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常見病中醫小方手冊》(二)外治方
方1

【原料】

食鹽500克,小茴香120克。

【用法】

共放鍋內炒極熱,取出一半用布包住熱敷痛處,涼了再換另一半,再炒,如此反覆數次,每日上下午各1次。

【功效】

祛風散寒。用治關節痛或風寒腰痛、腿痛。

方2

【原料】

丁香油適量。

【用法】

用潔凈的棉花蘸丁香油塗搽關節肌肉疼痛處。

【功效】

散寒除邪。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或用治關節冷痛。

方3

【原料】

乾蘿蔔葉100克。

【用法】

將乾蘿蔔葉洗凈,然後放在澡盆裡用溫水泡開,再加熱水洗澡。

【功效】

疏風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或神經痛。

方4

【原料】

桃枝、桑枝、柳枝、竹枝、酸棗枝各30克。

【用法】

上述5種枝以新枝為好,不能要乾枝,粗細似筷子,切成3.3厘米長短,放水3000毫升煎煮,煎成的五枝液趁熱放入盆中。讓患者平臥,蓋上棉被,不得漏氣,雙膝屈曲,將盆放雙膝之下,讓蒸騰之氣熏蒸膝關節,待膝關節及下肢發汗為宜,約1小時。每日1次,連續10日為1個療程。同時內服中藥及西藥。

【功效】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適用於膝關節炎。

方5

【原料】

陳醋300毫升,新磚數塊。

【用法】

磚放在爐內燒紅,取出放在醋內浸透,趁熱放在關節下煙熏(煙熏前把紗布一塊放於醋內浸透,然後包在關節處),為了防止煙熏散熱過快和醋味走失,可用被子遮蓋,並根據磚的熱度逐漸向磚貼近,以稍熱些為好,磚涼即停,隔日1次。

【功效】

散瘀消腫。用治風濕性關節炎。

方6

【原料】

鮮煙葉、松香粉、高粱酒各適量。

【用法】

將鮮煙葉搗爛取汁,和入松香粉,曬乾,再以高粱酒調勻塗於布上,貼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功效】

散寒祛濕,溫陽止痛。用治風濕性關節炎。

方7

【原料】

陳醋1000毫升,蔥白50克。

【用法】

先煎醋剩至一半時,加入切細的蔥白,再煮兩沸,過濾,以布浸醋液並趁熱裹於患處,每日2次。

【功效】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或用治急性關節腫痛。

方8

【原料】

葶藶子30克,白芥子30克,牛油100克,米醋30毫升,輕粉3克,黃蠟適量。

【用法】

將牛油與米醋入鐵鍋內,文火加熱,將葶藶子和白芥子研末放入,熬至不再翻花起沫為度,去渣,對入輕粉和黃蠟,和勻收膏備用。將藥膏薄塗患處,每日1~2次。

【功效】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方9

【原料】

粉背雷公藤莖枝(乾品)25~45克。

【用法】

取上藥以文火煎3~4小時,早晚飯後服,兒童酌減。有胃病不能口服者,用本品20~30克,按上法煎取葯汁100~15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腸,每日1劑。

【功效】

補益肝腎,化濕通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方10

【原料】

五加皮50克,生薑10克,大蒜頭(去皮)100克,蜂蜜6克。

【用法】

將大蒜頭搗爛成糊;五加皮用水100毫升煎取汁2毫升;生薑搗爛取汁加蜜調勻。將調配好的糊劑攤在塑料布上厚約0.2厘米,外敷關節周圍,包紮固定,待局部組織有發熱、刺痛30~50分鐘後,除去外敷藥,將患部暴露。隔日1次,3~5次為1個療程。

【功效】

補益肝腎,化濕通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方11

【原料】

穀子稈(莖)適量。

【用法】

用穀子稈燒灰熏烤,並以熱灰敷於患處,每晚1次,8次見效。

【功效】

祛寒濕,舒筋骨。用治風濕性關節炎之腰腿痛、肩背痛、關節痛。

方12

【原料】

李樹皮50克,生薑10克,大蒜頭(去皮)100克,蜂蜜6克。

【用法】

將大蒜頭搗爛成糊狀;李樹皮用水100毫升煎取汁2毫升;生薑搗爛取汁加蜜調勻。將調配好的糊劑攤在塑料布上厚約0.2厘米,外敷關節周圍,包紮固定,待局部組織有發熱、刺痛30~50分鐘後,除去外敷藥,將患部暴露。隔日1次,3~5次為1療程。

【功效】

補益肝腎,化濕通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