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76章 搶購熱潮
這個晚上,民工非常興奮,大家的工錢發下來了。由於實行包工制度,這回的工程幹得非常好,每人的收入都在四十元以上。

四月初十,指揮部召開總結表彰大會,中午慰問民工,食品站專門調撥了一批豬肉,給大夥慶功。後天,大家就能回家了。

四月初十的上午,黃河大堤上熱鬧非常,從早晨起高音喇叭就沒停過,高亢嘹亮的革命歌曲在村裡都能聽的清楚。

民工們穿得整整齊齊,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的扛著紅旗去開會。悠悠想跟著去看熱鬧,被姥姥攔了下來。

「不許去,離家太遠,我們都忙,沒空陪你。」也是,石廟村的群眾聽說悠悠家的代銷點搞活動,都跑來湊熱鬧,跟民工搶著買,一改以前的摳唆算計,都要十塊錢的,就為了那條贈送的紗巾。

看來,喜歡貪小便宜什麼時候都是人們的共性。姥姥一再解釋,說民工走了這活動也不停,他們就是不聽,繼續搶著買。

本來準備的充足的貨物,一下子缺了好多,姥姥留下悠悠,是為了讓她隨時補充貨物。家裡人忙的團團轉,也沒人注意她。

悠悠往存放貨物的箱子裡,小手一扒拉,貨物就放進去了。可惜的是,上萬人的大集會,悠悠是無緣觀看了。

不到十一點,慶功會就結束了。受表彰的民工肩上系著條新毛巾,上面印著個紅色的獎字。還有拿新搪瓷茶缸的,上面也印了個獎字。

各隊的會計拿著單據過來結帳,正好悠悠媽媽放學回來了。姥爺就讓她在門口收錢,自己和會計對帳去了。

其實非常簡單,悠悠昨天晚上,就把各隊的單據合計好了。姥爺和會計兌上數目就行,會計已經把錢收起來了。點清錢,把欠條還給他們。

民工手裡有了錢,來的人更多了,屋裡擠滿了人。悠悠忙得不可開交,一會這東西沒了,一會那東西沒了,姥姥指使的悠悠團團轉,幸虧有昊昊這個小勞工。

悠悠看媽媽一人忙不過來,就讓姥姥也去門口收錢。自己和昊昊補貨,不是有空間這個後盾,這小型的超市還真開不下去。

十二點多,民工回去吃飯。一家人都覺得累,坐那不想動彈。

這時,舅姥姥和大舅媽端著飯菜來了:「志遠回家說他姑奶奶家忙得沒人做飯,俺娘倆趕緊做了給送過來。悠悠,餓了嗎?」

「舅姥姥,我餓啦。」迪迪看到飯菜跑過去。

「就你饞。」昊昊嫌棄他。

「趕緊洗手去,咱這就吃飯。」舅姥姥幫著擺飯。

「嫂子,今天虧得您娘倆給做飯,還真是累了,不想動彈啦。」悠悠頭一次聽姥姥說累。

「你也快五十了,以後幹活悠著點,年紀不饒人。」舅姥姥囑咐著。

「姑,晚上的飯還是俺做,這裡俺也幫不上忙。」大妗子說道。

「那好,晚上我們也擎著吃,你就在這裡做吧,省得來回的端。」姥姥安排著。

「聽你姑的,晚上你就在這邊做,有湯端著不方便。」舅姥姥也囑咐她。

「好,我早點來燒湯。」這裡的人做晚飯叫燒湯。

「嫂子,您下午給倆侄媳婦看孩子,讓她倆來給俺幫忙吧,我估計下午來的人會更多。」姥姥跟舅姥姥要人。

「行,吃完飯我就讓她倆過來。」舅姥姥說完就和大妗子回去了。

還真叫姥姥說對了,下午來的人更多,大部分是遠處的民工。悠悠指揮著兩個妗子上貨,姥爺和姥姥算帳收錢,五個人形成了個小流水線,還挺順當,也沒發生擁擠的現象。

悠悠都不知道從空間裡拿出來多少貨,反正一看快斷貨了就偷著往外拿,幸好櫃檯後面到處擺滿了貨物,也沒人注意到底買了多少東西。

下午五點的時候,媽媽放學回來了,姥姥讓她擀麵條,和了一大盆白面,得有十幾斤。

讓昊昊去舅姥爺家喊人,智慧姐姐來了就進廚房燒鍋,媽媽和大妗子一個擀一個下。用小鍋做了一鍋蛋花湯做澆頭,大家輪流吃飯。

悠悠算是見識了姥姥經常說的大飯量啦,舅姥爺和大舅舅一人喝了四大碗麵條,又加了一碗麵湯。舅姥爺吃著還給舅姥姥說:「還是俺婉瑩做飯香,你光生小子,也不會生個閨女。」

舅姥姥說他:「這不是有智慧和智茹了嗎,不一樣和您親。」

志高和志強不樂意了,倆人異口同聲的抗議:「爺爺,您重女輕男。」

舅姥爺瞪眼:「爺爺就是重女輕男了,看看你們智慧姐,懂事聽話還勤快,哪像你們這些臭小子,一天到晚的調皮搗蛋,那天不惹出點事來。」

志遠和志亮提抗議:「爺爺,怎把俺倆也捎上了,俺們可是好孩子。」一家人都看著他倆笑。

晚上,有了媽媽和爸爸的加入,就輕鬆多了,不過還是忙到夜裡十點半才關門。

舅姥爺全家人都在東邊的住房裡包裝糖,乾著活笑著逗樂子,熱鬧極了,笑聲不時的傳過來。

愛國舅舅過來送包裝好的糖,民工們看見都說:「看人家這代銷點開的,處處給大家著想,咱那裡的代銷店裡,喊幾聲都不帶搭理你的。」

悠悠心想:代銷店裡賣多少都是國家的,俺這是自家的,能一樣嗎。

第二天早上不到六點,就有民工來買東西,他們今天就回家了,特意起早過來的。媽媽負責做飯,一家人又忙上了,連飯都是輪換著吃的。

吃完早飯,兩個妗子又來幫忙。民工走了,石廟的群眾來了。接著忙吧,悠悠認命地繼續跟著乾。姥姥對外宣布贈紗巾活動再搞三天,而且這三天除了雞蛋別的不收,雞蛋怕天熱放久了不新鮮。

附近的村民聽說她家代銷點搞活動,都跑來佔便宜。村民可不比民工,針頭線腦、鹹鹽醬醋,零七八瑣。為了湊夠十元錢,居家過日子的東西可勁的買,不少人光鹹鹽就買了十斤,說是快麥收了,醃些鹹雞蛋過麥。

姥姥這才想起自家還沒醃鹹雞蛋,當晚就醃了一大瓦罐,有二百多個,高興的說:「今年醃的多,讓孩子們吃個夠。」

現在自己家每天都收上千的雞蛋,姥姥還是不捨得。全家七口人,二百個雞蛋沒人還不到三十個,都不夠吃一個月。

好多東西都賣光了,針頭線腦、散裝的油鹽醬醋等好些貨物,悠悠的商城裡還真沒有。要不是姥姥嫌經常進貨麻煩,自家又不缺流動資金,許多貨物備得多,還真撐不下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