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有一座無敵城》三百六十三.躺平的太快
天宮殿內眾人,都對陳玉佩服不已。

「我們接下來,是不是也應該去中土那邊了?」

這時有人開口問道。

伴隨著長安城的擴張,天工殿也在不斷壯大,廣收天下相關英才。

開闢出全新的墨家道路,大家不需要另立門戶。

就團結在長安城天工殿下即可。

既然現在中土超過三分之一疆域,都被納入長安城的統治,那他們自然也可以繼續擴張。

中土各方面,相較於東疆而言,都顯發達。

尤其是人口眾多。

更多的人口基礎,便意味著可能誕生更多人才。

這一點對諸般修行道路來說,都一樣。

自然也包括新生的墨家道路。

更何況,除去這方面的考量,將中土大量出色工匠納入天工殿統一管理,更有利於天工殿接下來的發展。

隨著長安不斷擴大,天工殿壯大的同時,其實肩上擔子和壓力也不斷加劇。

不管是通訊,亦或者交通,乃至於冶鍊、農具、水利等各個方面,他們都需要出力。

「正是這樣沒錯。」陳玉言道:「大家出幾個人,和我一起去中土,其他人依舊各司其職。」

眾人當即一起點頭。

馬坤等幾個高明匠人,同陳玉一起動身前往中土。

他們代表天工殿而來,自然一路暢通,中土各地的人,也都給予配合。

但是,調撥工匠是一方面,陳玉等人試圖傳播墨家修行道路,就是另外一方面了。

在東疆,一切大破大立,天工殿陳玉、馬坤等人行事,倒還便利。

而中土,畢竟各方面勢力樹大根深。

此刻大家都投效長安,即便有少許親疏之別,這一刻也都排斥墨家道路傳播。

原因無他,爭奪人才與生源。

墨家修行道路很講究天資悟性,能卡下不少人在門外不假。

這門修行道路,不費人。

但是廢材料。

不管是想要提升修為境界,還是形成實戰能力,都需要實際動手,不斷創造自己的作品。

一般民用的成果也就罷了,但如果想要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煉製機關傀儡之流,則需要消耗海量名貴礦產或寶物。

剛一開始的時候,這方面體現還不明顯。

但隨著時間推移,其他人,不論佛、道、儒、武,甚至是妖與魔,都發現這條新生的道路,是個吃金大戶。

並且,越是修為境界較低的墨家修行者,越是傾向於追求實戰能力。

而低修為境界的修行者,不管在哪條道路,都是作為塔基的大多數。

於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土修行者,排斥墨家。

這股風潮,甚至漸漸開始反饋回東疆,在東疆也有了「反墨」的聲音。

陳玉等人,一時間有些焦頭爛額。

大明宮張東雲對這一切基本了如指掌。

他微微一笑,沒有插手處理。

總體來講,墨家修行者越多,對於各地民生基礎來說,其實越好。

畢竟,除了戰鬥所需之外,一個墨家修行者或多或少總是會有大量民用產出的。

要說墨家是吞金獸,其實其他幾家也都差不多。

排斥墨家,無非是排斥一個新來的搶錢。

從張東雲的角度來說,可以強製長安治下所有墨家修行者強製解除武裝,全部轉為民用,真正用來充當「工廠」。

反正一天有張城主在頭上罩著,他們也不用擔心自保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長安城,或許效率更高,功效更好。

