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狼煙》第二卷 見龍在野 第六十一章 黃巾起義
卻說,李牧眼看現在都已經快184年5月了,也不知道黃巾起義爆發了沒有。

最重要的是,徐庶、黃忠等人去洛陽已經快四個月了,怎麼還不見回來,雖然這中途徐庶傳來過消息,說天子見了金城郡上繳的戰利品,很是開心,準備給李牧再封官。更讓李牧心下驚異不定的是,距離上一次徐庶傳來消息,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天。

就在李牧猶豫著,要不要派人前去洛陽打聽消息時,傅僉來報,徐庶等人來了,朝廷特使也來了,現在距離允吾城有十裡地。李牧心道:想必真是來封官的,或許朝廷還要讓他出力。

李牧也不好怠慢,帶了趙雲、張遼、鄧芝、李恢等金城郡文武,出了允吾城來迎接朝廷特使。李牧一行人將朝廷特使請進太守府衙,朝廷特使看著眼前奇形怪狀的椅子,頓時面色一沉,也不坐下,沉聲說道:「護羌校尉、金城郡太守李牧,接旨!」李牧一行人,神色肅穆,躬身而立。

朝廷特使展開聖旨,念道:大漢光和七年(184年)四月十二,大漢天子詔曰:護羌校尉、金城郡太守李牧恪盡職守,勤政愛民,東破羌賊,揚大漢天威,護寡人江山社稷,寡人甚喜,晉封李牧為平西中郎將,漢興亭侯。今關東民反,寡人憂慮,平西中郎將應克日東歸帝都,出兵剿賊!欽此!

李牧一行人恭聲回道:「臣,謝陛下隆恩!」

朝廷特使說道:「李大人,快去準備吧,我們今日便啟程回洛陽,且莫耽擱了陛下的旨意!」

李牧沉吟道:「天使有所不知,月前探馬來報,西羌動作詭異,湟中、枹罕等地已有民變,金城郡也是岌岌可危,下官守土有責。天使可在金城郡小住時日,待下官西破羌敵,再隨天使東歸剿賊!」

朝廷特使,臉色一沉,說道:「那李大人隨意,本官先回洛陽了,定將李大人的話,一字不差的說給陛下聽!」

李牧臉色微沉,殺氣頓起,低笑著說道:「慢走!不送!」

徐庶連忙上前,說道:「天使先回洛陽,待平西中郎將處理好金城郡事務,立馬東歸帝都,出兵剿賊!」

朝廷特使見李牧手按劍柄,殺氣騰騰,心下大驚,面色一白,連忙告辭離去,一出允吾城,便策馬狂奔起來。

李牧沉聲說道:「無知匹夫,膽敢威脅於我!他日,定叫他祭我的遊龍劍!」

徐庶勸慰道:「主公,此乃小人也,何必計較!」

李牧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元直,關東民反,什麼意思?」

徐庶回道:「主公,屬下到洛陽的時候,已近年關,朝廷無人問津我等。一直到元宵節過後,朝廷才陸續有人接見我等。本來大將軍何進,還有楊彪、黃琬兩位大人,上奏陛下,封主公為平西將軍、涼州刺史。奈何,張讓見主公兩次都不來諂媚於他,從中作梗,這事一拖就是一個月。結果,有一天晚上,朝廷抓住了一個叫馬元義的人,據說此人就是冀州太平道張角的部下。朝廷封閉洛陽城,全城搜捕馬元義的同黨,結果就是,主公封官一事又耽擱了。接著朝廷就收到了冀州等地張角造反的消息,朝廷急招平北將軍皇甫嵩回京,令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人出兵剿賊。直到四月十二,陛下下了詔書。我等這次啟程!」

李牧點了點頭,說道:「黃巾民變真的爆發了,那我更不能東歸洛陽。涼州也要亂了,我等應緊守金城郡這個根本。」

徐庶沉吟道:「主公言之有理,到時候,我等擊潰涼州叛賊,涼州的實際掌控權也會在主公手裡。那時候,朝廷就算不願意,也只能封主公為涼州刺史了。」

李牧點了點頭,說道:「如今,金城郡可戰之兵有三萬三千人,暫時是夠了。傳令徐晃、典韋、陳到三部,嚴加操練軍士,緊守金城縣、榆中縣、令支縣。允吾城的軍士每天休息三個時辰,不分晝夜,嚴加操練。」

趙雲、張遼、黃忠、徐庶等人應諾而去。

卻說,漢靈帝見張角的太平道如此厲害,令大將軍何進,率左右羽林五營兵士屯於都亭,鎮守京師;又在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軒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漢靈帝下詔各州嚴加防守,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修繕武備、召集義軍,剿滅反賊。

