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有一座無敵城》二百二十一.考核
「正是如此。」

廖平輕輕揚眉:「道長方才就在一旁?」

「恰逢其會,無心冒犯,還請瀧山先生見諒。」年輕道士答道。

「那道長是要和我同行?」廖平問道。

年輕道士搖頭:「正相反,貧道是來勸先生,先不忙著東行。」

廖平面色波瀾不驚:「這麼說,道長知道我的同窗在哪裡?該不會是他冒犯了太清宮吧?」

年輕道士言道:「瀧山先生誤會了,貧道不知瀧山先生的同窗何在,此事也和貧道師門全無關係,貧道單純是因為關心先生,所以出言提醒。」

廖平點點頭:「還請道長明示。」

「東唐王朝,此前有三個第九境的修行者,但現在無一例外,全都失陷在長安城,生死不明。」年輕道士說道。

廖平並不驚訝:「道長是想告訴貧道,那長安城裡,可能有第九境之上的人?」

如果是多個第九境圍攻才造成唐王等人敗亡,廖平其實並不太在乎。

唯有跟他一樣,甚至修為實力高過他的人,才能引起他注意。

不過,他出身九峰書院,傳承高妙。

一般來說,即便跟他同境界的人,很多也勝不過他。

「不無此種可能。」年輕道士言道:「目前關於長安,貧道也知之甚少,不知是否其他門派的人,想要在東疆經營。」

廖平聞言,目光微微凝重少許:「道長所言,確實有可能。」

他上下打量面前的年輕道士:「不過,聽道長的意思,似乎也對這長安有意?」

「貧道在故唐之地,有位故友,因長安而失去蹤影,生死不知。」年輕道士答道。

「原來如此。」

廖平頷首:「倒是我的同窗,眼下還是否在東唐之地,尚未可知,我險些魯莽了,幸得道長提醒。」

「瀧山先生客氣了。」年輕道士言道。

廖平繼續問道:「那道長接下來作何打算?」

「先設法探明長安根底,再行決定。」年輕道士答道。

廖平頷首:「我先到長安之外的東疆地界找找看,如果沒有發現,再回長安,道長如果對長安有什麼發現,還請不吝見告。」

「一定,一定。」年輕道士言道。

廖平點點頭,隨身取出紙張,然後在上面提筆落字。

寫完後,他輕輕吹乾墨跡,將紙張遞給年輕道士。

「見字如面。」

道士點點頭,手下對方的墨寶。

二人道別,廖平離開,果然不再繼續一路向東前往長安。

他先轉而向南,前往西周王朝南方的西楚王朝。

那年輕道士目送對方離去,然後視線轉而向東,望著長安方向,沉思不語。

而與此同時的長安地界,正有一大一小兩個和尚,飛入長安城。

他們進了第二重外城後,便即落地,在地面上行走。

長安的規矩,除了得到陛下特許的寥寥數人外,余者在第二重外城以內的範圍,一律禁飛。

年紀較小,還稚氣未脫的和尚落地,轉身往往自己飛來時的半空,然後再看看腳下堅實的土地,不由得滿臉不可思議。

他身旁年齡稍長,但也仍是少年人模樣的慧明和尚微笑問道:「怎麼了?」

「師兄,我也會飛了……」

永色小和尚有些茫然:「從前好羨慕師父他們,還有師兄你能在天上飛,那是就想著,我要是有朝一日也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好了。」

他來長安,是師父法心老和尚帶著飛遁。

之後,則是慧明等人飛遁的時候,帶他同行。

但現在,從西南銅盧郡返回長安,則是他憑自身修為,自己獨力飛回來。

慧明微笑道:「你已經第六境的修為了,自然可以騰空飛行。」

永色舉起雙手,摸了摸自己的小光頭:「可我不大明白,自己為什麼突然間就第六境了……」

慧明認真言道:「無需迷茫,你只要記得,對我們佛門弟子來說,救人,就是最大的慈悲。」

永色似懂非懂:「好像是,我當時沒想太多,只是希望那幾個受傷的人,不要死……」

「眾生皆苦,你我亦然,見心明性,救人救己,對我們來說,慈悲心便是修行的一部分。」慧明言道。

永色小和尚悄聲道:「師兄,你跟師父說的不太一樣,師父說,信我佛者,我佛慈悲,我佛門弟子秉承佛法搭救,不信我佛者,慈悲只會種下孽障……」

慧明笑笑:「你慢慢長大,慢慢修行,可以自己比較兩種說法,最終得出你自己的答案,佛說見心明性,人人皆可成佛,便是這個道理。」

「哦。」永色點點小腦瓜。

一大一小兩個和尚,一邊聊著,一邊走向長安內城。

他們到了天樞殿,見到烏雲先生後,一起行禮:「先生。」

張東雲投影的烏雲先生,上下打量二人一眼,微微頷首:「不錯,於佛家而言,你們都是有慧根的人。」

大明宮內,張大城主本人羨慕的想要撓牆。

儒家和佛家兩脈修行是爽啊!

