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391章 做結紮
不說援朝舅舅在地委當副書記,就是勝男舅媽自己,可是在眼下最吃香的供銷部門,還是分管著批發工作,所有的緊俏物資,都從她手裏過。

相比起來,幫忙買猴票,根本不算問題。即使沒有她的幫忙,這年頭郵票也不難買,他們巴不得有人包圓了。

現在的人們集郵,都是收集用過的郵票,有人還專門把新郵票,找郵局的人蓋上戳。

這就決定了集集郵的人大多數是賣單張,後來人們熱衷的四連張、小型張、小全張等種類,現在基本上沒有。

這也是由人們的經濟條件決定的,這時候的郵票雖然只是8分錢,可人們的工資才三四十元,一毛錢的蔬菜夠一家人吃一天。

最小的四連張,還得0.32元,十個四連張3.20元,接近十分之一的工資,一般人還真存不起。

這時候,郵票的主要用途就是寄信的郵資,即使有人買了集郵,也是買單張的。

悠悠讓姥姥拿了2000元錢,遞給了她,連借口都找好了。「香江那邊的客人,喜歡集郵,讓幫著買的。麻煩你幫下忙,猴票來了,就給留著。」

舅媽的同學倒是爽快:「我也跟著勝男叫聲姑,我和勝男可是一個班的同學,有啥麻煩的,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姑,您老就放心吧,咱臨水來不了這麼多,我和別的地區的同事打個招呼,保證給您買到。」

勝男舅媽也說:「姑,您放心好了,我這同學為人實在,交給她的事,保證給您辦好了。」

姥姥笑著對她說:「那就謝謝你了。」

悠悠善意的提醒她:「阿姨,您也買些放著吧,香江人都說這郵票好。」

「好,阿姨聽你的勸,買幾版放起來。我看樣板了,這郵票確實好看,還有意義。」她笑著回答。

後來,猴票逐年升值,她就一直向勝男舅媽討主意,問舅媽可以出手了嗎。

2002年,房子漲價前,她以70萬的高價賣了一版,在京都買了5套房子。

剩下的一直沒捨得出手,留給了孩子們。

每次提到猴票,她都感激的說:「幸虧聽了悠悠的話,自己跟玩似的,發了工資就買了5版猴票。結果,夠幾輩子人吃的。那孩子,從小就是個福星。」

光是郵票值不了這麼多,關鍵是她在京都買的5套房子,都是三環裡150平方的複式樓,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房格升到了上千萬。

悠悠的2000元錢,她給買了320張整版的猴票,一整版是80張,0.08分一張,一整張6.40元。

後來,悠悠看到有賣猴票的,就給包圓,陸陸續續的又買了近200整張。猴票漲價了,就送給了家人和朋友,也有捐贈給國家機構的。

總之,悠悠沒用猴票賺過錢,也沒對集郵市場產生影響。

村裏的服裝廠和肉食廠,初六就開工了。其他的服裝廠,也是初六開工。

加工的全部是童裝,童裝一直暢銷。特別是的確良的寶寶服,越來越被人們認可,現在人們送粥米,都會買身寶寶服帶著。

姥姥初五才給羅新華打了電話,最少得也得等五天后,才能把春秋裝運回來。其實悠悠已經在電子商城備好貨了。

愛軍舅舅二年的假期攢到一起,他們到正月二十才回去部隊。到那時,朝霞舅媽估計也學的差不多了。

正月十二日,悠悠帶著姥姥出去,把裁好的春秋裝運了回來,褲子還是隱條尼的直筒褲,只不過多了幾種顏色。褲腿也從以前的七寸,變成了六寸半。

大舅媽抓緊時間把春秋裝安排了下去,二舅媽親自上陣,按照說明和樣品,排出了合適的工序。

大夥都誇她上手快,畢竟她高中畢業,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強。

大舅媽看了,對她說:「朝霞,要不你別走了,咱倆就在家乾吧,你比我強多了。」

二舅聽見了,頓時就急了:「嫂子,您這可是動搖軍心,我指著她回去辦廠子那,那些軍屬三天兩頭的跟著要工作,都快把我難為死了。」

大舅媽一聽就笑了:「愛軍,你這都當團長了,還離不開媳婦。就會給嫂子扣帽子,還動搖軍心,我可擔不起,學會了你們趕緊回去。」

就這樣,家裏的服裝加工,又多了二舅一家,分成了五份。仨個舅媽對舅姥娘說:「娘,俺們都有份了,您老的那一份,以後就給愛民留著吧。」

舅姥娘聽了,也挺感動,這畢竟不是小錢,雖然分成了五份,每年也得上千萬的收入,仨個舅媽主動的讓了出來。

正月十四,雷打不動的全縣三乾會結束了。這次會議,和往年不同,在全區村級幹部的心中留下了陰影。

計劃生育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不同,是人人理解可是很難接受。上級領導就想了個辦法,提出來幹部率先帶頭。

各村的支書都參加縣裏的三乾會,在會議上40歲以下的幹部,只要有三個孩子的,一律到縣醫院做絕育手術。

洪城縣一千多個村莊,聽說做男扎手術的就有300多個,基本上40歲以下的村支書,都做了絕育手術。

現在結婚早,不到30周歲就三四個孩子了。村支書年紀沒有很小的,30歲的村支書就是年輕的,因此40歲以下的幹部,絕大多數三個孩子。

公社和縣裏的幹部,40歲以下凡是三個孩子以上的,也都結紮了。

援朝舅舅現在雖然是兩個孩子,不過媳婦年後就要生了,也帶頭做了結紮手術。

舅姥娘聽說了,心疼的嘟囔了好幾天:「這是什麼世道,生孩子還犯法了。」

其實,和她一樣,想不通的人大有人在。特別是無兒戶,在農村被稱為「老絕戶」,怎聽怎彆扭。

三乾會議後,過了正月十五,公社衛生院的婦科醫生,在公社婦聯的帶領下,挨村給二孩以上的婦女放節育環。

不願意上環,那也行,讓你家男人去結紮,連黑唬加嚇唬,這項工作倒是比較順當。

也是,村裏的支書都結紮了,那可是村裏的頭面人物,在群眾的心目中,村支書可都是有門路的能耐人,他們都沒逃脫,證明國家是下決心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