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龍魄再續》第四章 台灣之行的收穫
台北的夜晚是很迷人的,總統府官邸今晚更是熱鬧,年輕英俊的馬英九站在官邸台階前,雙手緊緊地握住了李小龍,說到:「你們辛苦了,大家都等著呢,請跟我來。」總統府官邸佈置的簡約而不失華貴,裏面大約有七、八十人,望著進來的李小龍等人,急忙站了起來,歡迎他們的到來。

馬英九拉著李小龍,走到一個有些富,面帶微笑的6o多歲的老人面前,介紹道:「蔣院長,這位是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先生——這是我們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先生,這位是政務委員李燈輝先生,這位是……」,「久仰!久仰!」,「幸會!幸會!」,相互寒暄已畢,蔣經國先生笑著說道:「李先生,你的大名如雷貫耳,我兒子孝武從小喜歡舞槍弄棒的,對你最是崇拜了,來來來,孝武,見見你的偶像李小龍先生」,一位2o多歲的英俊的年輕人急步上前,叫了聲:「李小龍大哥,你好!」

望著這父子兩,李小龍百感交集。腦子裏浮現出蔣經國的資料來。

蔣經國字建豐,浙江奉化縣人。蔣經國系蔣介石的長子,曾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任"總統"。

蔣經國為蔣介石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1925年1o月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其間曾正式加入蘇聯**。國共關係惡化後,遭史達林扣留下來當人質。由於涉及史達林與托洛斯基的黨內鬥爭,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亞,其間與白俄羅斯姑娘芬娜(後改名蔣方良)結婚。

1937年3月25日離開莫斯科攜妻帶子回國。次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39年擔任江西省第四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安司令,據說政績卓越,有稱其為"蔣青天"者。1948年金圓券改革,蔣經國至上海進行經濟管制,與孔宋集團生正面衝突,工作受阻。

國民政府遷台後蔣經國於195o年擔任總政戰部主任,1972年,出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1975年,繼蔣介石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1978年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1984年連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1988年因糖尿病引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由於1978年美國宣佈將與中華民國斷交,次年生美麗島事件,國內外政治局勢出現重大變化。而後為了因應國際情勢的演變,及解決國內政治改革的需求,在蔣經國執政晚年逐步開始自由化的改革,於1987年宣佈解嚴、開放赴中國大6探親,次年開放報禁。

蔣經國主政台灣時期,台灣經濟展迅,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過1萬美元,並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蔣經國很早就意識到,只有持續展經濟、落實政治民主,建立更開放的社會,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得以繼續維持。民國七十年代(198o年代),蔣經國加民主改革的年代,從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6探親到國會改革。

1987年1o月7日下午,蔣經國,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台灣的"民主改革"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蔣經國「法統在法不在人」的決定,確定了台灣朝向民主改革不可逆轉的方向。

蔣經國是大多數台灣人民所認同的政治領袖,也是唯一符合政治家定義的"總統"。他關心基層民眾的生活,並實際走訪台灣各鄉鎮以了解地方實際需要,勤政愛民,成為台灣走透透的始祖。在集權政權中罕見的以統治者自身的清廉為表率,藉以維持政府的清廉,揮政府團隊的廉能政治。但也縱容特務政治,助長白色恐怖,後世對蔣經國的總體評價是個「悲情英雄」。

李小龍對他充滿了同情和欽佩,有意識地結交、示好,其中,他還有他自己的想法。

面前還有一位「台立」大佬李燈輝,他現在隱藏的還很深,給蔣經國說了,他也不可能相信,我李小龍也不會傻到把自己知道的秘密告訴別人吧。

對「台立」他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態度,那就是理解和同情你,但堅決反對,想想吧,你台灣漢人都可以獨立,那搞西藏人和新疆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搞「疆立」、「藏立」了,他們還不是漢族人。到時候,整個中國就四分五裂,中央政權必然垮台,中國又會陷入民國內戰那樣的局面,中國將再次喪失展的機遇,從此沉淪下去。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台立理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依靠人為地禁忌和行政的壓製,只能起一時的作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該通過思想溝通和理解、經濟交流與合作、政治對話和談判,求同存異。而從文化上加強聯繫與交往,是最隱蔽,最容易讓人接受和認同的。現在雖然條件還很不充分(大6還在鬧文化大革命,台灣還在戡亂戒嚴),但我李小龍可以把電影拍好,增強影響未來的籌碼,扶持台灣的華語文化事業,增加對中國人的認同感,

這條道路雖然漫長,但必將成功,因為我是李——小——龍!李小龍就是傳奇,李小龍就是成功,李小龍就是奇跡!

