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原來我是妖二代》395 長兄如父
道光二十年,日不落帝國用船艦利炮轟開大清國門,由此簽署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史稱鴉片戰爭。

1860年,日不落帝國又來了,還帶著它的好兄弟法國一起來揍遠東的「土財主」。兩國收穫頗豐,賺的盆滿缽滿。喜滋滋的離開,約好明年再來.....

此外,沙俄也來插一腳,逼迫大清割讓了東北及西北15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領土。

列強的侵入開始加深。

中間,經歷了宛如天災的太平天國,民生凋敝,國力漸衰。這個曾經的龐然大物再不復當初的強盛。

到了光緒二十年,甲午海戰又給了大清沉重的打擊,連當初的小老弟都能騎在頭上耀武揚威,索要賠償。

民間也好,血裔界也罷,以及朝廷裡,但凡有識之士,都明白這個國家不行了,不改革,不進步,上門來打家劫舍的人只會更多。

也做了很多努力和改變,效果並不太理想。

到了1900年,6月17號這一天,西方列強不僅在京城建使館,還強行把使館衛隊駐紮進京城。這是把眼插在了自家泉水裡。

堂堂中華天朝,泱泱大國,臉一次又一次被西方列強踩在腳下,還吐口水。

不管民族還是國家,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災難。

彼時,八國聯軍攻佔大沽口炮台。

京師上下震怒,民怒沸騰。

其實單論武器,此時的大清並不比八國聯軍弱後,大沽口炮台的軍械庫裡,有克虜伯最先進的大炮,最先進的步槍毛瑟步槍,最先進的德式重機槍。光子彈就有數百萬發。

除了德國,其他國家的裝備根本不能和大清比。

早在甲午海戰時,大清的海陸軍就已經比島國強大。

血裔界的有識之士意識到,真正落後的不是武器,而是腐朽的政權。以及日漸混亂的大清軍隊。

朝廷無法指望了,先進的武器也指望不上,必須要有一個更大的,不可阻擋的力量來幫助國家渡過難關。

天下無敵!

這是目前,所有人最渴望的東西。

在主戰派和主和派勾心鬥角未分勝負的時候,李家已經被訪客踏破門檻。

這一天,血裔界總共有十三股勢力齊聚李府,這些都是參與煉魂計劃中的血裔勢力。

李家有女初長成,長成一個堪比極道的大高手,不,極道或許都沒有她更適合擔任無雙戰魂的人選,據說強化異能可以無限的強化下去.....

天選之人!

得知這個消息的人,幾乎都是這樣的念頭。

李家女簡直是命中注定的,為無雙戰魂而生的人。

至於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心知肚明。

大堂裡,高朋滿座,驅散了附近所有的族人,端茶倒水的活兒是李如風親自擔當。

此時,這裡正發生激烈的爭吵。

但面對十幾股勢力軟硬兼施的勸說,李啟雲卻表現出了罕見的強勢,與各大勢力爭的面紅耳赤。

「想都別想,我女兒不可能去做無雙戰魂。天王老子來了我也不同意。」他拍著桌子怒喝。

這話其實嚴重簪越,需知暗中支持煉魂計劃的是大清最有權勢的女人。擱在平時,被有心人上奏天聽,就夠他吃一壺。

「你能讓嫡子入陣煉魂,為何女兒不可?」有人氣道。

「諸位,讓一個女子挑起救國的大梁,你們問心無愧嗎?」

「我們若是可以,何須低聲下氣來求你。國家風雨飄搖,民不聊生,誰都不怕死,我們人人都敢去死。李大人,我們真的沒辦法了啊。」

李如風站在一邊,心裡想著這倒是大實話,換成在座的其他人,若是他們合適,只怕早爭先恐後了。

「李大人,你該知道,煉魂計劃關係重大,不僅端王等人翹首企盼,當今那位也是。」

最恨列強的當然是慈禧了,她60歲大壽時,島國幹掉了北洋水師。她搞政變扶溥儁上位時,洋人又從中作梗。

「不可能。」李啟雲的回復依然沒變。

這下,別說眾人,當兒子的李如風亦是詫異。

那個八面玲瓏,處處以家族為重的李大人,被逼到這地步,竟然還不鬆口。

「諸位不妨直接跟姌兒商量去。」他還冷笑著威脅。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李大人便可以為她做主。」有人不滿的說。

哪敢啊,消息屬實的話,那位可是能短暫爆發出極道威能的大高手,他們可不敢衝進後宅與那位商量。這和廁所裡打燈籠,找死無異。

最後是不歡而散。

李姌從大堂後走出來,親自給李啟雲添茶:「爹,為何不同意?您不是最恨洋人嗎。」

她其實一直在偷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卻沒有婦孺有責的說法。國家興亡,自古便於婦孺無關。」李啟雲搖頭:「沒有這樣的道理。」

