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676章?送禮物
接下來的歌曲小孩子不喜歡,他們高興的模仿《吃麵條》的動作,村裏人都被他們吸引住了,忘了看電視節目。大衛舉著錄像機,把孩子們的動作給錄了下來,回放的鏡頭更加的搞笑。

孩子們打打鬧鬧,一直到馬季和趙炎上台演出相聲《春聯》,才停了下來。

在陣陣笑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鐘聲令悠悠想起了後世春晚的搶紅包場景,這是自己穿過來的主要誘因。

悠悠愣神的工夫,村裏不論大人和孩子都跑了出去。

人們驚呼:「下雪了!」

不知何時,天空中飄起鵝毛大雪,地面上的積雪已經二指多深。

雪下的挺大,不過沒有一絲的風,明亮的燈光下,雪花漫天飛舞,飄飄灑灑的特別漂亮。

老人們高興的說:「這雪下得好啊,雪打燈好年景,瑞雪兆豐年,今年又是豐收年。」

下雪也沒阻止住人們過年的熱情,韓屯村的廣場上,很快鞭炮和二踢腳響徹天地。「過年好!」「過年好!」的祝福聲不絕於耳,人們大聲的呼喊著,相互祝福。

石廟村的幹部,和大家互道祝福後,就冒雪回去了。

韓屯村的人也不看春晚了,一起動手,把食堂收拾好了回家。

小王跟著韓援朝回家居住,他大過年的遠離父母,開車送韓援朝回家團聚,援朝自然把他當家人看待。

韓屯村各家的住房都寬敞,來個十個八個的客人,哪家都能安排開。

韓援朝安排道:「小王把車開家去吧,志遠你給小王叔叔帶路。」

在明亮的燈光下,看著一排排別墅式的住宅樓,小王驚訝的讚歎:「你們村裏的住宅可真好,都是別墅啊。」

阜城是交通發達的沿海城市,各種各樣的別墅都有,可像韓屯這麼集中的,估計還真的沒有。

志遠給他解釋:「小王叔叔,我們村是今年灘區重建時,統一建造的樓房。」

韓援朝家就在村口,離村裏的食堂幾十米遠,很快就到了。他們進的是後門,韓援朝家雖然建造了豬圈,可沒餵豬,進後門就是寬敞的門廳,小王把吉普車停放在門廳裡。

下車打開車門,從裏面拿出兩個提包,是他和韓書記的私人物品,志遠上前接了過來,陪著他往家裏走。

等進了房子,小王更加的驚訝了,房子裏的傢具,可都是進口的歐式傢具。

外人也許看不出來,小王跟著主要領導開車,見多識廣,韓書記的傢具儘管是簡約款的歐式傢具,他也不會誤認為是國產的組合傢具。

這一屋子的傢具,價值上萬元。

韓書記的農村家鄉,比城鎮可是富裕多了。

韓援朝吩咐志遠:「志遠,帶你小王叔叔去選個房間。」接著又對小王說:「小王,你累了一天了,趕緊去休息吧。」

勝男對援朝說:「房間大嫂給收拾好了,都能住人。房間裡的衛生間都有熱水,你也去洗個澡吧。」

由於時間太晚了,大家把他們送回家,都回去休息了。

大年初一的凌晨四點,悠悠就被院子裏的鞭炮聲給驚醒了。伸手往枕頭下摸去,一個織錦緞的紅包被拽了出來,打開一看,裏面是一塊罕見的銀元,這是姥爺給悠悠精心準備的壓歲錢。

自七六年開始,悠悠每年的壓歲錢都是姥爺準備的,每年都是銀元珍藏品,悠悠珍寶般的收藏著,這可是鑒寶大師認可的精品。

拉開窗簾往外一瞧,大雪已經停了,不過院子裏白茫茫的一片,亭子上的雪有一尺多厚。

一家人都起來了,在院子裏掃雪。

床頭櫃上,整齊的放著姥姥準備好的衣服,依然是織錦緞的唐裝棉襖,這成了韓屯村的過年服。

大衛和吳馨兒回來後,紅英就給他們新做了一身。在大衛的帶動下,現在村裏的男同志,過年也開始穿唐裝棉襖。

現在,韓屯村的人對於穿著打扮也捨得了,花費七八十元做件過年穿幾天的唐裝襖,大夥再也不心疼了。

今年吳馨兒姑奶奶,給全家人帶來的禮物是長款的羽絨服,填充料都是鵝絨的,輕快暖和。不僅如此,她還給所有的女眷,帶了一雙鹿皮的長筒皮棉靴。

悠悠給全家人準備了毛衣和毛褲,都是後世的精紡羊絨產品。就連配套的圍脖和帽子,也是羊絨製品。

鴨絨襖可以不穿,長筒的鹿皮棉靴,下雪天穿正合適,悠悠把健美褲塞進皮靴裡,高興的跑了出去。

出樓門就大聲的喊道:「新年好!」

迪迪奇怪的抬頭說道:「老姐,我都沒敢放鞭炮,你怎起來了。」

悠悠真不知道該誇他還是該懟他,熊孩子,大過年的姐姐睡個懶覺,還被你給說穿了。看著悠悠糾結的臉色,昊昊在一旁不厚道的大聲笑開了。

吳馨兒看到悠悠穿的長筒靴,對悠悠姥姥和媽媽說:「你倆也去把鞋換了,女人的腿不能受寒。」

她倆穿的是皮棉鞋,褲腿已經沾上了雪,悠悠趕緊拿了個雞毛撣子,幫她們把褲腿上的雪掃了下來。

就在這是,屋裏的電話響了,姥姥趕緊去接,是艾建業打來的越洋電話,給大伯和大伯娘祝賀新年。

搬進新家後,悠悠家不僅代銷點裏有電話,還在家裏安裝了一個分機。凌晨建業就打過一次電話,可當時大家都在餐廳聚會,家裏沒人,他以為大家休息了。

他知道國內的過年習俗,凌晨三四點就起床賀新年,這不剛過四點,就又把電話打了過來。

姥姥和他聊了幾句,就把電話遞給了姥爺,讓他們叔侄二人聯絡感情。

雖然才是凌晨四點多,可路燈和各家門口的紅燈籠都亮著。各家的院牆都是鐵柵欄的圍牆,一眼能看到街兩頭,全村人基本上都起來了,大街上已經有人在掃雪。

人們把自己的院子掃出條通道,就先去大街上打掃,見面還不忘恭賀:「新年好!」,倒是沒有磕頭的。雖然是掃雪,人們還是把過年的織錦緞唐裝襖穿上了,在潔白的雪地映照下,可真喜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