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最佳娛樂時代》第668章 福氣又安康
第671章喪屍與男人的浪漫

混亂的馬路上,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女主角,穿著緊身體恤,瘋狂的衝上一片草地,後面跟來了一群喪屍。

在喪屍的追擊下,女主角腳踩高跟鞋,在草地上跑起來如履平地。

年輕的斯嘉麗-約翰遜。

於是,觀眾緊盯著銀幕,不少人都張大了嘴巴。

甚至有部分觀眾喃喃自語!

劇組專門根據斯嘉麗-約翰遜的身材量身打造的鏡頭設計,呈現在大銀幕的畫面上,只能用震撼來形容。

羅南相信,不管《活死人黎明》成功還是失敗,斯嘉麗-約翰遜的這個鏡頭,以後必然會被人做成動圖,然後在各種論壇和社交媒體上出現。

這也能給所有兇猛類型女演員一個提示,有優勢就要發揮!

天生的優勢不用,難道一定要扮醜賣慘?

美麗的東西才賞心悅目。

不得不說,影片一開始,觀眾就被女主角那驚天動地的震撼刺激到了。

有兇猛的女主角,有深受歡迎的特效和化妝逼真的喪屍,還有末日環境下的人類內鬥,更不缺乏血腥與殘酷的場景設計,影片成功吸引住了觀眾。

其實《活死人黎明》沒有任何創新,除了喪屍跑的更快之外,一切都是新瓶裝舊酒,還是喪屍片慣有的套路。

比如因為莫名其妙的危機,全世界爆發喪屍病毒,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喪屍,特別是主角身邊的人,喪屍自身沒有任何思考能力,也不會有獨立意識,只能依靠本能活動。

大致像是狂犬病,追上去咬人啃肉。

至於病毒怎麼出現,怎麼爆發的,那都不重要。

比如正常人一旦被喪屍咬到,很快就會變成喪屍,一般情況下,變成喪屍的時間很短,但情節一旦需要,撐上個幾天也沒有問題。

所有的喪屍類電影中,幾乎都有類似的情節,有的人被咬立即變喪屍,還有的人被咬了藏著掖著,等關鍵時刻變成喪屍跳出來咬人,以便帶來更多驚嚇和混亂。

還有,喪屍都是些行走的死人,死人自然不怕疼不怕受傷不怕犧牲,所以喪屍很有大無畏精神,不管如何去傷害他的肉體,喪屍都會像瘋狗一樣執著的去咬人,唯一能徹底幹掉喪屍的辦法就是爆頭。

嚴格說起來,這不是喪屍設定的需要,而是電影表現的需要。

因為爆頭能讓電影看起來血脈噴張,爆頭帶來的快感簡直無與倫比,大部分喪屍電影都是一場爆頭盛宴。

血花與腦漿齊飛,那是屬於喪屍的浪漫。

最後,有一點是所有喪屍電影或者文學作品都會著重表現的——面對喪屍與末日的威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甚至很多作品披著喪屍的外衣,真正的主題是人性。

喪屍作品除了自帶驚悚恐怖屬性之外,還往往帶有末日、災難等屬性,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的的重點往往不是喪屍,而是出處於極端環境下的人類,他們如何抉擇,是互相依靠互相幫助,還是為了自己生存殘殺同類……

沙海娛樂已經拿到手的漫畫《行屍走肉》,堪稱這方面的代表。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喪屍電影,依然屬於B級恐怖驚悚血腥片。

但以後,喪屍文藝片這種奇葩類型也會出現。

像喪屍愛情片之類的,也不罕見。

喪屍,也能從B級片中的小分類,漸漸成為荷裡活影視創作裏面的一個大類。

曾經羅南經歷的2012年,因為某部荷裡活電影宣傳時不斷製造末日恐慌氛圍,一度引起人心惶惶的關係,很多文學作品都以2012年世界末日是喪屍爆發作為背景題材。

甚至,當時羅南身邊的有些人,還瘋狂購買囤積生活必需物資,建立自己的避難基地……

如今這個時代,電影與電影宣傳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按照《行屍走肉》這類作品的設定,如果真要出現喪屍爆發的可能,最不幸的不是變成喪屍,而是倖存下來的人類,倖存者才是真正的行屍走肉。

喪屍的浪漫在於爆頭,男人的浪漫是什麼?

或許有人會回答機甲什麼的。

男人的終極浪漫是電鋸啊!

那些真正彪悍的男人,從來都不用躲在鐵殼子裏面,而是直接掄電鋸上去硬懟!

