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最佳娛樂時代》第520章 人窮志短
第523章太不公平

五月份的最後一個周末,《地牢圍攻》在北美全面上映,由於之前引起的一系列爭論,導致熱度急劇升高,首周末開畫影院由最初的2500家左右增加了2920家。

在很多影評人的評論中,不但這屆觀眾不行,這屆院線也不行!

《地牢圍攻》本來就是全方位的爛,又與影評人結下如此深仇大恨,其享受到的待遇可想而知。

北美上映第一天,以收集影評人影評作為評分依據的爛番茄網站上面,《地牢圍攻》成為了最為引人矚目的電影。

因為這部影片刷新了爛番茄的各種記錄。

《地牢圍攻》在爛番茄上標記為腐爛,指數低至史無前例的百分之三!影評人平均打分23分!

用《荷裡活報道者》專欄影評人托德-麥卡錫的話來說,《地牢圍攻》就不應該立項,不應該拍攝,更不應該上映。

《洛杉磯時報》的專欄影評人肯尼斯-圖蘭如此說道:《地牢圍攻》這樣的電影出現在影院中,是整個電影產業的悲哀和墮落!

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沒有直接評論這部影片,只是留下一句話:我以評論《地牢圍攻》為恥!

《地牢圍攻》的各種口碑,不出預料的全面淪陷。

IMDB上面,《地牢圍攻》的用戶平均打分下滑到了3.5分。

即便是寶哥後援團的成員,烏維-鮑爾版塊評論組的成員,基本也沒有人打分在5分以上。

《地牢圍攻》確實爛出了風格,爛出了特色。

在最能反映影片觀眾口碑的CinemaScore方面,影院觀眾現場打分為「E」,用CinemaScore的衡量標準來說,就是不應該被拍出來的爛片。

一般情況下,影院觀眾現場打分為「E」的電影,商業上的表現會慘痛的叫製片方不忍心去看。

「賴特,你覺得這個數字能實際反映出影片的真實市場狀況嗎?」

拉斯維加斯百麗大酒店的一間豪華套房中,CinemaScor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德-明茨看著手中的報表,問自己的手下:「預測首周末票房1600萬美元,北美票房落點4000萬美元?」

賴特-索伯斯基說道:「《地牢圍攻》的觀眾打分為E,按照我們的計算公式,影片的票房會更低。這已經根據影片引起的火熱動態,翻了數倍。」

艾德-明茨搖頭:「我們根據影院觀眾現場打分的計算公式準確率是非常高,但你們的工作方式是不是有點僵化?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適合套入計算公式,《地牢圍攻》是我們的公式根本計算不出來的那種片子。」

「可是……」賴特-索伯斯基一直對CinemaScore由現場觀眾打分進行票房預測的計算方式深信不疑:「這套公式讓我們預測對了無數電影成功或者失敗。」

CinemaScore直譯過來就是觀眾評分,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全荷裡活乃至全北美最權威的電影市場分析機構,其調查分析不涉及影片的藝術或者其他專業評分,只針對市場。

對於艾德-明茨這個名字,普通影迷甚至資深影迷都無比陌生,只有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才知道他和他公司的能力。

他從來不參加任何首映禮,荷裡活的權力榜單上從來不會出現艾德-明茨這個名字,但是他在過去數年對整個荷裡活電影工業做出了一個巨大貢獻──他創辦的CinemaScore電影市場調研公司為整個業界提供了無法估量的票房參考信息。

不同於職業影評人或者媒體,CinemaScore完全以市場作為參考,往往在觀眾看完影片之後立即進行調查,根據這些觀眾口碑做出的評分也是最好的一線市場數據。

CinemaScore的評分很容易理解,A即是成功,B就是還可以,比較滿意,C就是壞消息了,意味著票房慘劇即將發生,一般剛上映的影片觀眾極少會給出D以下的評分,如果有影片拿到,基本意味著它根本不該出現在影院裏。

雖然已經年屆六十,但艾德-明茨不僅沒有退休的意思,還保持著親自到影院看電影,體驗一線市場的良好習慣,不過在觀看眾多主流商業大作之餘,他也會挑選一些小成本影片觀看。

