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彼岸集》第71章 江上芙蓉
「既然是海老先生,我就不需要多做功夫,開門見山來說,海老先生只要願意指點一下晚輩,您只要開口,我絕不議價。」難怪見到此人心有不安,得知是海老先生後,也就覺得什麼門臉功夫,排場人事都沒有在他面前展示的必要,自己是有多愚蠢才會想到大張旗鼓的歡迎,那個時候他想到的只有給足了投資人的面子,又告訴了全城希望到來了。

海老先生見他操之過急的同自己商討生意,雖說方案以及任何規劃都已過目,可他的心思不在於此,如果按他們的計劃投資的話,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確保利益分化的可觀,暫時他不想去做,便生出五指來。

張聞以為他要佔五成的股,心想這倒也不過分,海老先生千裡迢迢的跑到這裏來,絕對不會投資低於自己的一千萬,事情若是被他扭轉乾坤,分他五成已是便宜了自己。

「五成便五成,全聽海老先生的安排!」

海老苦笑不已,張聞如此做生意虧空是他必經過程,門外漢的性質暴露無遺,就算商談這樁生意,他都會把張聞的分成控制到死死的。

「張總誤會了,我伸出五指的意思是告訴你,你我的這樁買賣暫時不提,對我這個生意人來說,你有太多欠缺的本質,都說萬事俱備,才等東風,可你隻盼東風。不滿您說,這項目我看到了前景,可最大的收益也會等到十來年後,那個時候都不知道老朽還是否在人世間徒留,我想張總是個明白事理的人,應該明白我所說的。」

聽海老說到自己也許活不出十年,一旁的黃慶芸突然內心淒涼一些,要說一直以來他同這個外公的感情就不深,可一聽到彷徨落幕的年齡,有些不舍。

張聞也盤算過,光憑他的商品市場都需要五年的光陰打造才會有些成就,而海老先生的計劃至少需要二十年,他定義了十年也算是減少,可海老先生卻又是他的唯一救命稻草,難不成就此放棄了,自己的錢就打水漂了。

「海老先生所言的是,既然如此我就不多做為難了,這些日子您和您的外孫女在江城的開銷我都會安排好,還望先生多番教導,好讓我取取經,增長些學識。」

見他失望,海老往後還有需指望他的地方,張聞遇到的事倒也不是必死之路,曾遇到過比他更大的挫折依舊走過來了,他內心其實有多種解他煩憂的法子,可給張聞走的路就一條,那就是藏於江城的秘密。

「張總也不用灰心,這幾日我留在這裏,興許會看到別的商機助你脫身困境,如若不嫌我年邁腿腳不靈便,你帶上我去看看你的產業。」

海老的要求不過分,張聞也沒有別的變法,也不差幾日的功夫。

次日,張聞早早就在安排海老爺孫輛的酒店外恭候,他沒有叫醒,只是在酒店的大堂抽著苦悶的煙,他的睡眠質量不是很好,也沒有過多的耐心去鑽研學識,他的時間都權衡與人交際,不一定要有錢,但是要有權有勢,否則如同從前一般被排擠掉,就因為他沒有背景,可現在不一樣了,他沒有錢,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背景雄厚,如果再攀上海老這等的高枝,踏出江城也是指日可待。

昨日同海老閑聊幾句,知他老人家不好同生人打交道,更不喜歡腐敗的場合,便給他們安排了舒適幽靜的酒店,然後便來了,包括晚上安排一起晚餐都遭到了拒絕,像他這樣傳授中的人有點古怪脾氣是正常的,可張聞總想示好的巴結,如此他反倒手足無措,一晚上回去好好做功課,如何深的他老人家的心。

海老先生習慣性的早起,他甚至摸出張聞的心理,算準了他會在酒店等他。每日早起打坐冥思一個小時,多少年來都是如此,這樣會在一天裏做出最具有效益的決定,生意場上不會因為盲目而慌亂。

既然表明以客入鄉的身份就沒有刁難於他,這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像他這樣的人更是如此,地位越高對人越是放低姿態,得到的敬仰回應效果就越好。

也就出了房間,黃慶芸幾日的表現也著實讓他滿意,慵懶睏倦的他雖滿臉的不滿,可依舊早早候著他,貼身的陪伴,如今的社會,是沒有幾個晚輩能做到如此,嬌慣下都是長輩護幼的為多。

