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真是大輸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起視頻才配標杆
接下來的兩天裏,柳疏影就帶著林雪,把音樂工作室的事情處理好了。

工作室的框架算是搭起來了,雖然還沒到直接就給林雪錄製EP的階段,卻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所有的職能部門都已經到位,林雪的微博甚至都也有了專人打理,而且也已經有了相應的規章制度。

以後就算是林雪本人,也不能說是想拿自己的微博發什麼消息,就能隨隨便便的發出去。

得按照工作室的運營規則來進行才可以!

這也算是將林雪對林風公司盈利方面,構成威脅的隱患徹底給消除掉了。

莊妍新專輯銷量暴增事件,應該不會再有第二次。

……

兩天裏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首先是莊妍的專輯銷量增長得很厲害,已經成了當下龍國樂團風頭最勁的專輯。

為什麼說莊妍的專輯風頭最勁,而不是說莊妍風頭很勁呢?

說起這茬,林風的心情就相當不錯。

莊妍的專輯,在上線之後,短短的三四天裏,專輯銷售已經突破到了五百萬張。

這是個相當可怕的銷售數量,雖然跟林風的專輯銷量不能比。

但就像董貞說的那樣,林風是不世出的天才妖孽,他的種種成績什麼的,都是逆天級別的,根本不是一般人值得去用來衡量自身實力的標桿。

通俗點說,就是說林風隻屬於能仰望的存在,你看看就完了,沒必要用自己的能力去跟神的能力做比較,那樣只會讓你自己受傷。

而拋開林風這個神一般存在的男人到一邊,拿莊妍的這張專輯,跟龍國樂壇的其他歌手相比,別說跟新人做比較,就算是跟成名的老牌人氣歌手的新專輯比較,也是不虛任何人的。

五百萬張專輯的銷量,可以為公司帶來五六千萬的純利潤,加上林風的同名專輯的後續銷售的增加,直接讓林風這個結算周期的盈利金額已經突破到了三億。

也就是說,林風想完成這個結算周期的任務,還得虧掉三個億出去。

這的確算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但有風起視頻和風起影視這兩頭吞金巨獸存在,林風的心裏還是很穩的。

至少還沒有到需要去絞盡腦汁,再去想其他的虧錢道路的時候。

而且林風之所以沒有一反常態,把這次盈利的事件看得太重,也是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因為莊妍純粹是屬於歌紅人不紅的那麼一個狀態,莊妍的專輯現在傳唱度非常高,大街小巷的店鋪的音響裡,多的是播放她音樂的。

銷量五百萬張,就是最能證明它知名度的一點。

可是,莊妍本人卻是沒有幾個人關注。

微博的粉絲到現在還是才二十多萬,完全就不像是一個當紅歌手應該有的數據。

林風也正是因為莊妍具備了歌紅人不紅的特質,所以對莊妍並沒有太多的擔憂。

一個人不紅,就註定莊妍的商業價值有限。

一個商業價值有限的明星,林風真就不會去過多的在意,她的一張專輯為公司賺了大幾千萬的這個情況。

沒有其他附加價值,莊妍能為公司的帶來的利益,也就是這大幾千萬了。

一個歌手,除了林風這樣的特殊存在,正常來說,也就是一年發一張專輯的頻率。

這甚至都可以說是相當高產了!

一年為公司賺個大幾千萬,這對現在已經把商業版圖完全打開的風起集團來說,只能說是小錢。

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幾百萬的盈利而已,幾百萬要想虧出去,實在是太簡單了。

不說別的,逢年過節福利稍微往好的發一點,一年都不止幾千萬出去了。

畢竟現在員工的基數足夠大,消耗金錢的能力也在迅速增強。

更何況,這張專輯過後,林風還有借口給莊妍提升待遇,給她漲工資。

明星的漲工資,可跟一般的普通職工不一樣,明星漲工資是跟能力掛鈎的,是完全沒有上限的。

今天一個小鮮肉以一萬塊錢以集的片酬,演了一部賣腐的電視劇火了,成為『割割』或者『全民新老公』,明天他的片酬就可能上漲到幾十萬一集。

這種事情經常有出現,一點都算不上有多誇張。

像莊妍現在的情況,專輯的銷量擺在那,林風非得把莊妍當成一線歌手來對待,給予她一線歌手的待遇,那誰也不能挑理,說他做的不對。

很有可能,莊妍待遇上漲之後她自己在公司佔的開銷,就可能抵消她這張專輯所帶來的盈利。

只不過周期有點長而已,但林風現在有的是時間。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莊妍的下一張專輯,他就不可能再親自去給歌了。

他現在是什麼身份?風起集團的老總,寶多芬音樂大獎雙料頭獎的得主!

給人做了一張專輯已經是極限了,哪有那個功夫,總給誰一直做專輯?

風起集團現在都有人估值上百億了好麽!

