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古葯謎蹤》卷三 苗疆蟲葯 第三十八章 地脈之謎
不,我感覺好像整個山林都抖了三抖,瞬間周遭升起了一團薄薄的藍霧,那霧氣並不擴散,相反還慢慢凝聚,很快便聚成了一塊醒木大小的藍紫色氣團,我依稀記得金山當時說哨音會引來一種很特別的蟲子,眼前這玩意是夠特別的,但只是看不出像哪個品種的「蟲子」,我暗罵上當,可此時以來不及多想,那藍紫氣團拖著一條籃尾,如一大團鬼火般向我飄了過來。

慢慢的飄到了面前,要是它隻像一大團鬼火,我倒是勉強願意相信那只是群特別的蟲子,不過眼前是情形當真讓我大吃了一驚,這氣團竟化成了一個人形,雖然不大,可人臉上的眉目五官卻看得一清二楚,這絕不可能是巧合。

這哪裏是什麼特別的蟲子?我隻想一刀將這怪物劈了,不過我並沒動手,而是先向一邊躲了一大步。

這人形氣團不躲不閃,徑直從我身邊飛了過去,「這究竟是什麼玩意兒?」我大叫道。

「這是山裏的靈,它是不會害我們的,快,快跟上它。」鳳凰嚷了一句,便率去追趕那人形氣團。

我和夏緹緊隨其後,那人形氣團竟朝著另外的方向飛去,那是通向樹林的深處,它飛得並不快,飄飄忽忽,我們緊走兩步便能跟上,只是不曉得它要將我們帶去哪裏。

很快我便感覺到了蹊蹺,我們明明只是在行走,可身旁的樹木卻飛也似的向後跑,倘若樹沒動,也就是說我們正在極速的前行,就算再快的馬也跑不了如此之快。

突然,一道黑影閃過,那黑影雖快,但這次瞧得清楚,那竟然是一隻金眼大黑雕,這黑雕徑直撞上了人形氣團,氣團瞬間被衝散,但很快有重修凝結成了人形,根本沒受到任何影響。

我暗自驚訝,原來這氣團雖成人形,但實則卻真的無質,難怪當時金山說特別的蟲子時含糊其辭,這東西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它的存在。

我邊跑邊問鳳凰這「山裏的靈」究竟是個啥玩意。

鳳凰告訴我,按照苗地的說法,每一座山裏都有靈,俗話說山間有仙則靈,其實靈和仙很接近,但凡藏風納水,方位稍佳的山林之中都會有修仙的靈物,比如蛇或狐狸,又或是一些草木,待其修行到一定程度,還為成仙之前便是這山間的靈。仙可完全脫離實質的肉身和養護著它的大山,能自由的遨遊太虛,但靈卻不能,隻可短暫的出竅,卻不能完全擺脫肉身和靈氣之地。而且靈能夠被人捉住,只要尋到其肉身,靈就只能乖乖的任人擺步了,傳說靈可治癒離魂症,茅山就有專門捕靈的道長,能將靈煉成丹藥,救人性命,往往千金易得,一葯難求。

聽她這麼一說,我想起的確有這樣的說法,記得小時候,爺爺就告訴過我,萬物皆有靈性,山中的靈物也是頗多的,他曾經和一顆千年的老山參說過話,那老山參馬上就要飛升成仙,誰知一時大意竟落入了爺爺的手

中,並求他高抬貴手,雖然這顆千年老山參值千金,可爺爺還是動了惻隱之心,將它給放了。打那以後,爺爺總是覺得他自己也沾了那老山參的靈氣,每每進山都順風順水,滿載而歸,幾次涉險也都稀裡糊塗的化解了,有一次他在山裏遇見了老虎,那虎不但沒有傷害他,反而引著他找到了許多珍奇的藥材,似乎冥冥之中受到了上天的庇佑。

我起初隻當這就是爺爺自我吹噓,瞎編出來的一個故事,我都老大不小了,爺爺還在那這個說事兒,我自然也不好戳穿他老人家,不過現在想起來,如若真有山靈,那爺爺這故事也並非是假的了,就在我一溜神間,那人形氣團便散去了,靈不見了,這時我才注意到,此處不是古村子的遺跡又是何處?

