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常見病中醫小方手冊》(三)外治方
方1

【原料】

槐枝50克,花椒6克,大茴香3克。

【用法】

上藥共煎,溫藥液洗面部,每日2次。

【功效】

散寒,通經,活絡。適用於風寒入絡而致面神經麻痹。

方2

【原料】

大鱔魚1條,麝香少許。

【用法】

以針刺鱔魚頭取血,對入麝香粉,左歪塗右,右歪塗左。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散結。適用於風寒入絡,瘀血阻滯而致面神經麻痹。

方3

【原料】

活海鰻1條。

【用法】

將活海鰻切段取血,或用帶血的肉塗抹腮部,口向左歪塗右側嘴角周圍,向右歪塗左側,每日上、下午各1次。同時配合針灸治療則更有效。

【功效】

活血通絡。適用於風寒入絡而致面神經麻痹之口眼歪斜。

方4

【原料】

鱔魚1條。

【用法】

先以白面和水作麵糰,貼緊在患側頰部(防止鱔血流溢),再以針在口角外緣0.5厘米處(上直對瞳孔)之地倉穴上劃十字,橫豎各約長0.5厘米,略使滲血而不流血,然後將鱔魚頭切去,滴血於劃十字面位上,2天后擦去,每隔2~3日照此法施治1次。

【功效】

逐風邪,通經絡。用治顏面神經麻痹。

方5

【原料】

鮮生薑1塊。

【用法】

將生薑剖開,取剖面反覆向左向右交替塗擦患側上下牙齦(指口角歪向側的對側)直到牙齦部有灼熱感或發熱感時為止,每日2~3次,7日為1個療程。

【功效】

祛風活絡。對面神經麻痹有效。

方6

【原料】

蓖麻子仁30克,生附子10克,冰片2克。冬季加乾薑6克。

【用法】

諸葯混合搗融如膏貼臍中、地倉穴,左?貼右地倉穴,右?貼左地倉穴,貼葯後上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1換,病癒後即洗去。

【功效】

溫經通絡化痰。適用於口眼?斜。

方7

【原料】

馬錢子(炒至黃褐色)50克,川烏、膽南星、白鬍椒、白附子各3克。

【用法】

共研細末備用,每次取葯末10克,撒於膠布中間,製成2塊,分貼於臍部及牽正穴上,2日換藥1次,5~10日見效。

【功效】

溫經通絡化痰。適用於中風後遺症及口眼?斜。

方8

【原料】

皂角末50克,艾絨、米醋各適量。

【用法】

將皂角加醋調和成糊;再將艾絨撚製成艾炷如綠豆大小,數量不拘。取葯糊敷於臍中、頰車穴上,左?斜者敷右邊頰車穴,右?斜者敷左邊頰車穴,敷藥後令患者側臥,在穴位上放艾炷點燃灸之,每穴灸5~10壯,1日1~2次。

【功效】

溫通絡脈,祛散寒飲。適用於中風後遺症及口眼?斜。

方9

【原料】

膽南星8克,雄黃3克,醋芫花50克,馬錢子總鹼0.1毫克。

【用法】

上藥共研末,再噴入白鬍椒揮髮油0.05毫升,混勻密閉保存備用。每次取藥粉200毫克敷於臍中,膠布密封固定,2~5日換藥1次。

【功效】

祛痰通絡,可使經絡中的痰清風熄則顏面端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