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喜上眉頭》260 死磕到底
對啊,人家老太太擊鼓時便明說了,告得是長子不孝,可是半字沒提要定其謀害之罪啊。

在堂上辨了這麼一遭,雖因證據不足而無法定其謀害罪,可在陳述此事的過程中,張彥的種種行徑已足以證明其不孝之實。

即便只是放縱原配作惡,未及時約束,以致生母險些喪命,便已是大不孝了!

且經此一辯,即便沒有證據,其謀害親母的惡名也必然會被傳開——

程然深深地看了張敬一眼。

而後,看向臉色發白的張彥。

律法雖無法定其罪,只能與牢獄生活失之交臂,可其罪行,已在人心。

且不提言官的彈劾,單說他今日離開此處,日後也休想再能抬得起頭做人了。

依大靖律法,謀害父母,已殺者,則判凌遲之刑;若未致死,則判處絞刑;

即便是過失殺人,也要杖一百,流放三千裡。

如張彥這般,無法證明有謀害之舉者,隻定為不孝不敬,亦要杖責六十,再交由父母與族中處置。

程然下令,命人將張彥拖下去,當眾杖責。

圍觀者唾罵之餘,又覺得大快人心。

「侄媳婦,二郎,三郎。」此時,族長語氣悔恨地開口說道:「此事是族中失察了,竟遭其蒙蔽——今日,我便當眾寫下除族文書,將張彥從族中除名!」

其餘族人皆點頭,或表歉意,或指責張彥。

「果真都是一路貨色。」宋氏冷笑著低聲說道。

說話間,下意識地朝著身邊看去。

三丫頭呢?

阿荔也不見了。

「可瞧見三姑娘了?」宋氏連忙朝著身邊的丫鬟問道。

丫鬟答道:「三姑娘去買糖葫蘆了——」

剛剛有個賣糖葫蘆的老伯經過這裏,吆喝得極大聲呢,只是被差役趕去了外面,三姑娘便帶著丫鬟追出去了。

宋氏聽得一窒,往外面看了一眼,不由嘆了口氣。

這丫頭真是分不清輕重。

有這麼大的熱鬧可瞧,還吃什麼糖葫蘆啊!

糖葫蘆什麼時候吃不得,熱鬧錯過可就沒有了。

堂內,張巒嘲諷地道:「諸位何必再假仁假義,你們此時將張彥除族,不外乎是因為見他已無利用價值,又不想被牽連罷了。」

「你這是什麼話?」

族人們紛紛變色,暗暗交換著眼神。

他們如此好聲好氣,便是暗示張巒,此事若能就此揭過,族中也不會再提要將他們除族之事了。

可張巒半點不願順著台階下……未免太不明利弊了!

遇上不識好歹的人,真是令人頭疼。

「侄媳婦,既此事大人已有公斷,那其餘事宜,我們不妨回去之後再行商討。」族長轉而向張老太太說道。

畢竟是個年紀大的,多少應該比年輕人懂些輕重。

「這可不是諸位與那不孝子勾結在一起,要脅迫我交出房契之時了!」張老太太聲音沉沉。

族人們氣得面紅耳赤。

竟是個更加不識抬舉的!

「我們作為長輩,本欲退上一步,息事寧人,以保全你等顏面……可你們既執意不分青紅皂白,那今日便只能當著大人的面,說個清楚了!」族長語氣慷慨。

「正有此意。」

張敬稍作歇息後,重新站了出來,做了「請」的手勢:「年長者先言。」

言外之意,你們老你們先說。

張彥已經被鬥趴下了,還怕這些老糊塗不成,再戰一回合,就可徹底了結此事了。

「即便沒有大郎之事,你們出言狂妄,不敬長輩,亦是事實,將你們除族,乃是族人商議之後的決定——你們有什麼憑據說我們與大郎勾結,妄圖侵吞你們手中的私產?」

「族長所言沒錯!那日先是二郎妻室口出狂言,辱罵尊長,雲氏不知約束,亦出言不遜!」

「二郎亦是!」

「更不必提二房向來奢侈傲慢。」

指責之言不斷,唾沫橫飛。

張巒全然沒去聽,隻拿出手中除族文書:「說得冠冕堂皇,可你們的私心,全寫在這除族文書裡了!」

「脅迫我母親交出宅屋房契,要我二房雙手奉上商鋪田產,否則便以不孝之名將我除族——在祠堂之內,你們親口所言,此時卻不敢承認嗎?」

說著,呈上了除族文書,交由程然過目。

程然看罷,皺眉問道:「可有此事?」

他也不想問這樣多餘的廢話,可不問又不行。

族人自是不認。

「定你不孝之名,其中自有原因——你父親當年被你生生氣至瘋癲,此事族中之人有目共睹,由不得你抵賴。」

既然躲不過,那就死磕到底好了!

張家族人眾口所指之下,張巒休想擺脫掉這個惡名!

到底張清奇瘋了這麼些年,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發的瘋,任憑張巒再怎麼反駁都是無力蒼白的。

張巒冷笑道:「這話若由他人來說,我尚需辨上一辯,可經你們之口,我卻是辨也不屑去辨的——你們既有所圖,這等毫無憑據之言自然是栽贓陷害。」

「大人,自古以來,孝與不孝,須由父母評判。外人之言偏頗居多,且這些人居心在此,汙衊之意昭然若揭。」張老太太看著程然說道。

程然不可置否。

話是如此,可再如何爭辯下去,雙方各持說法,結果只能是不上不下。

此事已輪不到他來斷定,不管真相如何,對方最壞的結果都只是接受外人的揣度與譴責而已。

這就像是大街上兩個人吵架,一個人說他罵我了,一個人說根本沒罵——橫豎是爭不出究竟來的。

所以,張巒方才選擇當眾與族人對峙,其實……根本毫無意義。

倒不如私下解決此事來得妥當。

張巒暗暗握緊了手指。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此舉並未是為一時賭氣。

想到路上女兒對他說的那兩個字,他心中忍不住一陣激蕩。

女兒說得對,不該是他們的汙名,他們絕不去擔,不管是以什麼名目被除族——錯的又不是他們,他們憑什麼要被驅逐?

他當時剛趕回家,心中震怒,是下了狠心想要脫離張家,故而甘願被除族,卻險些忘了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大人,既我們雙方互為原告被告,所言皆有私心,或為維護各自利益,故而都無法作為證詞。既如此,那便不如交給外人來評判對錯。」張巒開口說道。

「哦?」程然面露思索之色。

「我們舉家是否狂妄、不敬、悖逆,我張巒是否不孝——皆可交由世人來評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