李小龍心裏想著,與蔣經國交談起來:「蔣先生,我這次到台灣來,除了拍片,還希望與台灣的同行們加強交流,我想與台灣的同仁們合做拍一部電影,不知你看行嗎?」

蔣經國笑道:「可以啊!我看沒有問題,台灣人很喜歡你的電影啊!你的功夫片是有世界影響力的哦。」

李小龍糾正道:「我不準備在台灣拍功夫片了,台灣的電影,最有特色的是文藝片、言情片,我想揮所長,和台灣的同行們拍這方面的題材電影。」

「這,這行嗎?你好象沒有拍過這類電影啊?我不懂這一行,你可以和小馬他們商量吧。」蔣經國也有些詫異道,

「那就這麼說定了,希望你們政府支持就可以了。」李小龍很乾脆地說道。蔣經國對他身邊的馬英九交代起來:「你聯繫一下台灣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哦,還有其他的電影公司和電視等單位,搞一個港台文化影視懇談會,規格要高,小龍要和我們合作拍電影,你和小龍定個時間,我有空也會參加的。」

豁,這規格可就太高了,嗯,還是我李小龍的面子大啊。

商量完後,蔣經國笑道:「小龍,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們給你慶賀慶賀吧!」

手一揮,早已準備好的樂隊奏響了《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一個漂亮的女工作人員緩緩地推著一車高達1米的蛋糕,來到了李小龍的面前。李小龍心底在默默地許願道:「這是我重生後的第一個生日,讓我的願望早日實現吧!」吹息了蠟燭,眾人的掌聲熱烈地響了起來

第二天早晨,李小龍醒來,感覺頭還有些痛、暈。昨天晚上喝了太多的酒,特別是蔣經國喝酒很厲害,這大概是他在蘇聯時期和老毛子練出來的吧,也難怪他後來死於糖尿病,可能和他飲酒過量有關吧?以後有機會得多勸勸他。

那天晚上的酒宴,大家喝到後來,已經是無話不談了。李小龍還和李燈輝稱兄道弟起來,想到這裏,李小龍從床上爬了起來,叫來了服務生,給自己準備了一杯清茶。看來沒有女人,真不是人過的日子啊,這段時間盡忙著工作了,得抽個空,見見林青霞嘍。

隨後幾天,台灣政府調來了直升機,把航拍的鏡頭補完。

1月17日,李小龍接到了馬英九的電話,今天下午在台北希爾頓召開懇談會,各大電影公司的老闆、電視台台長、部分台灣導演和編劇都將參加。李小龍和袁和平坐上了馬英九派來小車,來到了台北希爾頓飯店。

小馬哥向在場的諸位做了簡短的介紹,裏面的絕大多數人,李小龍都沒有聽說過,不過,有幾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行,「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導演。他導演的《蚵女》、《玉觀音》、《汪洋中的一條船》分獲第十一屆、第十五屆和第二十五屆亞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獎。他獲台灣金馬獎的影片還有《養鴨人家》、《路》、《秋決》、《吾土吾民》、《碧雲天》、《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等。此外,他導演的較有影響的影片還有《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原鄉人》、《唐山過台灣》等。

李翰祥,1971年《緹瑩》獲第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及最佳男主角、黑白攝影、美術、音樂獎。並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美術獎、最佳亞洲傳統文化獎。1973年《傾國傾城》獲第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及最佳女主角獎、美術獎。7o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作家的崛起與台灣武俠片與愛情片的繁榮使李翰祥辟清史片的蹊徑求得生存並走向世界市場。《金瓶雙艷》1975,開創「風月片」的新潮。後以《瀛台喋血》1976、《佛跳牆》1977、《軍閥趣史》1979、《火燒圓明園》、《垂廉聽政》1983/《火龍》(製劇)1987、《西太后》1989等清史片再樹輝煌,其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被列為中國百年歷史中最佳十部電影之一。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港台電影文化交流與合作,請來自香港的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先生講話」,大家報以了熱烈地掌聲,頓了頓,李小龍說道:「台灣的同仁們,大家辛苦了,你們拍的電影,我是非常喜歡的,台灣的文藝片是很有特色的,你們人才輩出,展很有潛力。我到台灣來,是向大家學習的。雖然,我的功夫片很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也出現展的瓶頸。一味地打鬥,除了嬉鬧,就是題材單調,拿我的電影來說吧,絕大部分觀眾是男的,不少女同胞並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而台灣的文藝片有些和我的情況相反,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電影藝術本質還是娛樂觀眾,不能觀眾適應我們,而是我們適應觀眾,當然,也不是一味取悅觀眾,就可以放棄一些基本原則。所以,我們應該題材多樣化、尺度寬容化,不斷創新,開拓中華文化的新篇章」。這段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議論紛紛。

李行說道:「那,請問你有什麼想法?」

李小龍說道;「我準備和台灣的同仁們合作共贏,我也要有些轉型,這是我準備的劇本,大家看看,有什麼意見給我提提。」隨手把皮包打開,拿出了一套劇作手稿。

「哦,《我的野蠻女友》,有意思!」李行點點頭,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李翰祥也湊了上來。

「哎,你不夠朋友啊,怎麼我不知道你又寫了新劇本了?!」袁和平開始不依不饒起來。

「你別瞎胡鬧了,這本子是文藝片,你怎麼能行呢?」李小龍調侃地對他道:「這麼辦吧,我把劇本留給李行(畢竟李行在這群人裡,資歷最深,威望也高),希望和你合作,你看看劇本後,給我個答覆,明天我就要回香港了,以後大家再聯繫,怎麼樣啊?」就這樣,他們彼此留下了聯繫電話。正在這忙亂時刻,會場掀起一陣騷動,原來蔣經國先生走了進來,他揮了揮手,示意大家不用起來,抱歉地說道:「我因為今天有個重要會議,來晚了,請大家原諒啊。」

他走上前來,和大家一一握手,隨後表了重要講話:「今天,港台文藝工作者濟濟一堂,彼此攜手,共商電影展大計,必將開創中華文化事業的新篇章。我謹代表政府感謝大家的光臨和辛勤地工作,祝願我們的電影事業興旺達」的總結言。

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會議改變了未來的電影展,其影響深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