說突破就突破,說提升就提升了。

甚至可能出現沈和容當年一天七境,永色小和尚如今一天六境的情況。

當真沒地方說理。

太過分了!

太可惡了!

太讓人羨慕了……

張東雲嘆口氣,只能安危自己,這玩意純吃天賦,佛家、儒家那麼多修行者,能似永色小和尚這樣的,同樣是鳳毛麟角。

而且這小傢夥一次突破到第六境是痛快,但他接下來到第七境,可就指不定什麼時候了。

萬一有心障,一輩子卡在當前境界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麽的我還是好酸啊!

張東雲掩面嘆息。

他投影的烏雲先生,則神情波瀾不驚。

「先生過獎了。」慧明向烏雲先生一禮。

然後,他猶豫一下後,終於還是開口:「先生,貧僧當時沒有追趕,但看樣子,城中還有其他高手出馬,對嗎?」

烏雲先生言道:「不錯。」

看著欲言又止的少年僧人,烏雲先生淡然道:「來犯之敵,為首者,已盡數伏誅。」

慧明和尚聞言,呼吸微微急促,陷入沉默。

烏雲先生語氣淡漠:「你放他們一條生路,是佛門慈悲,是希望他們改過。

但他們並不會,當西楚再捲土重來時,我長安治下民眾,會再受戰亂之苦。」

慧明嘆息:「他們死了,西楚王朝不會善罷甘休,戰亂一定會再來,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報到一方死絕,自然了。」

烏雲先生語氣平和,但慧明、永色二僧,頓時感覺一股腥風血雨之氣,迎面撲來。

「先生,這是有把握死絕的一定是對方,才作此打算吧?」

慧明和尚語氣凝重起來。

面對深不可測的烏雲先生,面對長安城,他少有的露出不恭之態:「何必一定要造此殺孽?」

永色小和尚揪了揪慧明的衣袖,小聲悄悄說道:「師兄,西楚他們先打過來的……」

慧明沖他輕輕搖頭:「西楚攻來,是因為他們有人死在這裡,當初那人相助故唐,是因為他們的使者被扣在長安,我聽青霞山莊的雲莊主講過,西楚使者什麼都沒做,便被扣押了。」

少年僧人轉頭看向烏雲先生:「貧僧並非要質疑先生的決定,只是希望先生能刀下留情,讓雙方都少流一些血。」

烏雲先生不以為忤,隻淡然道:「下次再遇到相同情況,你會阻止李穹他們,救西楚的人離開?」

慧明深吸一口氣:「貧僧,會守在西楚與長安的邊境,不容西楚一人越境,願以此身,叫雙方永不相見。」

烏雲先生情緒沒有半點波動,也不質疑對方能否做到,而是追問道:「反之,我長安入西楚,你同樣會阻擋了?」

慧明和尚坦然道:「貧僧,會。」

烏雲先生並不動怒:「即便西楚百姓,在項家統治下,民不聊生?」

慧明和尚終於沉默。

大明宮中的張東雲,若有興趣看著對方。

他倒是沒有誆慧明。

東疆七國中,唐、晉、楚三大王朝,都是出了名的暴政。

梁、陳則是窮奢極欲、鋪張浪費成風。

要說明君當國,吏政清明,只有西周、北齊勉強能算上。

不過也僅僅是相較其他五國而言,矬子裡面拔高個。

真要說多麼開明向上,就是純扯淡。

當然,要說對方是明君仁君,張城主便放過對方,那也不現實。

就算他答應,城牆也不答應啊。

從對方國土上砌牆砌過去,說自己不干涉對方朝政,對方再是明君仁君都不可能淡定。

不過,對於慧明小和尚來說,這很重要。

少年僧人有些認死理。

他考慮事情隻考慮該不該做,不考慮自己能不能做到。

螳臂當車,也是要挺身而出的,大不了舍了一身臭皮囊便是。

半晌後,慧明終於開口:「貧僧,會到西楚各地走走,親眼看過。」

烏雲先生隨口道:「那你便自己去看看吧,只要你記住,任何違逆陛下的人,都將被摧毀。」

慧明小和尚雙掌合十:「謝先生寬宏,先生教誨,貧僧謹記於心,不敢有忘。」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