沒有林風的歌,莊妍下一次能不能火起來,還得兩說。

況且,林風也隨便給文霞寫了十首歌,準備文霞的專輯。

這十首歌五花八門,從民謠到搖滾都有,這是做專輯的大忌諱,會讓一張專輯變得味道很古怪。

同時,因為文霞的嗓音有點甜,林風給的又故意是對甜嗓不友好的歌。

舉個例子吧,主打歌林風給的是《執著》。

嗯,就是許巍寫給田震的那首。

這首歌不管是田震唱的還是許巍唱的,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都是和甜嗓不相符。

所以,林風這會兒都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文霞出專輯之後,撲得爬不起來,虧得一塌糊塗的前景了。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林風現在內心穩得一批,根本不在意這些小細節。

……

除了莊妍的事情有了變化之外,奇異、大鵝還有土酷這三家視頻平台也沒閑著,也都有著各自的動向。

這三家所謂的『反風起視頻聯盟』已經在出師未捷的時候,就已經身先死,已經屬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三家的負責人,自從那次視頻會議沒商量出個什麼結果來之後,就再沒湊到一起去。

不過三家私底下,卻是沒有放棄對風起視頻的研究。

雖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風起視頻的崛起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屬於是勢不可擋的試試。

他們也很清楚,短時間之內,風起視頻雖然崛起,但也不可能把他們三家都幹掉,直接來個獨霸江湖。

但是,風起視頻的崛起,會引起行業內的變故,會把原先的三大網絡視頻平台擠掉一部分出去,這也是必然的情況。

三家都覺得,只要自己跑得足夠快,比其他兩家快,就不至於被風起直接衝擊到跌落網絡視頻平台的第一梯隊。

同時,他們心裏也知道,把其他兩家『友商』當做競爭對手,直接去對標那兩家,動力不會有太大。

在風起沒有崛起之前,他們之間就是互相把彼此當成對手,但效果一直有限。

因為誰都沒比誰強到哪裏去,誰都看不到一棒子把對方敲死的希望,也就導致競爭力比較差,很難轉換成有效的動力。

所以,三家都一致的把風起視頻當成了追趕的對象,希望藉著風起視頻帶來的壓力,來提升自己的動力,再去把其他兩個友商給踩在腳底下。

經過三家的智囊團好一陣研究,大家終於找到了一個,不需要他們做出傷筋動骨的轉變,就能提升他們自身競爭力的一個方向。

嗯,類似於風起視頻那樣,直接去廣告化,去VIP制度化的玩法,他們是玩不起來的,沒那個能力去跟進。

真要盲目跟進,真就會傷筋動骨,甚至是出現死亡。

他們三家找到的方向就是風起視頻的『彈幕』,他們發現『彈幕』這個東西的出現,比以前傳統的評論能給用戶帶來更加強烈的參與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戶體驗。

風起視頻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在『精品影視片源』不足的情況下,逆襲上位,成為現在全網用戶最多,用戶評價最高的網絡視頻平台……

還真就不完全是因為『同行的襯托』,不是說三大視頻平台在這想方設法的搞出『提前點播』的手段來坑用戶錢的時候,他們大膽的搞出了免廣告和去VIP化的操作。

同時也是因為,他們真就有自己獨到的一面。

自製內容上就不說了,上線短短的一個多星期時間,就已經搞出了『鬼畜區』、『動漫區』、『舞蹈區』、『美食區』、『生活區』還有學習區等等相當有競爭力的版塊。

看著這些活力四射,綻放著耀眼光芒的版塊,三大網絡視頻平台的人,真就是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說實話,他們平台要是能出現這麼牛逼,這麼火熱的版塊,不求多,只求多出一個,他們都有可能把這版塊當成一頭體量巨大的現金奶牛來使用。

可惜,放到了風起視頻這群直接斷了『廣告』和『VIP』收費兩條路子的『外行』手中。

最後只能搞成現在這種,流量爆棚、口碑爆棚,變現卻異常艱難的一個狀況。

甚至是風起視頻那只有一些老舊影視劇為片庫的『影視區』,也著實讓三大視頻平台驚艷了一把。

那些在他們看來沒什麼吸引力的影視作品,在這裏竟然燃起了第二春,不僅有很多人看,而且參與程度特別高,說是什麼『爺青回』。

一度讓搜索網站的影視劇指數榜,這些老影視作品,有好幾部都名列前茅,力壓最新出品的熱劇。

這真是讓三大視頻平台的人,感覺自己都快要不認識這個世界了。

風起視頻除了內容方面的優勢之外,他們還發現在用戶粘性培養方面,非常有一手。

原本認為風起視頻竟然在視頻上搞了彈幕這種影響觀影體驗的東西,竟然不僅沒有影響觀影體驗,而且還能增加用戶的參與感,提升用戶的粘性。

甚至在短短的時間裏,風起視頻已經形成了一股彈幕文化,而且每個版塊的彈幕文化還都比較有差異,形成了一種類似黑話一樣的東西。

這些東西,不僅沒有影響觀影體驗,反而提升了觀影體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