但張東雲思考一下之後,最終還是沒有作此安排。

陳玉、馬坤等人已經在慢慢摸索和其他幾家修行道路的相處之道。

反正有天工殿大牌子在身後,其他人也不能真把他們怎麼樣。

沒人敢耽誤長安城佈置下來的正事。

所以,張城主最終還是決定自己省點心,讓陳玉、馬坤他們自己慢慢折騰去吧。

對佛、魔、儒、道、武、妖六家來說,他們也該慢慢適應。

張東雲對此還是持樂觀態度。

將來不久,大家就該習慣,這世上有第七種修行法門。

陳玉、馬坤等人四下裡打拚的同時,另外有人,返回長安城。

「參見陛下。」

東疆唐地玄一道掌教孟深,向寶座之上光輝籠罩下的張東雲恭敬一禮。

在他旁邊,則是個看上去十六、七歲年紀的少女,也畢恭畢敬,向張東雲行禮:「參見陛下。」

正是先前隨孟深一起佈陣四方的陳朝顏。

相較於領命而去的時候,他們二人的修為實力,都有了長足進步。

在他們佈陣四方的過程中,揣摩其中道理,個個獲益匪淺。

孟深,如今繼慧舫真人之後,也成功更進一步,突破原先境界,臻至道家修行第十境,成功修成元神。

當初,隨著東唐王朝覆滅而投效長安的孟深,彼時只有第八境修為。

如今,不僅突破到第九境,還更進一步,登臨第十境,讓孟深自己每每想起,都在心中充滿慨嘆。

昔日,他玄一道乃東唐王朝道家四大派之一,也算顯赫,歷史悠久。

但玄一道歷史上最高境界者,也不過第九境真人。

而現在,孟深成功超越所有同門長輩,達到連玄一道祖師也不曾到過的元神之境。

如果還是昔年在東唐王朝按部就班的修行,他實在沒有把握自己一定能跨出這一步。

彼時,他還在東唐王室諸子爭儲的風波中沉浮。

而現在距離當初,才不過一、兩年時間罷了。

是以孟深此刻對長安城完全心悅臣服。

上方張東雲的視線,轉而落在陳朝顏身上。

說起來,距離唐地陳家入長安,已經兩年多時間了。

昔年十四歲的陳朝顏,如今已經十六,出落得愈發亭亭玉立。

她如今道家修為,已經提升到第八境,可以結成法相。

並且,距離第九境的真人境界,僅剩一步之遙。

她身懷純陽仙魂,天資悟性以及各方面潛力,猶在孟深之上。

隨孟深一起佈陣,從中揣摩得到的收穫,比孟深更多。

只不過有些修行還需要些水磨工夫,所以她暫時仍然在不停積蓄。

但張東雲有系統加持,大致能判斷出,對方接下來修行,基本沒有瓶頸。

屆時第九境到第十境,成就元神的關卡,相信也能很平穩的跨過去。

不過,對於她,張城主更多關心的不是其修為實力,而是另外一方面。

只是看起來,她宿慧仍未恢復。

似乎,昔日純陽宮的墨璃,就這麼當真投胎轉世,重生為人了。

除了留下一具極為適合修練道法的魂魄外,其餘痕跡半點不剩。

但張東雲確信,對方應該另有安排。

應笑我盯著這邊,應該不是無的放矢。

不過張東雲也不著急,靜觀其變。

「退下好生溫養,靜心修練。」他淡然吩咐道。

孟深同陳朝顏,齊齊行禮:「謝陛下隆恩。」

陣法,其實還沒有全部佈置完成。

尤其現在無敵城的距離又再次大幅度擴張。

但張東雲現在已經有了更合適的人選,來乾這件事。

「陛下道法精深,陣法高妙,貧道佩服。」

正一派長老靳蕭蕭捧著陣圖,隻掃一眼,便看出其中不同凡響之處。

她身為中土道家聖地名門正一派的傳功長老,修為實力和眼力見識自然不凡,遠勝於孟深等人。

但此刻見了陣圖,心中也陣陣佩服。

在她身旁,另有幾個道士。

其中有原先中土景朝的青蓮派、景真宮,也有中土胤朝的靈雲觀等道家名門。

雖然不如昔年太清、純陽、正一三大聖地,但這些也都是立派千年以上的道家大派。

此前太清宮強勢,大家仰其鼻息。

如今則是長安登錄中土,景朝覆滅,胤朝臣服。

東北的大寧皇朝,眼看也搖搖欲墜。

中土雖然還有眾多高手聯合起來,抵抗長安。

但也有不少人,心中暗暗起了別的念頭。

正一派歸附長安,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

往年同長安城,或者說同十二閻羅無甚冤讎的一些名門大派,終於開始漸漸向長安低頭。

張東雲也不為難他們,而是將先前孟深、陳朝顏的活兒,交給這些人。

哪怕靳蕭蕭不提,這些宗門也道家高手如雲,隨便挑出一個,都不遜色於孟深,甚至猶有過之。

所以張東雲索性把活兒給他們,可以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畢竟長安城再擴張一次後,面積已經極為驚人。

