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拚搏年代》第589章 應激反應
拚搏年代相約1998第592章黃燜雞呂氏餐飲研發部的實驗室裡,楊峰戴著白色的廚師帽,站在灶台前面,一雙眼睛盯著燃氣爐灶上的砂鍋,砂鍋蓋子上的散熱孔中,突突冒出一陣又一陣熱氣,讓抽油煙機呼呼吸走。

一股肉香味漸漸傳出來,連高明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呂冬就站在高明旁邊,這股香味讓他想起了泰豐園吃黃燜雞的時候。

楊峰打電話過來,讓呂冬來品嘗一道菜,說是過年放假的時候,他研究了接近兩個月,感覺能夠量化生產一道傳統魯菜。

年前,呂冬跟楊峰談雞排的時候,楊峰就說過傳統魯菜能否進店的事,後面一直在研究幾道拿手菜,最終選擇了他認為非常合適的黃燜雞。

不是說這道菜最好,而是最適合呂氏餐飲。

來到這家公司好幾個月了,楊峰已經非常清楚公司的連鎖經營模式。

美味不是唯一的標準,能夠統一規格量化生產才是關鍵!

黃燜雞不是代表性的魯菜,但楊峰思來想去,也沒找到將類似糖醋鯉魚、爆炒腰花和蔥爆海參之類的菜,進行統一規格量化生產的辦法。

相比較而言,黃燜雞最可能做到這一點。

呂冬問高明:「楊老師最近一直在研究這個?」

高明回道:「呂總,他在研究將拿手菜量化生產的方法,試過好幾道菜,最終選擇了黃燜雞。」

呂冬點了點頭,耐心等起來。

如果楊峰能把問題解決了,那再好不過。

楊峰看了下牆上的石英鐘,來到灶台前面,關火之後,又等了一會,這才打開鍋蓋,將摻雜著土豆和香菇的燉雞塊,盛進三個小碗裏面。

「呂總,高經理。」楊峰招呼附近的兩個人:「嘗嘗?」

「好,嘗嘗。」呂冬率先過來,拿起筷子夾起雞肉,小心的咬了一口,緩緩咀嚼。

好像跟上次在泰豐園吃到的差不多,口味多少有一些變化,不是特別明顯。

高明工作就在這裏,明顯不是第一次吃,點點頭:「跟前幾次沒區別,口味幾乎一樣。」

楊峰看向呂冬,呂冬說道:「味道還可以,但缺了點什麼……」

他略微一想,就明白了:「作為飯菜,缺少了飯,米飯!」

隨後,呂冬提議讓研發部和配送部的一些人都過來嘗嘗,再收集這部分人的意見,畢竟這是針對大眾的消費品。

這些人反響都不錯,就算不合口味,也說起碼不難吃。

口味這東西的差異客觀存在,一家人有的時候都有差別。

呂冬找來二十多個人品嘗,最後給出好吃的人,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雖然每人只是吃了一塊,但多少能說明問題。

大光頭蘇小山乾脆對呂冬說道:「我爹整天吹他擅長燉雞,老楊做的這個,可比他做的好吃多了。」

楊峰擺擺手:「不一樣。」

呂冬拍了下蘇小山:「行了,出去忙你們的。」

蘇小山帶著人出去,呂冬、高明和楊峰三個人,進了實驗廚房旁邊的辦公室。

幾個月下來,楊峰對於呂氏餐飲多多少少都有了些歸屬感,最大的因素不是別的,就是高額的薪水。

人到中年,不受到太大刺激,往往沒有那麼些雄心壯志,穩定才是最大的追求。

楊峰剛坐下,就對呂冬說道:「呂總,您覺得這道菜,有進店推廣的可行性?」

呂冬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能量化生產?」

「應該可以,我之前試驗過多次。」楊峰詳細的說道:「呂總,本來這個黃燜雞屬於文火慢燉的一道菜,我借鑒了火鍋店和麻辣燙店的烹製方式,公司旗下兩家店,都是底料配料製作好,然後再熬製湯料……」

呂氏餐飲需要的配料,都是呂家食品公司代工生產的。

這點,呂冬創業之初就確定好了。

楊峰的話還在繼續:「所以,我提前調配好料包,雞肉也是事先煮好的,當您和高經理過來時,我直接在砂鍋裡加入配菜、料包和熟雞肉,原本需要一個小時文火慢燉的雞肉,十分鐘左右就做好了。」

