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851章 照相不
桑田都種植在山坡上,雖然不算高,可想對於水田來說,高低區別非常的明顯。

志新搖頭晃腦的說:「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指的就是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昊昊稱讚他:「說的對極了!」

艾婉瑩若有所悟的說:「別說孩子們了,我也跟著長見識,看來以後有時間了,就得帶孩子們到處走走。」

悠悠心想:「媽唉,出來走走可不光是有時間就行,還得有大團結才行。現在人們的溫飽問題剛剛解決,有條件到處走走的可不多。」

晚上六點的時候,一座高大雄偉的大橋映入眼簾,坐在前面的志斌姥爺激動的喊道:「南京長江大橋!」

橋上的車輛不算多,汽車在大橋的正中間,靠路邊停了下來,昊昊打開車門,率先跳了下去,志亮在車上,倆人合作,先把四位老人扶了下去。

孩子們下車後,趕緊跨過護欄,走到行人路上。大橋兩側的行人路上,遊人可真不少,不過大部分集中在東側的行人路上,這邊比較適合照相。行人路上,脖子上掛著照相招牌的,就有十幾個人。

下午六點的光線,正適合照相,人們倚在大橋的欄桿上,對著夕陽,面帶舒心的笑容,隨著快門的響聲,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看到車上下來這麼多的人,附近照相的都圍了上來,紛紛攬客:「照相不,三元一張,立等可取。」

等看到後面悠悠她們脖子上的照相機時,幾個人立馬撤了。

自家人不僅帶著照相機,還帶著錄像機,照相的撤了,周圍的群眾也自動的往外撤,不過也沒離開太遠,停在幾米外,好奇的觀望。他們好多人沒見過錄像機,對陌生的事物有著天生的抗拒。

這次有隨行人員,全家照了不少合影,把幾個相機裡的膠捲拍光了,才算停了下來。

周圍的群眾看的怎舌,紛紛的議論:「這夥人可真有錢,照這麼多的照片,得多少錢啊!」

志斌姥爺比其他人都興奮,他說:「以前教學生《南京長江大橋》這篇課文,只是看著圖片教學,現在親臨其境,感覺更加的震撼。」

他老人家為了教學,對這座大橋可沒少費工夫,收集了好多和大橋有關的資料,今天現場教學,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語文課。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在中國橋樑史乃至世界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樑建設的重要裡程碑,有「爭氣橋」之稱。

南京長江大橋是雙層橋,上層為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各有2米多寬的行人路,連通104國道、312國道等跨江公路,是溝通南京江北新區與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

下層為雙軌複線鐵路橋寬14米、全長6772米,連接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幹線,是國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脈。

大橋由正橋和引橋兩部分組成,正橋9墩10跨,長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凈空寬度120米,橋下通航凈空高度為設計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過5000噸級海輪。

公路正橋兩邊的行人路旁設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造型與北京長安街路燈完全一致。

南京長江大橋的複式橋頭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大橋正橋南北兩端各設大橋頭堡一對、小橋頭堡一對。

大堡塔樓高70米、寬11米,米黃色,分立於大橋兩側,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橋面,頂端為高5米、長8米的鋼製「三面紅旗」,呈飛躍前進狀。橋頭堡建成後,「三面紅旗」的特色風格風靡全國,被多次模仿。

堡內有電梯通往橋下的公園、鐵路橋(不對外開放)、公路橋和堡頂的平台。

小堡位於大堡向引橋方向68.7米處,結構、外型、顏色與大堡類似,僅體量略小。小堡凸出公路橋面的部分為5米高的灰色「工農兵學商」混凝土群像。

在橋頭堡橋面以下部分,大堡側面寫有「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萬歲」,小堡側面寫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等紅色大幅標語。

公路正橋兩邊的護欄上嵌著202幅鑄鐵浮雕,包括100塊向日葵鏤空浮雕、96塊風景浮雕和6塊國徽浮雕。風景浮雕中共有20幅不重複的浮雕,以描繪中國山河風貌和歌頌當時社會主義中國的成就為主題。

從華北、東北、西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區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和產業,包括北京火車站、大寨大隊、鞍山鋼鐵公司、大慶油田、撫順煤礦、內蒙古大草原、沙漠駝鈴、上海萬噸級輪船、新安江水電站、海島女民兵、海南島椰林風光、青藏鐵路、成昆鐵路等。

浮雕的創作受到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和北京十大建築雕塑的影響,綜合了歐洲雕塑的寫實手法、中國山水畫的構圖方式和漢代畫像石的傳統,把烏托邦想像、意識形態、藝術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橋欄浮雕與大橋的其他裝飾物風格和諧一致,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的風貌,是當時大眾藝術的經典作品。

大橋南堡下方的江岸設大橋南堡公園,面積18.5公頃,南堡公園以大小堡連線為對稱軸,有大型花壇3064平方米、大型噴水池2800平方米,共有喬灌木14000餘株,設盆景園、桂花園、銀杏林。

最後,老人深情的背誦出《南京長江大橋》的原文: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裡碧空飄著朵朵白雲。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彷彿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行人路。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行人路,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後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艷麗。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我手扶著橋欄桿,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

滔滔的江水浩浩蕩蕩,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老人背誦完,周圍響起一片掌聲,好多人由衷的感嘆,其中一位推著自行車的中年人說:「我經常在橋上經過,對這座橋的了解,還不如您老深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