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拚搏年代》第226章 說不如做(求訂閱)
青照河呂家村段,今天人聲鼎沸,上百口子人聚集在河南岸下的大槐樹邊,號稱百年古樹的槐樹周圍,盤繞著一圈又一圈鞭炮。

河堤上面,成箱的禮花炮一字排開,等著被人點燃。

呂家村的老老少少都等在槐樹東邊。

五一假期剛過,歷時近一個月,青照河提呂家村段,整修完畢。

河堤只是修修補補,仍舊是幾十年飽經風霜的模樣,誰也無法保證能在去年那樣的洪水中堅持多久,卻能保證比上遊其他河段堅持更久。

在上級沒有動靜,一直沉默無語的情況下,對於一個村莊來說,能做到這點很不容易。

縱觀整個青照河流經的區域,今年整修河堤的村莊,也只有兩家。

呂振林站在大槐樹下面,一聲令下:「點火!」

十幾個小青年出來點爆仗和禮炮,一時間鞭炮炸響,禮炮震天。

這邊的習俗,不管蓋房還是修路,竣工時都要鬧點大動靜出來。

鞭炮禮炮落盡,留下滿地紅毯。

呂振林濃密的劍眉舒展不少,敞開依然洪亮的大嗓門,喊道:「老少爺們,咱呂家村的大事,又乾成一件!不管幹啥事,老老少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咱們呂家村就能越過越好!」

小學校的事,要拖到明年了。

沒有人鼓掌,但大傢夥都信服。

村裏很多人都在食品加工廠上班,工資比公家單位高,年底還按人口分紅。

今年天旱,麥子收成只能說一般,但這日子卻越過越好。

就算地裡收的只夠交公糧,也不愁。

呂振林沒有多說,從槐樹下沿著過道上河堤,站在冒出斑斑青草的河堤上,看著枯裂的河床,心多少放回肚子裏。

哪怕夏天再發大水,呂家村也淹不了。

別的地方他管不了,只能管呂家村這一畝三分地!

呂建仁上來,說道:「三叔,放心。再來大水,青照河開口子,也不會從呂家村這裏開,上遊沒個修的,保證先淹上遊。」

「你明白就好。」呂振林提醒道:「管好你這張破嘴,別到處嚷嚷。」

呂建仁拍自個嘴:「得,我不說了。」

其實心裏敞亮的很,三叔也是這麼想的。

呂振林沿著河岸往北走,呂建仁看到呂冬從下面上來,招手喊道:「冬子,過來!」

人群在散掉,呂冬沿著河岸過來,看到呂建仁蹲在岸邊上,也蹲下,問道:「七叔,有事?」

呂建仁看看他:「你這兩天心情挺好,吃喜屁了?」

呂冬懶得搭理這些渾話:「沒事我要去廠裡,不跟你閑扯,一會開會。」

呂建仁問道:「你哥過些天訂婚,是不是大擺?」

「人那邊挺照顧咱這邊。」呂冬起來往北邊走:「到時我嫂子那邊近的親戚都過來,肯定要大擺,我大媽都跟孫慶海說好了。」

呂建仁說道:「行,到時我當陪客。」他下河岸,唱起小曲:「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亮了眼睛治好了胃……」

呂冬沿著河堤往北走,掏出手機給店裏打電話,告訴店裏人,今天有事,要是有人問起來,下午才能過去。

收起手機,呂冬想起來,沒個手機,聯繫也不方便。

仔細回想一番,隱約聽誰說過,黑蛋是陰曆四月的生日,這陰曆三月下旬了,貌似送黑蛋個生日禮物也行?