李姌咬了咬唇。

李啟雲看著她,忽然發現這一年來,極少仔細打量自己的閨女,她出落的愈發水靈。

李家的女兒,就是生的漂亮。

「你娘去的早,年幼時爹忙於公務,極少與你見面。好不容易長大了,又送你出門修行。爹就你和如風一對嫡子嫡女,你大哥已經成家立業,往後,爹還想看你嫁人,找個好歸宿。」

「爹,我是想衝擊極道,所以不願嫁人啦。」李姌粉面微紅。

「女子無才便是德,至理名言啊。」李啟雲嘆息。

她若只是個普通女子,也不會有今日之難。

外頭,局勢一天一個變化。

洋人已經攻佔了大沽口炮台,向京城揮師,彼時,義和團在外破壞鐵路對抗洋人。在內,則大肆打砸各國使館,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遭清兵殺害。

主戰派連連上奏,要求與洋人決一死戰,而執掌大清數十年的慈禧太后,左右搖擺,一邊支持義和團鬧事,一邊又犯慫,對洋人進行物資援助。

至21日,慈禧忽然召開會議,一反常態,向八國聯軍宣戰,《詔書》曰: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當然,這是內部大臣才知道的詔書,屬於動員口號,並沒有公之於眾,也沒有公然與八國聯軍宣戰。

慈禧雖然是敗家娘們,但這點腦子還是有的。

......

清晨,李府大門。

「大哥,小心點。能逃就逃,切莫硬拚,我聽說各國血裔實力很強。」李姌低聲道。

尋常的洋槍洋炮對血裔威脅不大,只要不倒霉到被大炮正面轟中,普通洋兵很難把血裔一擊斃命。但從古至今,血裔一直活躍在戰場上。

洋人的血裔精銳比大清的更多更強,大清在經過連年戰爭的洗禮,血裔界損失慘重,且並非舉國血裔眾志成城,抵抗外敵。

實際上,除了義和團,目前只有北方血裔在抵禦外敵。

這樣的現象不是血裔界獨有,軍隊方面亦是如此。

大清對整個國家的控制力已經非常薄弱了。

在慈禧的動員大會之後,北方清兵正式加入抵抗八國軍隊的戰爭,李如風身為軍中高手,經驗豐富,被下令調往津市參與戰爭,抵抗聯軍進軍京城的步伐。

「家裡我會照顧好的,嫂子他們在莊子裡很安全。」李姌又說。

兄妹倆嘀嘀咕咕說了半天的話,送兒出征的李啟雲只有一句:活著回來。

「九兒,哥會凱旋的。」

久違的,李如風喚了妹子的乳名,伸手,輕撫她的頭。

「我想告訴那些人,不需要無雙戰魂,大清也能勝。」

很多年沒人喚她乳名了,李姌想起了年幼時,生母死的早,父親忙於公務,家裡那些妾室個個都是尖酸刻薄的,可勁兒的欺負這對沒了娘的小兄妹。

但在李如風十歲後,就沒人再敢欺負他們了,因為十歲那年,李如風覺醒了。

其實早些年,李姌先大哥一步覺醒,她沒說,貪戀著大哥的疼愛和守護。

一眨眼,大哥已經成家立業。

.....

自聯軍攻佔大沽口炮台,天津便成了兩軍必爭的戰略要地。要想避免京師被攻陷的命運,大清就必須守住天津。

起先,戰況不錯,捷報連連。

但隨著聯軍增兵,各國血裔齊聚,至7月6日起,津市戰事激烈。14日,津市淪陷,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同時戰死的還有前前鋒營統領李如風。

「身中數十刀,最後被默瑞家族的血裔高手一刀斬下首級。」

戰後,偷偷帶回屍體的部下是這麼說的。

那天正下著大雨,深夜,李如風的一位心腹帶著屍體回來了。

李姌聽聞噩耗,趕到外院,看見父親站在雨中,腳下是一具蓋著白布的屍體。

心忽然像是被什麼梗住,她一步步走過去,任由磅礴的大雨打濕單衣,打濕秀髮,雨水凝在長長的睫毛,彷彿她的眼裡也有一場大雨。

「你大哥.....沒了。」父親的第一句話。

「亂世之人,當死則死。」父親的第二句話。

「姌兒,殺光他們,殺光他們。」父親的第三句話。

「好。」

李姌語氣平靜的應了,「我想跟大哥單獨待一會兒。」

只有一個嫡子的父親萬念俱灰的走了。

現在想來,他走之前就存了死志吧。

好不容易有了最佳的人選,清廷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他自幼便以「長兄為父」四字為標杆,盡心儘力的保護妹妹,即使妹妹已經強大到能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大清很需要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重振信心,他想勝利,但又不好跟自己和父親坦白。

這是他會做出來的事。

那天,她在暴雨裡站了一夜,想著幼年的時光,想著和大哥點點滴滴的童年,想著大哥往昔的疼愛照顧,想著.....長兄如父。

.。m.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