比如德州的電鋸猛男,比如敢鋸鬼的美國二貨艾許,比如森林裏面硬撼臭狗熊的小光頭等等。

電鋸一響,血肉萬兩!

《活死人黎明》的高潮,無疑是倖存者們用電鋸怒懟喪屍。

那飛起的頭顱、濺射的血漿、四散的斷肢,簡直讓人血脈噴張。

還有比電鋸切割喪屍更浪漫的嗎?

影片來到結尾,女主角因為被喪屍咬傷,與倖存者們告別,選擇獨自斷後,讓其他人逃向小島,然後她站在碼頭的油桶旁邊,吸引了大部分喪屍,開槍射中油桶,爆炸的火焰衝天而起。

這是羅南要求的結尾。

既然影片第一主角是女性,既然斯嘉麗-約翰遜是女主角,結局自然要符合目前女權運動蓬勃發展的潮流。

女主角拯救世界,而不是女主角等待男人來拯救。

面對一個身材和顏值處於巔峰的女明星,男觀眾不會升起反感,兇猛是最好的說服力。

女性觀眾則對結局頻頻叫好。

不得不說,信息的流暢和經濟的發展,讓大批女性認定女人也能做到男人的很多事。

這種女性作為第一主角的電影裏面,女主角再兇猛,也不能無腦。

電影放映結束,《活死人黎明》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近年來最出色的喪屍題材電影了。

羅南接受過祝賀,準備離開劇院,離開前給斯嘉麗-約翰遜發了條今晚相約的短息,斯嘉麗-約翰遜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曾經文藝女神的經歷,讓她很有氣質。

明星嘛,都需要外在的人設。

有的明星耿直、有的明星傻頭傻腦、有的明星愛把妹、有的明星愛勾男、有的陽光燦爛、有的陰柔怪異、有的標榜女權,還有一大批傻白甜……

這些往往都是精心設計的形象,而且隨著社會和娛樂圈的發展在變化。

說起來,還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專一,始終如一的喜歡二十五歲以下年輕漂亮身材好的模特妹子。

這部《活死人黎明》,沒有《斯巴達三百勇士》和DC超級英雄電影風格的影子,扎克-施耐德在畫面和鏡頭運用上面,還是更加偏向於傳統。

影片在喪屍文化愛好者群體中的反響不錯,首映結束之後的第二天,迅速有統計數據到了相對論娛樂這邊,羅南也看到了CinemaScore的統計,影院觀眾現場平均打分為「A—」,在喪屍類電影中屬於不錯的評價了。

另外,爛番茄指數百分之七十五的新鮮度,IMDB用戶平均7.7分的打分,在最近二十年來的喪屍類電影當中,都堪稱首屈一指。

過往這些年,不算《生化危機》這種遊戲改編電影的話,很少有喪屍類電影投資超過1000萬美元,像《活死人黎明》這樣直接掏出2000萬美元預算的喪屍電影,更是絕無僅有。

在荷裡活電影製作公司的傳統裏面,喪屍類電影基本是B級片血腥片的一個分類。

最近一部大投資的喪屍類電影是《殺出個黎明》,這片子公開預算1900萬美元,北美票房只有2500多萬美元,到現在還沒有回本。

這也是荷裡活不再輕易大投入喪屍題材的原因。

投資一旦提高,回本太困難。

但《活死人黎明》改變了這種局面。

精良的製作,邏輯尚能自洽的劇情,震動人心的女主角,血腥屠殺喪屍的場景,再加上出色的宣傳發行,都為這部影片帶來了成功的可能。

北美上映首日,《活死人黎明》在3159家影院拿下1154萬美元,壓過同期上映的新線影業的《蝴蝶效應》的568萬美元,穩穩站在了票房榜第一位的位置上。

到了上映第二天,單日收穫繼續維持在這一水準線上,1198萬美元的票房,也將影片的北美票房推過了製作成本線。

在八月份還未成為北美暑期檔之前,屬於電影市場的淡季,缺乏真正的一線製作上映,這個檔期一般都是二三線影片的選擇。

周末三天過去,在上個月的《死神來了3》因為《蜘蛛俠2》的衝擊,開畫措施票房冠軍之後,使館影業終於又獲得了北美票房榜冠軍。

《活死人黎明》以3120萬美元的票房開畫,榮登北美票房榜第一位。

排在第二位的是上映第二周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1869萬美元的票房,足以保證它的次周末收入。

曾經大名鼎鼎的《蝴蝶效應》,票房表現並不像名氣那麼大,首周末1706萬美元的票房只能排在第三位。

扎克-施耐德走上了應該走的導演之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