艾德-明茨說道:「總會有特例。」

賴特-索伯斯基問道:「那《地牢圍攻》的數據……」

今天白天,艾德-明茨已經看過《地牢圍攻》,也關注過各種新聞動態,特別是互聯網上堪稱熱火朝天的討論。

他緩緩說道:「北美首周末票房可能接近3000萬美元,北美票房落點應該在7000萬美元左右。」

「這麼高?」賴特-索伯斯基也看了片子,對爛到滿屏幕都是屎的《地牢圍攻》實在沒有半點信心:「這片子真的很爛。」

艾德-明茨緩緩說道:「你忘記當年的《女巫布萊爾》了?這片子爛嗎?」

賴特-索伯斯基瞬間無語,從電影質量上來說,《女巫布萊爾》也是超級大爛片。

艾德-明茨提醒道:「《女巫布萊爾》票房大賣,與其說是電影的成功,不如說是營銷推廣的成功。《地牢圍攻》和《女巫布萊爾》背後站著同一個人,這兩部影片都在他的幕後推動。」

賴特-索伯斯基恍然大悟:「您是說羅南-安德森?」

「沒錯,就是他。」艾德-明茨說道:「當年的《女巫布萊爾》,所有人的視線都被影片的導演和製片人吸引走了,卻沒多少人注意到,是買下影片的羅南-安德森導演了整場病毒營銷。現在呢?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烏維-鮑爾身上,卻不明白烏維-鮑爾只是羅南-安德森掌控的傀儡。」

他斬釘截鐵般說道:「羅南-安德森不僅僅是製片人和電影公司老闆,過去無數示例向我證明,羅南-安德森還是一位頂級的電影營銷大師!像他這種人,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代表著看準了機會!」

賴特-索伯斯基想起了羅南-安德森的多個電影項目:「這人確實很厲害,連已經死掉的海盜電影都能在他手裏重新活過來。」

艾德-明茨說得夠多了,擺了擺手:「按照我說的去發佈吧。」

《地牢圍攻》在周五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排片率最高的影片,前一個周末上映的由帝門影業製作發行的《驚聲尖笑3》,只能緊隨其後。

同周末開畫的《神秘河》,雖然由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西恩-潘和蒂姆-羅賓斯這樣的大明星主演,但影片商業氛圍不濃,明顯是沖著年底的頒獎季去的,並沒有太大的市場影響力。

儘管再過一個周末,在萬聖節檔期由《德州電鋸殺人狂》和《弗萊迪大戰傑森》這樣的老牌IP類型的恐怖片上映,不過在這一個周末,《地牢圍攻》還是輕鬆搶佔了電影市場的頭把交椅。

周六一早,洛杉磯市區陽光照亮了街道,也驅散了老城區隱藏在黑暗中的罪惡。

查爾斯-艾瑞克出門買了早餐,邊吃著熱狗邊急匆匆的朝自己的老公寓走去,來到公寓樓門口時,掏出零錢要了一份報紙,抓著油漆斑駁的老式樓梯扶手,朝著三樓走去。

二樓傳來一對夫婦的爭吵聲,樓房實在太老,隔音效果太差,住在這裏太糟心了。

查爾斯-艾瑞克摸了摸臉上還有點發青的傷,這頓胖揍沒白挨,先後拿到手近十萬美元,等下周工作日就去看房,一定要搬出市中心,最好去周邊的城市買新房子。

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跟馬迪亞斯這個僱主合作的機會了。

這麼講究信譽,付出就能拿到相應回報的好僱主,在洛杉磯不多了。

自己全力配合,短短半個月時間,拿到的手的收入頂過去三年的收入總和。

職業影評人要有操守,但影評人也要吃飯,也要改善生活啊。

回到公寓,樓下的爭吵聲仍舊不斷傳來,查爾斯-艾瑞克吃完熱狗,乾脆戴上耳機播放音樂,屏蔽掉這煩人的噪音,反正接下來要看報紙,聽不見外界的聲音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打開報紙,先去翻娛樂版面,找到了最為關心的《地牢圍攻》的消息。

最顯眼的無疑是《地牢圍攻》的首映票房,數據統計就擺在面前。

查爾斯-艾瑞克嘆了口氣:1234萬美元!

影評人果然是落後於這個時代,對商業電影的影響力不斷降低嗎?那麼多影評人漫天的差評和攻擊,竟然絲毫不能阻止《地牢圍攻》這片子獲得票房上面的成功。

爛片拿到高票房,這都什麼事?對那些認真拍片的導演來說,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想到烏維-鮑爾可能會趾高氣昂的模樣,查爾斯-艾瑞克心中一片苦澀。

但想到自己拿到的報酬以及簽署的協議,還有整件事背後可能存在的強大的集團勢力,這片苦澀又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自己也是這件事的受益者之一啊。

《地牢圍攻》肯定要獲得成功,說明烏維-鮑爾的導演生涯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這個德國人以後肯定會再拍新片子,等他新片子上映,是不是又有大掙一筆的機會呢?

嚴格說起來,《地牢圍攻》成功,對自己也是好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