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拚搏年代》第340章 第一體育文化(求訂閱)
換下白色的工作服,離開生產車間,馬元超和包括縣裏一把手在內的縣領導們,在呂振林的引領下,沿著平整乾淨的柏油路,朝工廠北邊走去。

隨隊的報社記者和電視台人員立即跟上,抓怕各種畫面,以供今晚或者明天上新聞。

「去年,在縣委和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呂家食品公司實現了3357萬元的產值。」

雖然縣裏沒有給多少支持,更多的資源都是來自於泉南市裏,但呂振林深知縣官不如現管,哪怕有馬元超等作為依仗,仍然言必說縣委縣政府的領導。

來到辦公區北邊,繞過作為保護建築的骨灰堂,站在一片正在忙碌施工的工地前,呂振林繼續說道:「在縣委縣政府和各級領導大力支持下,食品公司二期工程順利展開,預期今年三月份正式投產,新上鴨類製品和堅果炒貨兩大類別,主打包裝銷售,突出安全和美味這兩大特點!」

馬元超聽得頻頻點頭,頗為認可的說道:「呂家村一步一個腳印,蹚出了泉南新農村發展的新模式。」

縣裏一把手笑著說道:「呂家村已經走在了青照新農村發展建設的最前沿,為青照新農村建設,豎起一個好榜樣。」

上面領導重視,下面人自然會打起十二分精神。

跟在一眾人後面,姚秘書悄悄的問道:「張秘,您是領導,能不能透漏一下,這邊什麼情況?」

這也是作為領導的馬前卒來打探確切消息。

張秘是馬元超的秘書,自然懂得領導心思,但說到底,呂家村仍然屬於青照下轄,當即說道:「這邊的產品,去年糖酒食品會上,打動了東南亞的客商,廠裡的情況你看到了,發展速度非常快,全省上下都在探索新農村發展,領導有意將這裏打造成泉南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姚秘書在青照工作生活,本身也是青照人,聽說過呂家村的大名,也看過上面給的優惠政策,但青照這一年多來,各種縣屬企業或破產或轉讓,下崗再就業的問題就像是大山一樣壓在眾多領導頭上,也沒太關注這邊的情況。

現在聽張秘一說,知道有些事忽視了,回頭得好好做下調研。

不說別的,這對青照對自家領導其實是好事,青照有個工業產值幾千萬的農村,妥妥的一筆大政績。

姚秘書心思剔透:「張秘,我明白了。」

張秘沖呂冬那邊招手:「姚秘,介紹個人給你認識。」

姚秘書看到了張秘書的手指向的那個人,一個年輕的過分的男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左右,按照青照這邊的習俗,說是個大男孩更合適。

這人身材很高,長的格外壯實,略微有點黑的臉上,帶著幾分憨厚。

好像有一點眼熟,不知道在哪裏見過,具體想不起來了。

這一行人都在後面,呂冬看到馬叔的秘書沖他招手,笑著過去打招呼:「張哥,有事?」

張秘笑了笑:「呂冬,給你介紹個人,這是你們青照的一號大秘,姚主任。」

他接著介紹呂冬:「這是呂冬,領導很看重的侄子。」

聽到這話,姚秘書立即重視起來,主動跟呂冬握手,呂冬心態很好,笑著說道:「姚主任好。」

姚秘書聽到呂冬叫張秘張哥,知道兩邊關係不一般,很會做人:「咱倆年齡差的也不大,我癡長幾歲,你要不嫌棄,叫我姚哥就行。」

呂冬笑著說道:「行,姚哥,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姚秘書也笑:「呂冬,我們以前是不是在哪見過?」

張秘適時接話道:「姚秘,別看呂冬年輕,做的事不少,就說呂家村這公司這廠子,就是呂冬提議建設的,經營的鹵煮類也是呂冬力薦的。」

姚秘書看向呂冬的目光,一下子就變了,他相信以張秘的身份地位,不可能拿這種事隨便亂說。

這事在呂家村隨便找個人問問就知道了。

張秘又說道:「呂冬當選過泉南十大團員,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還是你們青照的證攜委員……」

聽到這裏,姚秘忍不住拍了下腦門:「瞧我這記性!呂冬,我們見過,抗洪之後的表彰會上,我見過你。」

這人可真不一般:「你可是咱們青照年輕人的先進榜樣。」

呂冬謙虛:「姚哥,過獎了,當不得。」

三人聊了一會,有張秘從中牽線搭橋,很快熟絡起來。

視察人群轉移到了辦公區,主管生產的胡春蘭過來向領導們彙報工作,呂冬等人也都在作陪。

中午,馬元超提議下,眾人就在廠裡的食堂用餐,主要菜品都是食品加工廠的產品。

呂冬也在首桌上面作陪,馬元超問了幾句呂家村和呂氏餐飲公司的發展情況,還跟他聊了幾句家常。

能在公家單位當上領導的,或許有些能力會欠缺,但察言觀色的技能絕對都點滿了。

眾人能看得出來,呂冬跟市裏這位大領導關係不一般。

縣裏的大領導進來時就得到姚秘書的悄悄回報,這時也說道:「呂冬,你過往做出的成績很出色,是咱們青照二十年來最年輕的證攜委員,如今又積極創業,帶動共同富裕,要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力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呂冬自然一口應下來。

