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拚搏年代》第329章 段位(求訂閱)
到了年底,公司事務格外繁忙,尤其會計部門,統計公司收入,計算會計利潤,協調稅務等等。

唯有死亡與繳稅永恆,這話放在任何法制社會都通用。

錢峰和這兩個月才入職的一名會計忙的腳不沾地,呂氏餐飲還涉及到當地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各方面都需要協調好。

現行法制環境下,要做到最好。

呂冬知道做企業不容易,說是如履薄冰一點都不誇張,不想未來出亂七八糟的問題,現在就儘可能別埋雷。

下午,呂冬召集杜小兵、大伊萬、宋娜和喬衛國等股東開會,再一次確定今年的利潤分紅等事宜。

大傢夥當時肯投資,一方面是相信他,另一方面肯定也是想跟著他能賺錢。

一年時間過去,即便都是朋友,呂冬也得要投資者們看到回報。

公司能有今時今日,縱然呂冬是關鍵,但其他人同樣發揮了不小作用。

杜小兵數次借用家裏的資源和關係網,為公司進貨、裝修和開發泉南市場打通渠道。

公司大部分對公手續,以及面對公家單位的刁難,全是大伊萬出面處理,特殊的身份讓公司在初期避免無數吃拿卡要。

無論誰都不敢小看「吃拿卡要」四個字,別說一家小公司,哪怕中等規模的企業,也能在這四個字前轟然倒塌。

宋娜和喬衛國都實地參加公司工作,一個查缺補漏,一個負責廚房培訓,發揮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

忙忙活活一年下來,總要看到進項。

會議室大門緊閉,只有呂冬五名股東在開會,會議記錄由宋娜客串。

呂冬坐在長條會議桌的首位,說道:「我們先說員工,新年過後很快就是春節,按照咱們國家的傳統,過年肯定要給員工發福利,福利發到手裏,對增加員工的歸屬感,激勵下個階段的鬥志,比我們做十次培訓效果都好。」

坐在呂冬左手邊的大伊萬只是點頭,安安分分充當工具人。

杜小兵穿著西裝,正襟危坐,接話道:「我贊同,我們呂氏餐飲雖然在同行業中工資水平較高,但工作量也大,給予員工一定的物資激勵,有利於激發工作熱情。」

喬衛國沒啥意見,跟大伊萬一樣,很少說話。

宋娜這時說道:「我的切身感受,時代變化很快,純粹的精神激勵作用很小,能讓員工努力工作,我覺得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收入,二是晉陞渠道。」

呂冬笑著說道:「只要做的好,每個人都可能得到晉陞的機會。」

這不是空口白話,明年會開更多的店,每個店起碼要有一個店長。

年底紅利分為年貨和獎金兩部分,年貨統一的200元標準,以呂家食品公司的產品為主。

獎金大體上分為兩種,一是未正式轉正的員工發放200元過節費,正式員工一月份雙薪。

這些都沒有異議,相對於呂氏餐飲的盈利來說也不算什麼。

最為關鍵的還是股東分紅。

對公司而言,股權背後鏈接著公司的資源配置、利益分配與公司治理,股權問題處理不好,股東「神仙」們打架,再好的產品、技術與運營,都要功虧一簣。

呂冬跟杜小兵之前商議過,當即說出具體方案:「根據我們投資時的約定和《公司法》規定,公司稅後利潤要抽取百分之十進入公司公積金,其他的百分之三十施行現金分紅,剩餘部分計入增資擴股。當然,願意拿走所有利潤的,公司也不會勉強。」

