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41章 榆錢
榆錢長成了,大妗子讓志遠哥哥捎來了一籃子,淺綠鮮嫩,外形圓薄似銅錢。兄妹仨一人抓了一把塞到嘴裏,清香中帶著絲絲甜味。

媽媽說:「今年的榆錢真嫩。」

姥姥解釋:「二月裡寒食榆不老,三月裡寒食老了榆。今年節氣早,榆錢就嫩。」

這裏的人們把清明節叫做寒食,二月裡和三月裡寒食說的是農曆時間。

中午,姥姥做了雜麵榆錢窩窩,鬆軟可口,越嚼越香,兄妹三人比著吃,那叫個香。姥姥看了嘆口氣,開始憶苦思甜。

姥姥小時候,年年青黃不接春三月,榆錢兒就是窮苦人的救命糧。人們用九成榆錢兒攪合一成雜麵,放在鍋裡蒸成榆錢飯,吃著很順口,也能哄飽肚皮。就連幹了的榆錢也掃起來,用水泡軟接著吃。

看姥姥說的傷心,爸爸為了寬老人的心,講解起榆錢的藥用價值。榆錢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熱利水,殺蟲消腫。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帶下,小便不利,水腫,小兒疳熱羸瘦,燙火傷,瘡癬等病症,因此說榆錢也是防病保健的良藥。

「榆錢是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又由於它是『余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可有『余錢』的說法」姥爺的話永遠是精闢的概括。

悠悠心想,你們不知道的是,後世榆錢因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吃法也多種多樣,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當春天榆錢一串串地綴滿枝頭,人們就會趁鮮嫩採摘下來,做成各種美味佳舀。物以稀為貴,榆錢飯由於極其難得,進入各種高檔場所,成為別有風味的珍饈佳肴。

今年農曆的二月二十四是清明節,二十一日張集大集姥姥去進貨,帶回來高高的一大摞草紙(用麥秸為原料做成的紙張,主要用作包裝,又叫包裝紙)。下午,就有許多的老年人專門來買,而且一人就買倆仨張。

悠悠奇怪了:「姥姥,怎都買草紙?」

「後天是寒食(這裏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節,大家上墳當火紙(紙錢)。」

原來,動亂開始後,上墳燒紙就被列入破「四舊」,墳頭都被當成「四舊」平了,沒人再敢製造和買賣祭奠專用的紙錢。人們為了寄託自己的哀思,用包裝草紙代替火紙上墳。買上幾張包裝紙,自己裁成火紙大小,用剪子絞成紙錢。

二十三日下午,生產隊把菜園裏剩下的菠菜都收了,分給各家過寒食。菠菜都長成了一尺多高的大顆,莖稈有手指粗細,好在還嫩,一掰就斷。

寒食節一早,哥哥跟著寶景折回一抱嫩柳枝,插在門的兩邊,還擰了幾個柳笛,嗚嗚啦啦地吹著。悠悠要了一個,費了好大的勁才吹出點響聲,迪迪挵(nong,一聲)得兩個腮幫子鼓鼓的,一點響聲也沒出,倒是把哥哥的柳笛試了個遍,就這還纏著哥哥不依不饒的。

「雞蛋煮熟了。」姥姥的話剛落地,迪迪撂下哥哥跑向廚房。姥姥從鍋裡撈出來六個雞蛋放到冷水裏拔涼,分給兄妹仨一人兩個。

悠悠趕緊地剝了一個,放到嘴裏咬了一口,真好吃,比後世帶有飼料味的雞蛋香了好多倍。

悠悠把雞蛋放到姥姥的嘴邊:「姥姥,您嘗嘗,真好吃。」

「姥姥吃過,你吃吧。」姥姥說著把頭扭到一邊。

「姐姐,我吃。」迪迪張著嘴等著悠悠喂,還不忘把手裏的雞蛋遞給姐姐。

昊昊跑出去給姥爺送了一個,見姥爺不要,就和姥爺分著吃了一個。剩下的那個雞蛋,撕下一小塊門上的春聯紙,把雞蛋殼染成了紅色,裝在口袋裏去和小夥伴玩碰雞蛋。

悠悠給出主意:「哥哥,你用小頭碰他們的大頭準贏」。並用自己和迪迪的雞蛋做實驗,高興地哥哥直蹦,爸爸給他講解其中的道理。

早飯吃的是小米飯和菠菜炒雞蛋,這裏的米飯是指能立起筷子的稠米飯,稀得小米飯叫米湯。

菜裡姥姥才放了四個雞蛋,可是依然很香。這可是悠悠穿過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第一次吃雞蛋。雖然在空間可以隨意地吃東西,但悠悠不願自己吃獨食。

「姥姥,咱家的雞蛋別賣了,留著咱自己吃吧。」悠悠給姥姥提建議。

「悠悠饞雞蛋了。」姥姥故意問。

「恩,饞了。」為了提高全家生活質量,姐豁出名聲不要了。

「姥姥,我也饞雞蛋。」迪迪什麼都緊跟姐姐。

「好,咱家的雞蛋都留著自己吃,千裡做官還為了吃穿那,咱忙裏忙外的可不也是為了吃穿,現在條件好點咱先顧吃,老的老小的小身體要緊。」姥姥大方的同意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正是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是得吃好點。」姥爺跟著投贊成票。

「爸媽,今後您二老和孩子們早飯加個煮雞蛋,營養價值高。」爸爸開口就是專業術語。

「以後咱家裏人每天早上都吃個煮雞蛋,這樣省事還有營養。」姥姥朝著悠悠擠眼,倆人總算達到了目的。

舅姥姥來喊悠悠姥姥上墳,悠悠想跟著,被姥姥攔下,說寒食是鬼節,小孩子身子弱,怕招了邪東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