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拚搏年代》第385章 新設想新計劃
「要說這平城,挨著咱們青照很近,年輕的時候,我帶著哥幾個時不時就來轉轉。」

出了呂家村,往東進入一條省道,呂建仁開著車一直往東北方向走,對呂冬和宋娜說道:「那時候,衛橋棉紡還是一個小棉油廠,主要是用棉花籽榨衛生油,哪像現在,都成全國有數的大廠子了。」

呂冬接話:「估計規模在亞洲也排的上號。」

宋娜說句公認的話:「這種加工類型的廠子,在亞洲排的上號,估計在全世界也能排的上號。」

呂冬想到個事,問宋娜:「黑蛋,你聽沒聽夏甜說過,這廠子現在是衛家的?」

宋娜問過表姐夏甜:「不是,現在控股方是平城供銷社。」她又加了一句:「據說正在改製,進行私有化,應該快完成了。」

呂建仁跟著呂冬到處跑,見多了也懂一點商業上的事,問道:「按說衛橋棉廠是很不錯的企業,為啥要改製?還私有化?」

這種問題不好回答,呂冬只能說道:「三公司也不錯,照樣沒了。」

呂建仁搖頭說道:「公家的這些事,真是說不清楚。」

衛橋並不在平城市區裏面,而是位於市區比較近的縣城,不算大的一個縣城裏,經濟發展速度叫人怎舌,既有全國有數的棉紡廠,還有東王集團這種村辦企業。

這邊單論經濟,比青照厲害太多了。

那個不太正式的全國百強縣排名上,也遠遠排在青照前面。

一進縣城,就能感覺出不同,青照那邊破舊低矮,最高的才十二層樓,這邊高樓很多,道路也極為寬敞,縣城的規模和人口密集程度,明顯還在青照縣城之上。

呂冬記得,曾經泉南一直想吞掉這裏,跟平城暗地裏不知道較了多少年勁。

接近衛橋棉紡廠總部附近,遠遠看過去,一座氣派的辦公大樓,放在十幾年後都不落伍。

不管棉廠姓公還是姓私,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為數萬人提供就業崗位是不爭的事實。

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拉動就業的作用實在太大了,大到地方上必須全力支持。

曾經關於這邊集團公司的傳聞很多,比如債務危機等等,但每次遇到危機都能安然渡過,地方上哪怕省裡都不敢讓它輕易出問題,涉及到十多萬人的就業,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考慮到夏甜下班後要吃飯和洗漱,呂冬沒有急於過去,先讓七叔開著車,圍著工業園附近轉了一圈。

棉紡是核心,還有其他類型的企業,比如發電廠、電解鋁廠、供水公司、服裝和家紡等等。

這麼多廠子,其員工數可想而知。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相比於一般的廠子,這邊的工資水平比較高。

雖然這裏已經在縣城外圍,但以企業為核心,形成了大規模的居民聚居區,五層或者六層的居民樓,在廠區對面連成一大片,一眼望過去,根本看不到盡頭。

隔得近了,能看出來,居民區叫一條不算太寬的商業街一分為二。

商業街上人很多,賣東西的人多,買東西的人更多,以各種吃食為主。

桑塔納轎車停在街頭上,三人下車等夏甜過來,呂冬撐開手裏的傘,交給宋娜,看到路邊有賣小吃的攤位,和七叔一塊過去。

呂建仁跟著呂冬,比以前靠譜太多了,這個賣煎餅果子的攤販這會沒顧客,過去遞上一根煙,跟人套近乎閑扯幾句,感覺差不多了,問道:「老哥,你這生意怎樣?」

老闆彈掉煙灰,笑著說道:「掙個養家餬口錢。」

呂冬接話道:「我看著可不像,老叔你這嘴笑的合不攏,手上磨的全是老繭,肯定沒少掙。」

老一輩講究個財不外露,老闆還是含糊:「反正比在廠子裏上班強不少。」

他看眼呂冬:「聽口音你們是隔壁青照的?準備來這邊上班?」但看到呂冬和呂建仁的衣著,自個就先搖了頭:「跟廠裡談合作的?」

呂建仁應付一句,跟老闆閑扯起來,主要說些商業街上的情況,比如這邊有沒有大混子之類的。

類似這種人,每個地方都少不了,但衛橋棉廠能發展到這般規模,營商環境總體上不錯,正常做生意的在這邊都挺安穩。

有輛寶馬車開過來,路上其他車主動避讓。

呂建仁好奇:「這是誰?」

呂冬也在看,公家單位的領導,很少坐寶馬。

「在這片討生活,就得記住這個車牌號。」老闆聲音壓得很低:「這是大公子的車。」

有些話不用多說,大家自然明白。

另一邊,宋娜從呂冬和呂建仁招手,倆人回去,夏甜已經到了。

可能是剛下夜班沒睡覺的緣故,呂冬感覺夏甜的黑眼圈比上次更濃,整個人都沒精打採的,時不時就打呵欠。

「我今天明天休班,沒事。」夏甜笑出酒窩:「都習慣了,下午回去睡覺也不晚。」

十二個小時兩班倒,實際上休息的時間遠遠到不了十二個小時,幾個人邊沿著商業街往南走,邊聽夏甜說。

「七點以後才能交接班,弄完最少半個小時,去上班六點半就要到,還要開個會才能上班……」

在這裏上班工資高是真的,辛苦也是真的。

宋娜一手打傘,一手挽著表姐:「你們這的高工資,都是用時間換來的。」

夏甜乾的長了,習慣了:「進廠當工人,不都這麼乾?」

沿著商業街往裏走一段,人越來越多,夏甜說道:「廠裡很多人都在這集資買了房子,主要的宿舍區也在這邊,這條商業街是附近人流量最大的。」

呂冬能看得出來,哪怕是半上午,街上人也很多。

夏甜說到這裏,從包裡掏出幾張紙給宋娜:「這是我託人弄的,廠裡員工的年齡結構統計。」

宋娜看了一下,一線工人和員工,基本上以二十五歲以下為主。

「不會有麻煩?」宋娜關心問道。

「沒事。」夏甜滿不在意:「這都是公開的一些東西,平時沒人注意。」

這條街道最直觀的印象,人流量非常大,但視覺有時候會騙人,來到東西兩個小區和宿舍的出入口附近,呂冬隨便找了個地方,停下腳步等一會,默數單位時間內經過的人流量。

正常情況下,半上午屬於人流量比較少的時間段,呂冬連續換了兩個位置,得到的結果都很不錯。

宋娜也在附近到處轉,看到賣女性用品的店就進去看看,還會買些相關的產品,跟店家做些交流。

這裏年輕人多,年輕女工多,賣小飾品的店也有。

溫馨商貿開到這邊,肯定有市場。

漂亮的小玩意,女孩子們哪有幾個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