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喜上眉頭》126 驚人的巧合
?「三妹,我發現了一件十分巧合之事。」不必張眉壽多問,張秋池便直截了當地說道:「大伯娘的外祖家,也在湘西。」

他這個「也」字,指得自然是苗姨娘同是湘西人氏。

張眉壽略有些意外。

她倒從未留意過柳氏的外祖家是哪裏人,隻偶然聽張眉妍說過,似乎自從柳氏的外祖外祖母過世之後,因隔得遠,相互間的來往便少了。

「大哥想到了什麼?」她連忙問。

「我猜測,姨娘與大伯娘早已相識。」張秋池表情複雜地說道:「那日我去見姨娘,曾問起她此事,雖她仍不願多說,但我隱約看得出,我興許是猜對了……」

但他越想苗姨娘的態度越覺得奇怪,他甚至察覺到她很畏懼自己問起過往之事,可他始終不解苗姨娘究竟是在畏懼什麼。

大伯娘當真有那麼可怕嗎?

「而且,我昨日又意外得知了一件更為巧合的事情。」

張眉壽思忖間,又聽張秋池說道:「在湘西當地,有外孫女辦完及笄禮之後,回外祖家小住數月,由外祖家福壽雙全的長輩梳頭的習俗。」

聽到這裏,張眉壽眼中已經開始有了波動。

果然,就聽張秋池道:「我使了小廝去打聽,方知大伯娘今年虛齡二十有九,十三年前,正是她及笄之年……」

張眉壽已經聽得內心動蕩起來。

她先前雖是得知了苗姨娘與柳氏暗下有往來、或是交易,可並未想過當年苗姨娘與父親的意外邂逅,可能也與大伯娘有關!

張秋池雖覺得妹妹聰慧,卻怕她的算數做得不好,會聽不懂,便又細緻地解釋道:「而我今年已滿十二,算一算的話,父親當年在湘西遇上姨娘之時,彼時剛行完及笄禮的大伯娘,十有八九也在湘西。」

張眉壽有些出神地點著頭。

說實話,張秋池的身份擺在這兒,能做到這個地步,去深究當年那些於他而言並不光彩的事情,當真讓人意外,也讓人欽佩。

可現下張眉壽腦子裏亂紛紛的,隻覺得不可思議。

眼下看來,苗姨娘與大伯娘顯然早已相識,表面卻一直裝作毫無交集,只在暗下往來。

且當年父親在湘西偶遇苗姨娘時,大伯娘極有可能也在湘西……

「我在想,會不會姨娘當年與父親相識之事……實則與大伯娘有關。」張秋池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猜測。

張眉壽與他的想法相同。

可是,為什麼?

當時尚且只是及笄之年、待字閨中的大伯娘為何要那樣做?

苗姨娘雖明面上在包庇大伯娘,可顯然並不情願為大伯娘所用——若不然,這些年來她絕不會這般安分守己。

且上一世,張眉壽清楚地記得苗姨娘是為了醫治宋氏而死。

顯然是對當年之事愧疚極了的……

所以,苗姨娘與大伯娘倒不大像是早有勾結的關係。

不是勾結,難道是脅迫?

張眉壽越想越覺得疑惑,對上張秋池的眼睛,也是與她如出一轍。

不猜了。

沒有證據的事情,任憑猜得再如何吻合,也只是猜測而已。

想要證實真相,必須要先弄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年經歷了此事的人,不外乎是父親、苗姨娘和大伯娘三人——若咱們猜對了的話。」張眉壽拿手指支著下頜,看著張秋池說道:「苗姨娘顯然不願說,大伯娘更不必提。父親未必知道內情——但興許能回憶起一些有用的線索。」

張秋池目含驚訝地點頭。

「三妹理得極清晰。」

他當真越看三妹越覺得不似普通的女孩子。

但轉念一想,三妹本就不普通,單說長相便是格外出眾……興許生來就註定是不尋常的罷?

「所以咱們只能等父親回來之後,再查此事了。」張秋池早已反覆想透徹了,今日找到張眉壽,便是想將自己所知所猜說給她聽一遍。

張眉壽在心中道了句「未必」。

她方才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來。

「三妹,我認為此事先不要同母親說來得好。」

張眉壽點頭。

事情未證實之前,確實不宜向母親多提。

她再看向張秋池時,由衷地道了一句:「大哥,謝謝你。」

「謝我作何?」張秋池一愣之後,旋即笑了。

「這都是我應當做的,況且,除了這些簡單淺顯之事,我也幫不了什麼大忙。」

「不,大哥已經做得極好了。」張眉壽想改口為「最好了」,卻覺得有撒嬌的嫌疑,自顧打了個寒顫,便沒能說出口來。

得到妹妹的認可,張秋池彷彿格外開懷。

他笑著說道:「無論如何,我會儘力的。」

他自知身份尷尬,卻也不願當年之事不清不楚。

他力量微渺,卻也想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家人——若保護顯得太無私,改成「彌補」也無不可。

姨娘常說,他們虧欠張家,虧欠父親母親,生來即背上虧欠的名聲,他也曾有過不甘。但後來他懂了,即便他生來無辜,可姨娘並不無辜……母債子償,是以,隻當是替姨娘贖過也好。

「大哥,我想讓你替我幫父親回信。」

張眉壽這才說出自己的來意。

張秋池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

父親來了信,妹妹想回卻尚不大會寫字,來找他這個做大哥的幫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被妹妹需要的感覺真得很好啊。

做大哥的自顧欣忭了一番,可待提筆寫時,聽得張眉壽的口述,卻是驚得手中的筆都砸在了信紙上,隻好又重鋪一張。

這一回,他凝了神寫,卻越想越驚異。

浙江遭了洪澇此事他也聽聞了。

可是……

「三妹,你是如何想到這些的?」張秋池擱了筆,拿久久無法回神的眼神看著張眉壽。

他方才一直想問,隻恐打斷了三妹的思路,才一直忍到寫完為止。

這與其說是一封孩子寫給父親的家書,倒更像是處處嚴謹周全的自保之法,和面對洪澇災害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時的應變之策。

三妹甚至在隱晦地提醒父親遇到不平之事不要強出頭,即便是應對災情時說話做事都需小心提防身邊之人。

這是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子該有的思慮嗎?

張眉壽若能讀懂他的眼神,必然要在心裏回他一句:必然不是七八歲孩子的思慮,而是七八十歲老媽子的絮叨……

張秋池兀自陷在震驚當中,無法自拔,等人來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