見到海老一早出現,張聞的心情一下舒暢了起來,連忙上前招呼:「海老不用再多休息會?」

海老依舊用他常用的五指手勢表示拒絕,客套的話說的越多,人之間的交往就會拖的越慢,他習慣讓諂諛的人閉嘴,對自己看人的眼觀還是自信的。

張聞見他手勢,也就沒再過於的奉承,道:「那海老今天如何個安排,我定當常伴左右。」

他將所有事情安排出去,就為了多爭取他老人家對此事的青睞,希望多一份機會爭取來對這裏印象的改觀。

海老早已安排好今天的行程,他一是去給張聞一顆定心丸,去他規劃好的土地看一看,再者就是窺探一下他的能耐,作為一個集團他的辦公點是核心,老謀深算的他從來不會將事情透露的一覽無遺。

「張總無須客氣,你領我去觀賞觀賞!」

聽他如此一言,則是張聞求之不得所盼,江城不過彈丸之地,讓人眼前一亮的景色屈指可數,更何況海老見多識廣,這種凡景想必也入不了他的眼。

便讓趙興龍將車開來,為了不失身份,趙興龍自作主張的找了一個小兄弟充當專職司機,用人便是跟隨他已久的陳沉,有意提攜,只要需要用人的第一時間都會考慮到他。

上車後趙興龍見氣氛沉悶,張聞也不多說話,海老則閉目養神,唯有小丫頭一臉倦容,無精打采,便搭話:「大妹子,來江城幾日,對這裏有什麼印象?」

心直口快的黃慶芸倒不含糊:「要從心而論,印象很差,人文落後,環境戡亂,更讓人不舒服的就是這裏所有人都活出一種不知從哪裏來的驕橫,明明是個小人物,卻裝出一副土大款的模樣。」

聽她說完,趙興龍黑著臉,他就是這裏土生土長的人,甚至沒有在任何城市多做生活,認為這小丫頭定當是指桑罵槐,礙於海老的面子,更何況是個小丫頭也就沒跟她多做計較,在這一方面他一直都很大度,特別跟張聞轉型之後,更多的減少了身上的社會氣息,就是一臉不悅的靠在車上。

黃慶芸還真不是說的他,就是平心而論的評價這裏,特別是在她起床氣還沒有消退時嘴裏自然沒有好話。

規劃給張聞的土地是在江城以南的開發區,那裏有一片土地至今沒有人利用起來,也沒有人看重這裏,離鬧市較遠,附近也缺少住戶,在各方面條件不便利的情況,久而久之就被廢棄,這才標給了他。

花了上千萬,就隻得了一片沒人要的土地,張聞後知後覺的陷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漩渦無法自拔,如果沒有資金開工,他不僅宣佈破產,更要背負巨額的債務。

往返車行之路必經臨江橋,整個江城是被江水環繞的,而臨江橋則是離長江最近的一座,它有很多年的歷史,不過翻新數次,可橋名卻一直未曾更換,在它一旁有著江城唯一百年不塌不毀的建築,中江塔,它是整座江城歷史的見證,最為久遠從未改變的只有它,有著「雙江塔影」美稱,站在臨江橋上看去,雄視雙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長長,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勝收。入夜,月華皎皎,漁火點點,月升影移,波盪影晃,伴之濤聲鈴聲,更令人陶然悠然。

曾有古人譽它為「江上芙蓉」,構成一幅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比肩同立的獨特的風景畫。

張聞一直苦於鑽研投資,早忽略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亂之人,被解散了的龍騰幫看不慣張聞的做法,一直背後阻礙,曾與趙興龍稱兄道弟的狗頭軍師,曾經是幫派的五龍之一「翻江龍」,霍亂。從幫派解散後就開始沒有正事可乾,就暗地裏背著趙興龍興風作浪,他沒有那麼大的抱負,認為江城如果被管制嚴明,就容不下他們這類人生存,吃喝嫖賭都會被限制,明著不敢跟張聞作對,只能背地裏做些小動作,阻礙他們的計劃。

他知曉張聞今天的安排,於是早早號召了兩幫人,有曾經幫派的幫手,也有五湖幫不圖安分好事者,歸根究底就是一幫人,他打通了一切,見張聞的車緩緩開來,便上演一場火拚街頭的好戲。

被擋住去路的張聞,雙方交戰也是在所難免,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如此一來海老先生定會看不到這座城市的希望,渺茫的合作這一下可就徹底泡湯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