黑蛋手裏肯定有錢,但她有錢是她的。

呂冬做了決定,這兩天就抽空去買個手機。

正想著,手機響起來,趙娟娟打過來的,接通以後,趙娟娟那邊說道:「明天晚上有空沒?過來給我和老錢溫鍋,叫上小宋一塊!」

呂冬之前跟宋娜說過這事,宋娜應了下來,當即說道:「行,娟姐,我們一定到!」

到食品加工廠,呂冬先去南邊轉一圈,廠房基本建設完畢,有些邊邊角角還在施工,因為進廠房要換工裝消毒,他沒去裏面看,直接去了北邊新起的幾間辦公室。

最大的那間裏面,呂振林和李會計已經到了。

呂冬打過招呼,拿本產品冊子看。

快九點,胡春蘭、呂建設和接受廠裡聘請的唐工等人先後過來。

到九點鐘,月度會議開始。

呂振林總結食品公司上個月情況:「截止四月底,我們呂家食品公司,提前兩個月完成青照縣的開店計劃,除去南部山區兩個特別貧窮的鄉鎮,總計在十九個鄉鎮開店二十二家。」

多出來的三家,縣城寧秀鎮多開倆家,呂家村還開了一家。

呂振林繼續說道:「我們在泉南三家大客戶的基礎上,產品成功進入十裡堡肉食市場。我們在青照本地,發展出包括樹脂廠在內的多家大客戶,還打入了平城市場。」

這是呂冬通過錢銳的關係發展出的一個客戶。

食品廠在青照的大客戶,也包括呂冬的餐飲公司,麻辣燙店的湯頭和醬料也是這邊提供的。

呂振林又說道:「四月份,我們總計實現營業收入92萬元。」

這個數字讓在座的眾人振奮。

「夏季馬上到來,我們將面臨嚴峻挑戰。」呂振林強調道:「必須做好原材料到產品的冷藏保管,任何有變質跡象的產品必須廢棄!我重點再說一遍,我們做的是食品!食品安全大過天!絕不允許有任何一例變質食品事件出現!一時的那點利潤,砸的是我們好不容易豎立起來的招牌!」

他說道:「我會找專人暗地巡店,發現問題嚴肅處理!」

呂冬在他的倆店,也不止一次做過類似的強調,出現一例問題食品,失去的不是一個顧客,而是周圍的一片顧客。

呂振林隨後講到下一步計劃,重點工作是鞏固青照市場,完善生產設備和流程,然後開拓泉南市場。

各自都說了一下自個部門主管的事,呂冬雖然掛著個名,但不管事。

接著,胡春蘭帶來了新上的產品,真空的小塊耳朵、豬頭肉、鳳爪、雞翅、雞脖子等小包裝零食類產品,以及扒雞、醬豬蹄子和香腸等大袋產品。

呂冬挨著看了看,大袋的基本都是同一口味,小袋的按照他所說的那樣,分為醬香、微辣和麻辣等幾種口味。

他拆開一個鳳爪,緩緩品嘗,熟悉的味道,沒有因為真空包裝味道變差,鳳爪酥爛,連骨頭都能嚼碎。

其他的包裝,眾人都拆開嘗了一下,都是這邊做熟的,味道自然不差。

唯有香腸一樣,五花肉用的太多,有點膩。

胡春蘭主管生產這塊,說道:「這個還得調整。」

呂冬建議道:「等到這些成熟了,咱們可以再做鴨子類的產品,我聽大學城一些學生說,鴨翅、鴨脖和鴨脯都挺受歡迎,還有各類的鹵煮豆製品。」

胡春蘭不會因為呂冬是自個兒子就盲從,說道:「現有的剛開始做,不能急,先做咱們有把握的。」

呂冬笑笑:「未來計劃。」

呂振林全都記在了本子上:「一步一步走,咱們未來發展好了,肯定要擴大。」

李會計笑著說道:「冬子想的遠,也想的多,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對,著眼於未來!」

呂冬連忙謙虛幾句,又說道:「三爺爺,我開的那個公司,在大學城新弄了倆店鋪,一個自用,另一個我打算留給咱這邊,大學城我開店那地方,你們都去過,緊挨著能容納萬人的大社區,還面對十幾萬人的學生市場。」

他拿起小袋真空包裝:「零食類的產品,學生是消費主力,我建議,在大學城開個店,零食類也先在大學城開售!」

呂振林不止一次去過呂冬那,略微回想,說道:「我覺得行!店鋪按市場行情給你租金,明天我就過去看看,學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