身在其中,看得分明,這裏哪還有村子的模樣,根本沒有一間還能夠看清楚的房舍,我轉過幾處仍然立著的夯土殘牆,裏面的陳設早已爛的精光,只剩下掩埋在塵土下的石碗和破爛的陶壇,看樣子這裏怕是已經荒了至少幾百年了。

仔細辨認能夠肯定,這裏便是我們剛才看見卻怎麼也走不到的那座古村落,這地方果然是古怪,我又取出羅盤看了看,指針仍然的搖擺不定,雖然擺動的幅度輕微了不少,可速度卻快了不知多少倍,我覺著加在身上的那股怪異的感覺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微的眩暈感,好像是喝醉了一樣。

見夏緹盯著我看,便道:「羅盤好像已經不起作用了,這地方有些怪,要留神了,我們是怎麼到這裏的?方才眼看離這村子兩三裡,就算輕功再了得怕是也得一會兒,何況我們只是尋常行走,還錯了方向,怎可能頃刻之間便到了此處?」

夏緹估計也猜不到其中的奧秘,只是來來回回的轉圈踱步,鳳凰更是一臉茫然,見我看她,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

我想了想,問鳳凰道:「你對這山裏靈知道多少?會不會是它迷惑了我們,也許我們已經走了很久,只不過感覺上只是頃刻間而已,又或是這裏也只是我們的幻覺而已。」

鳳凰搖了搖頭道:「山靈大都是待要成仙的靈物,不會出來傷人的,少有邪靈也只有進入人體後才能令人產生幻覺,剛才那道山靈也只是給我們引路而已,我們所見所聞應該都是真實的。」

夏緹取了塊布,將我後背的傷口處理了一下,便道:「還記不記得剛才那隻大黑雕,你這傷就是它所致,那大鳥太大了,它好像並沒想取你性命,不然你真的凶多吉少了。」

想想那隻金眼大黑雕,速度極快,兇猛異常,的確一它的體型完全可以輕易的置我於死地,於是我點了點頭,問道:「照這樣看,襲擊我們的那塊大黑布的確就是金眼大黑雕無疑了,可為何這些畜生襲擊我們時卻快得根本看不清楚,而剛才卻又看清了?」

夏緹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在西王母國時,他們的族人也

只能在固定的區域活動,否則就極有可能迷路,回不來了?」

我自然記得,便點了點頭,隨後夏緹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原來在她們西域也有一處這樣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海』,是個人耳形狀的大湖泊,數百裡碧波,如大海般廣闊。雖然叫死亡之海,但湖中的水產卻十分豐富,有種白魚肉質細膩,鮮美至極,不過當地人一直遵守著一個世代相傳的規矩,就是每戶人家每年只能在湖中捕撈三次,而且隻可在湖泊邊上捕撈,絕不可進入湖泊深處,至於收成好壞,隻得聽天由命了。

不過數年之前,有位樓蘭王子,因貪戀這白魚的美味,不顧當地村民的勸告,便親自駕船入湖,陪駕的七艘大船上百名兵士,入了湖泊的深處,卻不見一人回來。

後來,國王思子心切,曾派去數批人入湖尋找王子的下落,絕大多數人都是有去無回,和王子一樣失蹤了。只有極少數人穿湖而過,竟很快到達了湖的對岸,不過他們個個都成了神志不清的廢人,根本問不出什麼來了。

只有一位最智勇雙全的將軍探尋出了此湖的奧秘,雖然王子早已葬身湖底,他也沒能尋回王子,但卻憑藉此湖的秘密,讓樓蘭變成了雄霸西域的強國。在當時,許多小國都是沿湖而建的,這位將軍訓練了一支由幾十艘大船組成的水軍,號稱「幽冥之兵」,據說每名士兵的身上都是濕漉漉的,像是從水裏撈上來的一樣,而且身上散發著一股魚腥味,他們自稱是水底冤魂所化的陰兵,因為這將軍每次帶兵入湖,不出一日便可船行數百裡,即便是世上最快的寶馬也絕不可能有這般速度,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常常突然間在敵國的面前出現,殺得對方措手不及,人人都隻當他們真的就是湖底的陰兵,哪裏還敢抵抗,幾場大仗下來,直嚇得諸國是聞風喪膽,紛紛向樓蘭俯首稱臣。

話說這位將軍,臨終前將此湖的秘密記載在了他墓碑的表文之上,不過在當時並沒有人看得懂,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他有召喚陰兵之能,如今他去了地府還要繼續帶兵為國征戰,其實這只不過就是樓蘭王想繼續統治諸國的一個謊言罷了。

數年之後,經過此地的一位高僧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奧秘其實就在湖底,此地本是一座上古的古城,湖水本是掩藏在地下,一場天災將此地的地脈反轉了過來,古城便頭朝下的沉入了湖心,地底的暗湖水位上升,變成了這塊耳形的湖泊,此湖的地脈自然也是亂的,地脈會隨著潮汐的變化而轉變,到了子時,地磁地脈就會與沉沒的古城相吻合,完全倒轉過來,明明想往東走,其實卻是在向西行,唯一的行軍辦法就是將船也翻過來,船上的士兵就只能靠預先準備好的氣袋呼吸,倒在水中行船,所以才會濕漉漉的,帶著股魚腥味。而且只要掌握的這地磁地脈的規律,行軍的速度就會極快,可如若不明此理,自然永遠也無法走得出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