大伊萬看眼呂冬,說道:「我遵守約定。」

宋娜、杜小兵和喬衛國全都沒有異議。

以呂氏餐飲的發展速度,大部分紅利轉入新股本,無疑更加合算。

風險當然有,但沒有風險,哪來的收益。

會議結束,呂冬接到趙幹事打來的電話,讓呂冬提交一份申請,參加青照縣大學城1999年度十佳企業評選。

放在青照範圍內,呂氏餐飲公司怎麼也評不上十佳,縣裏光公家公司就一大串,論資排輩也排不上。

但大學城初創,加上呂冬擔任大學城商會副會長,呂氏餐飲公司有大學城商會作為理事單位的招牌,拿個大學城十佳企業問題不大。

另外,趙幹事告訴呂冬,下個月會有外資企業來訪,與商會的領導人面談,是一系列活動中的重要一環。

享受便利,肯定要承擔一些責任,呂冬很清楚這點,反正這樣的會談是例行公事,接待方面也是政府出錢,用不著呂氏餐飲操心。

幾個人聊了一會,大伊萬率先告辭,喬衛國去中心路口店面培訓剛招聘的人手。

杜小兵要回一趟泉南,晚上他家裏聚會。

呂冬處理完手頭的工作,跟宋娜去旁邊的三號樓,那邊已經開始動工裝修了。

來到門口,看眼門牌上的數字,呂冬問道:「專門選的?」

宋娜不明白呂冬意思:「沒呀,因為面積小,樓層低,便宜。」

呂冬進去,李林正帶著工人做隔斷,過去打了個招呼,李林跟著李家柱幹了一年多時間,已經能獨當一面。

宋娜從辦公室裡提出礦泉水,招呼:「李林,你們渴了就喝水,別客氣。」

李林放下手上的工具,接過宋娜遞來的礦泉水:「嫂子,都自己人,你也別見外。」

宋娜過來問呂冬:「門有問題?」

呂冬笑起來:「沒問題,我就是看到那個數字……」

宋娜還是不明白。

李林接一句話:「嫂子,你們租的是203,跟七叔綽號正好對上。」

宋娜這下清楚了,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戲和電視:「部隊首長代號203?」

呂冬說道:「對,就這句。」

看了會裝修,宋娜準備回學校上瑜伽課,跟李林說上幾句,叫著呂冬一起出了寫字間。

「最後一堂課了。」

下了樓梯,宋娜對呂冬說道:「下學期楊老師和苑老師還不知道會不會開新課。」

呂冬問道:「他們還沒找好地方?」

宋娜點點頭:「需要的場地不小,又不能像學校那樣半租半借,他們倆資金壓力很大。」

說到這裏,她略微停頓:「呂冬,那天咱們請老楊師兩口子吃飯的時候,他們說起這些,我當時有過一個想法,跟他們合作,投資成立一個公司,專門做散打、瑜伽、健美操……嗯,還有健身一類的培訓,你覺得怎麼樣?」

聽到這些話,呂冬仔細思考起來。

曾經類似的健身房或者培訓機構哪怕在小縣城裏遍地都是,這行可以說是遍地開花。

現在相對比較少,如果能做好,前景確實不錯。

宋娜又說道:「我學的社會體育,做這個也算專業對口。苑老師在全省大賽拿過名次,專業級的高手,楊老師除了瑜伽和健美操外,還是個健身達人……」

呂冬問道:「你跟著楊老師練了一年多,就你的觀察,招生情況怎麼樣?」

「還不錯。」宋娜回想著說道:「不過,楊老師兩口子主要是面向體育學院,真正外來者除了你和衛國,也沒幾個。」

宋娜從自己的視角進行分析:「不少男生很喜歡散打,女生對塑造身材熱度更高,中心路口這麼些學生,家庭條件一般的佔多數,但家庭條件好的也不少。我最近在學府文苑家裏住的比較多,跟周圍人接觸的多,能來大學城買房子的,家裏條件都很好,這些家庭中的孩子或者女人,也有可能成為潛在消費人群。」

倆人出了三號樓,她又看眼一號樓的朗朝集團辦公樓:「咱們晚上出來散步,經常能看到慢跑或者快走的人,比如嫂子,她經常出來跑一圈。這部分職場人士,對自個的形象很重視,感覺她們也有消費的可能。」

呂冬看出來了,宋娜在開口跟他商議之前,已經考慮了很多。

「還有類似娟姐這樣的。」宋娜先期考慮的都是經常接觸到的人,也是大學城常見的人群:「我最近過去,娟姐一直在為產後身材恢復發愁,估計像她這樣的也不少。」

呂冬笑著說道:「你想的不少。」

宋娜挽住他胳膊:「你不是跟我說過,想投資先要冷靜,不能盲目投,要想明白,做好前期準備,合適再投。」

呂冬很認真的說道:「黑蛋,我的建議,你先跟楊老師兩口子談談,然後做一個大範圍的市場調查,先別著急投資。」

宋娜點點頭:「我明白,溫馨商貿剛成立,我手頭活錢不算多,就算想投資也得等分紅下來,這段時間正好先問問楊老師兩口子的想法,再仔細調查下市場。」

呂冬說道:「行,下個月分紅就能下來,你也別著急,要是能行,投資的話也算我一份。」

宋娜知道呂冬是擔心她資金緊張,說道:「我先做市場調查,你再幫著把把關,能行的話,咱就一起投資。」

溫馨商貿那邊,各個店的利潤足夠支撐起開新店,呂氏餐飲這邊的分紅,正好可以拿來做投資。

現在只能說有個初步意向。

呂冬回公司去工作,宋娜返回學校,去上楊老師1999年的最後一場課,打算等課結束,再找楊老師兩口子一起聊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net。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