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喜上眉頭》123 想做神仙的皇帝
?錦衣衛指揮使寧通唯一的女兒、最得寧貴妃寵愛的宴真郡主終於被救治了過來。

只是命雖保住了,半張臉卻生生毀了……

此事只在暗下被傳開,卻無人敢在明面上議論半字。

而此事的起因,也已被查明了。

竟是四皇子祝又沅貪一時新鮮,帶人前去束風園觀看巨獅還不夠,又強令看守之人將鐵籠打開,丟了活雞活狗進去,要看獅子捕食的情形。

可在過程中,四皇子偏還嫌不夠有趣,又賤兮兮地丟了石塊砸去。

這石塊好巧不巧地砸中了獅子一隻眼睛,就在四皇子興沖沖地炫耀自己砸得極準之時,被激怒的獅子發了狂,咬傷了看守之人,竟逃脫了出來……

僥倖之下,四皇子倒不曾受傷,卻嚇病了。

不是被獅子嚇得,而是被寧貴妃給嚇得。

寧貴妃的跋扈向來連遮掩都懶得遮掩,她已幾番鬧到皇上面前,哭著讓皇上給侄女做主,說是四皇子頑劣不堪,必須要嚴懲。

她膝下無兒無女,是真正將侄女當作了親生女兒來看待的。

寢殿之內,身上穿著佛家的僧袍,手裏拿著道家的拂塵,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正在打坐的昭豐帝聽著寧貴妃這話覺得有些怪怪的。

老四頑劣不堪?

可他不是你養大的嗎?

他看著寧貴妃,忍不住問道:「老四自幼養在你身邊,他這般頑劣,你豈不是要擔上教養不當的罪過?」

寧貴妃一噎。

「皇上這話是何意?」她委屈又憤懣地道:「臣妾可憐的宴真遭此大禍,難不成臣妾還要自罰一番?」

「朕豈會是這個意思……朕只是……」覺得這麼說來還挺有趣的?

昭豐帝咽下不該說的話,好聲好氣地哄道:「那愛妃說要怎麼罰老四才能消氣?他如今尚且病著,愛妃隻管說,朕先給他記上——」

從前他子嗣單薄,老大老二都早夭了,可自從老三祝又樘被接回來之後,他的兒子漸漸跟不要錢似得多了起來,物以稀為貴,兒子多了便也不寶貝了。

他如今隻想著早日煉成不老仙丹,他一顆,愛妃一顆,兩個人做一對長生不死的神仙眷侶,如此便算是圓滿了。

這麼一想,昭豐帝便忍不住勸道:「咱們遲早是要飛升仙人的,愛妃何苦要為了這些凡塵俗事過於煩憂?莫氣莫氣,只是過眼煙雲罷了,不妨豁達一些。」

寧貴妃聽得在心中直翻白眼。

「臣妾不管那麼多,犯了錯必是要罰的,先要罰他去同宴真賠不是!念他年幼的份兒上,隻罰十板子便罷了,再命他去太廟守滿三月,反省贖過!」

「這……」昭豐帝眼中閃過思量。

「皇上還嫌臣妾罰得重了不成?若不叫他長個記性,日後還不知要惹出什麼禍事來!」若不是因為他是皇子,她真想直接將人打死了給宴真出氣才好!

「不,不重。」昭豐帝搖搖頭,慎重地道:「只是,將守太廟三月改為守上八十一日如何?」

「為何?」

僅差十來日,有何區分嗎?

寧貴妃滿臉疑惑。

「佛語有雲,九九歸一,終成正果——圖個吉利。」

寧貴妃:「……」

昭豐帝取出了一粒丹藥,遞向寧貴妃。

「愛妃近來似乎又消瘦了,這駐顏丹是朕親自為你煉製的,快快服下吧。」

寧貴妃比他年長十九歲,今年已滿五十整的人,雖然平日裏精心保養,臉上卻也已經皺紋橫生。

寧貴妃將丹藥接過,謝了恩。

待出了寢殿,轉臉就將丹藥捏碎,一臉嫌棄地撒入了花盆中。

什麼駐顏丹,她上回吃了一丸,足足嘔了三日,偏偏皇上還說嘔了濁氣出來,是好事。

去他娘的濁氣,她才不想當神仙,她隻想做寵妃,萬人之上為所欲為!

……

剛用罷早食的時辰,已是酷熱難耐。

火團般的太陽高懸,透藍的天空上,連半片雲都瞧不見。

一輛青帷馬車停在開元寺寺門外,有丫鬟婆子先跳了下來,再扶下了三位姑娘。

最大的那位約是十四五歲的模樣,著丁香紫綉蝶薄衫,淺藕色的褶裙,面容明麗動人。

這是張家的大姑娘張眉嫻。

今日她帶著三妹張眉壽與四妹張眉箐一同來開元寺上香。

此時時辰尚早,寺中香客只是寥寥而已,姐妹三人被知客僧引著進了前殿。

張眉嫻上了香,捐了香油錢,又將自己虔誠抄寫的經文交到小沙彌手中。

「三妹,四妹,你們先去別處玩,我有話要對佛祖說。」

張眉嫻開口說道,臉上略有些不自在。

張眉壽和張眉箐答應下來,相攜離了前殿。

「三姐,我想吃這寺裡的豆耙餅了……」張眉箐說著,就偷偷咽了口水。

開元寺裡的齋飯遠近聞名,其中豆耙餅最為有名。

「眼下尚早,離晌午開齋飯還有些時辰呢。」張眉壽說道。

況且她們今日出門,是答應了家中上完香便回去的,並不會留下用齋飯。

「那咱們去廚房瞧瞧唄,萬一有現成兒的呢?或者,咱們多捐些香油錢,跟做豆耙餅的師傅學一學是怎麼做的……」張眉箐向來對好吃的東西極上心。

張眉壽隱約記得,這位性格內斂的四妹妹自幼不好女紅,偏愛下廚,長大後也一直如此。

左右閑來無事,張眉壽便跟著張眉箐往寺廟後廚而去。

前殿內,張眉嫻跪在蒲團上,嘴裏頭正低聲念叨著。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信女張眉嫻別無他求,不求姻緣萬般如意,隻願不要叫我嫁去那糟心又接連剋死兩位妻室的王家……信女寧可青燈古佛,一生供奉菩薩,也不願給那人做續弦……」

她的聲音虔誠又透著無助。

這聲音本又低又細,卻仍是清楚地傳入了剛踏入殿內的僧人耳中。

前來求佛者,多有各種不順心之事,年輕的姑娘家為了親事煩憂,這無甚稀奇。

只是僧人不知因何,仍下意識地投去了視線。

張眉嫻叩拜罷,已經起身。

轉身之際,四目相對。

僧人眼底閃過一絲不甚明顯的意外之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