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66章 建養豬場
棉花出苗了,齊刷刷的一地,每穴兩三株,就沒缺苗斷壟的。人們驚奇之餘,自動腦補:「今年雨水及時,墒情好,棉花出得真齊。」

悠悠發現,這時候的人們真淳樸。對於一切不合常理的現象,找得到理由就找,找不著理由,就自動忘鬼神上靠。還只能自己在心裡的想想,從不敢說出口,怕犯了這個年代的忌諱。

地裡的小麥摔(抽)齊了穗,把地遮得嚴嚴的。麥稈粗壯,麥穗粗大,鄉親們看了高興,就議論上了。

「種了一輩子地,就沒見過這麼好的莊稼。真應了五八年喊的口號,撒土不落。」

「以前光聽喊口號科學種田就是好,現在總算看到真的啦。不服不行啊,事實在那擺著。」

河灘裡的燕麥也抽出了穗,長長的秸稈上頂著一串小鈴鐺,到了燕麥的收割季節。三舅援朝真給力,專門回來給鄉親們講解燕麥的收穫技術,村裡組織勞力去了河灘,把成片的燕麥收割了回來,集中儲藏,留著喂牛。

各家各戶也利用早晚的時間,抽空去遠處收割了一些,晾曬的到處都是,各家的屋頂上都曬滿了青燕麥。

民工們看到了,紛紛議論:「要不說河灘裡過的好,不光是莊稼長得好,連雜草都會長,誰見過鈴鐺麥成片長的。有了它,多少豬羊喂不了。」

三舅看到苜蓿長勢旺盛,建議隊裡養豬。大家都擔心到年底還有八個月,餵豬到年底長不成。要知道,各家各戶喂的豬,喂一年不夠120斤的有的是。

三舅打著包票說沒問題,讓大夥回家看看,自家正月裡買的豬長到多少斤了,用苜蓿餵豬,根本用不了喂一年。

村裡的小麥由於施用了氨水,長的比鄰村都好。也使三舅在村裡的信譽上漲,號召力越來越高。再看到家裡的豬因為喂苜蓿和燕麥,長的確實快。悠悠家的兩頭大豬都有七八十斤了。看著滿河灘的苜蓿,大夥終於統一了意見:集體建個養豬場。

養豬場建在牛屋的前面,上報到公社,更是大力支持,現在國家鼓勵農民發展養豬業。

為此,專門給韓屯村批了幾車磚,並且給送到了村裡。幾天的功夫,養豬場就建成了,可以養一百頭豬。旁邊還建了三間屋子,放置飼料並讓飼養員居住。

石廟村的群眾看見了,隊裡不喂自家喂,家家買小豬。石廟可是個大村,兩千多人口,近五百戶,家家買小豬,致使附近的小豬緊缺,有錢也買不著了。

援朝舅舅又幫著村裡聯繫養豬場,一百頭小豬秧很快就買了回來。

隊裡選了兩個飼養員,韓道法的父親韓玉偉和韓道榮。韓玉偉幫著兒子家餵豬,經驗豐富,特別是餵養母豬有經驗。韓道榮個大力氣足,有人領著是個好勞力。加上他沒成家,晚上值班方便。

悠悠又多了一樣任務,給隊裡的小豬防疫,還是偷摸著進行。幸虧住得近,跑過去玩方便。迪迪跟著去了幾趟就煩了,捏著鼻子說:「臭死了!」

氣味確實不好,就這還是悠悠每天晚上都放出機器人,對豬圈消毒滅菌後的效果,不然得更臭。

昊昊的騎車技術突飛猛進,馱著悠悠跟玩兒一樣。現在悠悠有空就跟著小夥伴去河灘,昊昊放了學,騎車去把悠悠和她割的草一塊馱回來。

村裡喂的豬羊多了,一天得吃二三十斤飼草。孩子們到河灘割草,大人下了工,先去河灘,幫著把草背回家。

有的人家推個膠輪車,推回滿滿的一車草。隊裡收苜蓿喂牛餵豬,十斤換一個工分。

四栓和五斷姐妹倆,一天能割一百多斤的青草,除了喂自家豬羊,還能換十個工分,趕得上一個整勞力。

地裡的麥子抽出穗,河灘裡特有的野菜「水紅花」冒了出來。外形和兔兒酸差不多,區別就是「水紅花」的葉子上面有一層白茸毛,因此人們又稱它為「水棉花」。

吃起來又滑又香,勁道爽口,味道鮮美,蒸著吃,拌著吃,做湯喝都行。

這是河灘獨有的野菜,只在水邊生長,出土較晚,麥收前後的一個多月能吃,再晚葉子纖維化,就嚼不爛了。

每年這個時候,離河灘十多裡的人們,都會趕過來挖,這種菜好吃還擋飽,是很受大家歡迎的美味。

桂萍認真的教悠悠辨認,悠悠還是和兔子酸分不開,氣得桂萍不再管她,反正回家還得擇菜,兔子酸山羊愛吃。中間休息,小夥伴吃著悠悠遞給的奶糖,順手就幫著她挑了出來。

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悠悠放出來機器人,挖了好多的水棉花,機器比悠悠強多了,就沒出現過挖錯的情況。

商城的野菜搶購活動又多了一個品種,掙得錢足足的夠悠悠霍霍的。

黃河大堤上的扎毛楞長了起來,悠悠跟著小夥伴摘了一藍子。在開水裡焯熟拌著吃,鮮美可口,清涼爽口,又是一道美味。

悠悠找智腦諮詢,得知扎毛楞學名豬毛菜,含豬毛菜鹼,有明顯的降低血壓作用和利尿作用,潤腸通便,主治高血壓病,嫩莖葉可以食用。

桂萍告訴悠悠,扎毛楞和水棉花一樣,也只能吃一個多月的時間。扎毛楞長在大堤腳下,成片生長,數量極多,很容易採摘。

悠悠讓姥姥用自行車帶著,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放出大批的機器人。望著空間內成堆的豬毛菜,美得悠悠鼻涕冒泡,錢錢錢,這都是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