隻憑孟深二人行走天下,一個一個佈置陣法,速度未免有些慢了。

哪怕他們二人修為實力都有所提升。

現在交給中土這些道門高手,就全然不用擔心速度和效率問題了。

不僅人多,修為實力還強。

佈置陣法,不僅比孟深二人快,品質還更高。

因為這個緣故,張東雲通過無敵城系統,還進一步提升陣法的品質。

對靳蕭蕭以及靈雲觀、青蓮派、景真宮等地方的道家高手來說,這個工作,也更輕鬆。

一來,陣法高明,蘊含精妙道理,他們替長安佈陣,只要用心,何嘗不會有所收穫?

二來,他們雖然歸附長安,但中土還有很多不肯臣服的人。

這其中,不乏跟他們有舊交情的人。

如果立刻調轉槍頭,刀兵相向,自然是人間悲劇了。

現在可以不用跟人動手,讓所有人都鬆一口氣。

在長安內部建立陣法,也便於他們更深入了解長安城,心中更加有底。

不過,包括靳蕭蕭在內,為首幾人,心中這時則有些疑惑。

一般來說,稱王稱帝者,基本上是武道強者。

「陛下」之稱,往往也用於帝皇。

所以,大家此前都猜測,身份一直不明朗的長安城主,應該是位武道強者。

對照昔年十二閻羅中人,所有人心中都有幾個猜測的備選目標,範圍大大縮小。

可是現在見了對方傳授的陣法,靳蕭蕭等人心中又難免不自信起來。

如此精妙陣法,意味著極為高明的道家法統傳承。

便是正一派都甘拜下風。

這樣的道法傳承,可不是誰都有的。

昔年十二閻羅當中,修行道家法門者,有兩人。

其一,排行第九的「純陽謫仙」應笑我。

其出身純陽宮,乃純陽宮叛徒,來歷倒是明明白白。

能有「謫仙」之名,應笑我一身天賦才情,自然毋庸置疑,勝過純陽宮裏高手無數。

便是此前第十四境的純陽宮掌教,修為境界高過應笑我,都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勝過對方。

但應笑我雖強,並且憑自身不斷改良純陽宮道法,可是靳蕭蕭不認為對方的道法傳承,就能穩穩勝過自家正一派那麼多。

如果不是應笑我的話,那就是另外一位了。

昔年十二閻羅中,排行第四的「太上化人」,李書樓。

其人道號月陽,師承來歷,一切成謎,非中土所有。

如果說對方的師承中,隱藏有這麼精妙的陣法,倒是不無可能。

只是,長安城主的真身,是他嗎?

還是說,長安城主另有其人,而那個神秘的月陽真人李書樓,眼下也藏身長安,只是先前一直沒有出手,沒有露面?

靳蕭蕭等中土道家高手,此刻都滿腹疑竇。

或許,也有可能,李書樓、應笑我眼下都不在長安。

長安有如此高明的陣法,是源於先前仙跡事變?

不管怎麼說,眾人都連忙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回自家在中土的山門,告知自家其他高手。

他們倒不敢將陣法泄露出去。

但消息必須送回,讓自家人心裏更加有數。

消息傳回後,靳蕭蕭等人,便開始認真履行職責,完成長安城吩咐下來的任務,開始在長安治下疆域,佈置下一個又一個陣法。

不僅僅是東疆、中土的大地。

也包括東疆四周荒海。

有張東雲指點,一群道家高手齊齊努力,一時間當真有鎮壓填平大海之勢。

中土、東疆之間肆虐的荒海,漸漸開始趨於平靜。

一重又一重道家大陣佈置下去,彷彿鐵索連環一般。

長此以往,將來有朝一日,或許不需特製的遠洋海船,只是普通船隻,也可以來往於中土、東疆之間,行駛於風平浪靜的大海之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