上面重視,下面自然不會視而不見,呂家村的發展,可能會少一些絆腳石。

吃過中午飯,休息一段時間,眾人又來到呂家村參觀。

其中一項是到呂家村老街上。

冬天裏,老街上都結了冰,比夏天路好太多了。

走在這條街道上,用宋娜的話來說,歷史感撲面而來。

青磚青瓦房,以條石為基,青磚砌牆,青瓦蓋頂,遍佈歲月刻痕。

呂振林專門把呂冬叫到前面,讓他給領導們介紹關於老街的一些未來設想。

政策的支持對於一個村集體的發展至關重要,沒有相關的政策扶持,呂家村這一年多的發展速度,最少要下降好幾個檔次。

面對領導,呂冬也詳細說了下,不過設想終歸是設想,想要變成現實,還需要多方努力。

首先就是外部大環境,只有大學城進一步擴張,交通進一步發展,附近聚居人口不斷增加,才有可能以這條老街為核心,打造一條商業鏈出來。

否則,全都是空談。

沒有便利的交通,沒有足夠的人流,就算真正的老街老建築,也比不過新建的。

所以,呂冬說的只是設想。

呂家村的兩條街道簡單的轉一遍,縣裏大領導跟著馬元超過來,也有所表示:今年內會讓相關部門推動呂家食品加工廠到南邊縣道這條路的全面硬化工作。

這條碎石路,本來也在呂家村的改造範圍之內,但其中有部分涉及到劉灣村和公共區域。

村集體的財產怎麼都好說,涉及外面的就麻煩了。

如果有縣裏推動,那就簡單很多了,而且呂家村能節省一大筆錢。

領導下來視察,有一項必不可少,去慰問困難戶。

來到村委,幾位領導分別乘車下去慰問,留下幾個秘書進一步了解呂家村的情況,呂振林特意讓呂冬留在村委辦公室。

張秘和姚秘書跟呂冬已經熟絡了,言談間有說有笑,呂家村的各種狀況,呂冬也都了解,問什麼基本都能解答。

…………

呂家村南邊,有輛桑納塔轎車駛入高速橋洞口,伴隨著哐當一聲,車裏的人都感覺屁股跳離車座位,腦袋似乎頂到了車頂棚上。

高速搞的這些破洞子,就沒一個好走的!後座上的一位領導忍住想罵娘的衝動。

「小呂,快到了嗎?」他稍微調整下坐姿。

旁邊的呂建道趕緊說道:「劉主任,這條南北路走到頭就是呂家村!」

這是縣精神文明辦的一位排名不太靠前的副手,論級別跟呂建道平級,兩人都是副科,但人資歷老,關係面廣,在專門組建的青照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展覽籌委會裏,擔任了一個很重要的副主任職位,比起他這個協辦單位的副科,那就是名副其實的領導。

劉主任重任在肩,為籌備明年的精神文明建設展覽會,忙的天昏地暗,除了自家這攤子,其他事最近都沒關心。

也關心不過來。

精神文明辦掛副職的六七個,真正做事的卻不多。

這時又問道:「一個小村子,能拉到贊助,小呂,你確定?」

如今財政緊張,各方面預算有限,縣裏相關部門就沒有一個資金充裕的,舉辦什麼活動之類的,出去拉贊助都是基本操作。

呂建道笑著說道:「我就是呂家村的人,村裏啥情況,我能不了解?劉主任,你放心好了,呂家村的村辦企業,去年產值上千萬,利潤豐厚的不得了,咱們需要的這點資金,對呂家村來說就是毛毛雨。」

劉主任對呂建道有基本了解,也聽呂建道說起他家裏和老村的一些事,比如呂建道他爹的字畫遠近聞名等等。

他常年搞精神文明之類的活動,拉過不止一次兩次贊助,這方面經驗豐富:「有錢就行,只要他們有錢,就能讓他們掏出來!」

呂建道相信劉主任的能力,正是因為聽說過這位雁過拔毛的水平,才費盡心思作為協辦單位的人員,擠進籌備委員會,搭上這根線。

那幫人不顧親情,不顧同村情誼,連一點點小忙都不肯幫,最終讓文化宮一把手花落他家。

不給他孩子老婆轉戶口,省下幾千塊錢能幹啥?

現在,非得讓他們吐吐血不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