呂冬輕輕點了點頭,這一套工序如果能流水線複製,也就意味著黃燜雞有了開店的基礎。

楊峰又說道:「這樣做,可以讓顧客進店以後,以最快的速度吃上飯,但缺陷也很明顯,味道上有差距。」

呂冬說道:「不是很大。」

楊峰說出他的觀點:「這味道按照我……我們家裏的標準,是不合格的。」

呂冬笑了笑:「有所得,自然有所失。」

楊峰也笑:「量化生難免的。」

呂冬認真問道:「楊老師,你去過呂家食品公司的生產車間,可以大規模生產?」

「可以!」楊峰言之鑿鑿。

作為呂氏餐飲公司最早的一批員工,已經夠到高層管理的高明,這時突然出聲,說道:「呂總,楊老師,這道菜放在哪個店裏?漢堡皇,不合適;火鍋店和麻辣燙店……」

楊峰有過考慮:「作為麻辣燙店的一道菜?」

呂冬搖了搖頭:「不,我們再創建一個新的品牌,就叫黃燜雞怎麼樣?」

高明問道:「做連鎖?」

「對!」呂冬直接說道:「做連鎖店。」

楊峰微微皺眉:「一道菜,會不會太少了,沒有吸引力……」

呂冬沒有多說,反而說道:「楊老師,你多試驗幾次,我讓呂家食品公司的人過來與你對接。」他非常自然的說道:「嘗試料包的初步車間化生產,採用肉雜雞進行口味調配。」

他略微一頓,又說道:「雞肉為了方便運輸,肯定要全冷鏈,冷凍後再烹製的口味,也需要考慮到。」

楊峰拿了個筆記本過來,一一記在本子上。

現在只是剛剛開始,距離真正能流水化生產,並且開店還有距離。

雖然只有一道菜,但楊峰接下來有很多工作要做。

與其等到開店後接連出現問題,不如儘可能多的在前期做好準備。

再就是另一個關鍵,要儘可能壓低成本。

黃燜雞的定位,甚至低於麻辣燙店,利潤的關鍵一是銷量,二是適當壓低成本。

後面呂冬、高明和楊峰就重點討論的這個。

楊峰烹製試驗時,使用的一直是公雞,公雞肉質比一般的肉雜或者肉食雞好太多了,但價格也高。

五十天左右出欄的肉雜雞,價格相對比較低,肉質也還可以。

真正開店經營的時候,必然要選用肉雜。

另外一個就是主配料之一的香菇,乾香菇能否換成鮮香菇?鮮香菇成本更低,但作為輔料的話,香味不如乾香菇濃鬱。

這些,都是下一部要進行嘗試或者改進的地方。

黃燜雞項目一旦上馬,第一期起碼涉及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投資,呂冬不可能還沒形成成熟的量化生產菜式就推出。

第二天,呂氏餐飲召開股東大會,呂冬、杜小兵、宋娜和喬衛國參加了會議,薛天負責會議記錄。

會上,呂冬提了黃燜雞這件事。

年前的時候,私底下全都通過氣,宋娜還陪著呂冬去吃過黃燜雞,杜小兵試吃過楊峰改進的中式風格的炸雞排,對此也不意外。

「我的意見,咱們成立一家由呂氏餐飲絕對控股的子公司。」呂冬大致說了下停留在紙面上的規劃:「由子公司來運作黃燜雞這個連鎖品牌。」

杜小兵問道:「楊峰那邊呢?」

呂冬明白他問的啥意思,說道:「可以讓他在子公司以配方和技術入股。」

杜小兵點點頭:「這倒是可以。」從事餐飲行業,對此也算屢見不鮮:「在商言商,咱們提供平台,投入資金,還做推廣,給楊峰的股份不應超過百分之五。」

在他眼裏,呂冬這人比較仗義,但這件事上,沒有呂氏餐飲,楊峰的黃燜雞就是飯店裏一道菜而已。

呂冬應道:「可以。老杜,到時讓薛天和徐曼去談就行。」

宋娜這時說道:「我沒意見。」

喬衛國摸摸光頭:「你們做決定就好。」

杜小兵又問道:「註冊新公司的話,你想好名字了?」

「沒有。」呂冬簡單說道:「我的計劃之一,咱們直接收購楊峰之前工作的泰豐樓,泰豐樓這個老字號,在泉南周邊也算有些名氣。」

杜小兵是個老泉南,說道:「名氣還不小,也就這幾年衰弱了,以前名聲很響。」

呂冬接著說道:「老杜,你去過泰豐園沒有?我詳細問過了,酒樓只是泰豐園佔地的一小部分,後面的大院連帶一片倉庫,全都是泰豐園的產業,如果我們能拿下來,得到不僅僅是泰豐樓這塊招牌……」

「我上一次去泰豐樓,還是上高中的時候。」老杜仔細回想:「對,泰豐樓後面確實有一大塊地。」

他家裏就乾過收地皮的事,對此並不陌生:「這塊地要是能拿到手裏,升值空間非常大,十二馬路這邊,稱得上泉南西部的中心區域了。」

宋娜插一句話:「房地產行業的熱度在提升,這樣一個地方如果轉讓,應該不止咱們會注意到。」

呂冬說道:「優先拿下泰豐樓的招牌,地皮之類的,能拿就拿,拿不到咱們也不勉強。」

杜小兵說道:「總要試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