙眼發紅,眼眶濕潤,喉嚨發緊。李牧抱了一會貂蟬和甄宓,說了一聲「保重!」猛的轉身,跨上赤龍,揚鞭而去。

貂蟬和甄宓看著李牧越來越遠,哭出了聲音,李煌和李爝更是哭的嘶聲裂肺。

李牧來到寧城外城的校場大營,登上點將台,掃視了一圈,朗聲喝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西羌叛賊,寇掠漢境,殺我同袍,淫我姐妹,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漢軍齊聲吼道:「報仇雪恨!報仇雪恨!報仇雪恨!」

李牧朗聲喝道:「大軍出征!」

隨後,一萬七千漢軍在低沉雄渾的號角聲中,緩緩開出寧城,沿著黃河,西進湟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