朝廷任命盧植為北中郎將,盧植和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兵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對抗。平北將軍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儁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右中郎將朱儁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孫堅帶著同鄉兄弟,在淮水和泗水招募了一千多精兵,然後與朱儁會合。184年四月初,黃巾渠帥張曼成攻破宛城,斬殺南陽太守褚貢。右中郎將朱儁在馳援宛城的路上,被黃巾渠帥波才擊敗。朱儁隻得與平北將軍皇甫嵩,退守潁川郡長社防守黃巾軍。

黃巾渠帥波才,攜新勝之威,率大軍圍攻長社城,漢軍人少,士氣低落。皇甫嵩、朱儁不愧是名將,守城得當,波才久攻不破。184年五月,朝廷令騎都尉曹操,南下馳援皇甫嵩、朱儁。波才率領的黃巾軍,士氣逐漸低落,卻又不懂兵法,依草安營紮寨。皇甫嵩和朱儁乘夜襲營,火燒黃巾軍大營,黃巾軍不戰而潰。就在皇甫嵩、朱儁追殺黃巾軍的時候,騎都尉曹操率軍趕到,三軍合圍,掩殺黃巾軍。此戰,漢軍斬首黃巾軍數萬,大獲全勝。曹操被朝廷任命為濟南相,於是,曹操奔赴濟南上任。

184年六月,南陽太守秦頡討伐黃巾渠帥張曼成,並斬殺了張曼成。黃巾軍又以趙弘為渠帥,趙弘率領十多萬人佔據宛城。長社大捷之後,平北將軍皇甫嵩與右中郎將朱儁進軍汝南、陳國的黃巾軍,二人率軍一路追擊波才到陽翟,最後在西華大敗彭脫。剩餘的黃巾軍想逃到宛城,與趙弘會師。

皇甫嵩和朱儁一路追殺黃巾軍到了宛城,右中郎將朱儁的屬下,佐軍司馬孫堅,不畏生死,先登入城,孫堅的部下大受鼓舞,紛紛登上城牆。此役,漢軍大破黃巾軍,皇甫嵩等人成功剿滅了豫州一帶的黃巾軍。朱儁將孫堅的功勞上奏朝廷,朝廷分孫堅為別部司馬。

右中郎將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共一萬八千漢軍圍攻黃巾渠帥趙弘,趙弘戰死,韓忠升任為黃巾渠帥,韓忠又被朱儁迫降。秦頡因私怨,斬殺韓忠,於是,黃巾軍降而復叛,推舉孫夏為渠帥。184年十一月,朱儁率軍在西鄂精山,斬殺孫夏及一萬多黃巾軍。至此,宛城一帶的黃巾軍基本覆滅。

另一方面,盧植和宗員北上冀州,張角親率大軍前來阻擋盧植率領的漢軍,兩軍混戰數次,盧植大破張角,漢軍斬殺黃巾軍一萬多人。張角隻好退守廣宗。盧植和宗員率領漢軍,一路追殺張角到廣宗,就在盧植快要攻破廣宗城時,漢靈帝派左豐視察軍情,盧植為人正直,不願諂媚左豐,左豐便向漢靈帝上奏,誣陷北中郎將盧植作戰不力。漢靈帝大怒,解除盧植的兵權,將盧植押解到洛陽問罪。

朝廷調整戰略部署,用董卓代替盧植,繼續進攻冀州的黃巾軍。令平北將軍皇甫嵩克日北上,馳援董卓所部。皇甫嵩一路北上,八月在東郡倉亭生擒黃巾渠帥卜己,斬殺七千多人。董卓久攻不破廣宗城,又被張角大敗,狼狽不堪。黃巾軍的領袖張角在184年九月病死在廣宗城。九月中旬,平北將軍皇甫嵩率軍渡過黃河,一路連戰連克。

十月初,皇甫嵩圍攻廣宗城,黃巾軍領袖張梁親率大軍出戰,卻被皇甫嵩擊敗。第二天,張梁又率軍挑釁漢軍,皇甫嵩不與出戰。張梁無奈,撤軍回營,此時黃巾軍的士氣已經很低落了。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時分突襲黃巾軍,兩軍交戰到下午,斬殺張梁及三萬多人。黃巾軍逃到河堤時落水而亡的也有五萬多人,被俘虜的黃巾軍則更多。皇甫嵩將張角破棺戮屍,傳首京師。十一月,平北將軍皇甫嵩與巨鹿太守郭典攻破下曲陽,斬殺張寶,俘虜十多萬人。黃巾之亂平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